二十一年外交部非洲司的生涯,讓陶文隆經歷非洲民主化時期;六年半生活在布吉納法索的大使歲月,更讓他見識到該國人民刻苦耐勞的特性。其中最令陶文隆引以為傲的,是台灣優秀的農墾技術,不僅成功地讓布吉納法索開墾出水稻田與陸稻田,同時徹底地解決了布國的糧食問題。
布吉納法索,對一般人而言可能是個遙遠的名詞,有概念一點的可能知道它是台灣在非洲僅存的四個邦交國之一;時間更近一點的,是幾年前一位醫學系畢業生連加恩,創下到非洲服替代役的先例,就是在布吉納法索。但對大使陶文隆來說,布吉納法索是他生活了六年半的地方。陶文隆在外交部非洲司前前後後一共待了二十一年,非洲,等於是他第二個家。
「其實很少有外交人員會在同一個國家待這麼久,通常一個國家派駐三到四年,我算是例外了。」陶文隆,一個資歷三十年的外交老兵,爽朗地笑著這麼說。打從台大政治系畢業,陶文隆就選擇外交官之路。「我念大學的那個年代,政治變化最大,因此想到政府機關看看,而外交部感覺可以看到最多,就這樣一去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的外交生涯,陶文隆創下很多紀錄。曾經因為「意見太多」被視為麻煩人物,因而陞遷緩慢。「當科長時,晚我五、六期的人早就當了。」陶文隆笑說。到後來卻鹹魚翻生,破了中華民國外交界紀錄,創下第一位從科長直升副司長、司長而中間沒有外派的陞遷紀錄。
「我的外交生涯很特殊,人生的事真的很難講。」陶文隆大概也沒想到,在非洲司一待就是二十一年。陶文隆在派駐布吉納法索前,有十年的時間往返非洲二十多個國家。「那時是一九八九年,正值非洲民主化時期,台灣在非洲大舉擴張版圖,從三個邦交國到一九九六年有十一個邦交國。」陶文隆笑說,等到有些檔案二十年後可以解密,他寫回憶錄時大家就知道,「台灣也是有橫行非洲的時候」。
講究紀律尊嚴
布吉納法索,面積是台灣的七倍半大,人口卻祇有一千多萬,已經算是非洲人口稠密的國家。由於位處撒哈拉沙漠以南,自然條件極差,「四季如夏,祇有乾濕季分別,現在這個時候,中午溫度可達四十五度。」陶文隆這樣描述。
即使是中午這樣的高溫,布國人照樣在農田里耕作,「台灣人對非洲人長久以來好吃懶做的偏見,其實是錯的。布國人十分吃苦耐勞,是象牙海岸栽培可可的主要人力。」陶文隆趕緊為布吉納法索人「正名」。
談到布國人的民族習性,「強悍又具有骨氣、尊嚴」是陶文隆的最大印象。陶文隆笑說,布國人移民到其他國家,往往是做保全人員,大概就是因為民風強悍所至。而且陶文隆發現,歐洲的非法移民從來沒有布吉納法索人。「布國人民族尊嚴很高,通常官員留法深造,沒有一個不回國,因為如果不回國任職,會被視為恥辱。」就連路邊的小販,觀光客買東西如果討價還價太過分,他們火氣來了也寧可不賣。
布吉納法索人不僅有骨氣,也講究秩序與紀律。陶文隆憶起布國第一次來台訪問時,官員們的準時與不脫隊令外交部禮賓司印象深刻,「簡直不像非洲團!」甚至去年布國警方和軍方失和,雙方出動機槍對峙,也不會乘機打劫民家。此外,布吉納法索民心純樸,治安比起其他非洲國家算是優良,「台灣一年沒收的槍枝都可以裝配他們的全國警力了。」陶文隆開玩笑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