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過生活,才能感到快樂?也許很多人會說要「知足常樂」,但對知名作家平路而言,「不知足」,才更常樂!
大學曾就讀心理系的平路,畢業後遠赴美國念數學研究所,並在美任職統計師多年,後卻因醉心寫作,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她曾在報紙副刊提到,寫作過程所構成的莫大挑戰,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時,腦啡(endorphin)源源不絕地分泌,竟為她帶來像「runner’s high」(跑者的愉悅感)一樣的「writer’s high」!
平路說,心理學通常將快樂區分為二種,一是「自我認知」的快樂,包括回答自己是不是個快樂的人,籠統地形容自己快樂的程度等等;另一個則是「經驗當時」的快樂,好比品嚐一口冰淇淋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快樂。
「如果你問我自我認知的部分,以長時間累積的狀態來看,我發現當我『不知足』的時候,更快樂;因為還有許多新奇的經驗與事情,我想知道,想去嘗試、實驗,看看還有多少可能性,常常會發現還是無止境,這中間摸索的過程,讓我感到快樂!」
這樣從新奇事物中探索的經驗,為平路帶來許多「多巴胺」(快樂物質)的傳遞,這正是在學習過程中,面臨「挑戰」時所產生的:「談到寫小說吧,是我覺得奇難無比,卻每年都持續在做的事情。為什麼我喜歡寫小說?面對新的題材,每次都覺得非常的困難,不曉得還能不能夠寫下去……但那樣的經驗卻非常真實,翻到下一頁還可以寫什麼?自己能不能夠跨過去?那種懸疑感與挑戰性,為我帶來很大的快樂!」
而當創作遭遇瓶頸的時候,會不會感到非常苦惱、沮喪呢?「會!因為很困難,所以會一直思考,非要突破不可,而當凝神要解決一件事情的時候,那個變得更加『專注』的狀態,本身也是非常快樂的。」
對平路而言,投入一件喜歡的事情,進而達到「專注」的狀態,即是「經驗當時」的快樂;好比專心地閱讀、看電影,或者徜徉於寫小說的世界,她形容,有時候真的會到達非常「酣暢」的地步!
「當我投入寫小說的世界,想著與小說相關的問題,該如何去駕馭,這必然是難的,但那感覺就好像在和自己下棋,該如何走會更好?那個專注於『挑戰』的時刻,其實就是和自己奮鬥的過程,好或不好,不用在意別人怎麼說,不用去和別人比較。怎麼寫出更有趣的小說?這中間過程就足以讓我感到快樂!」
由於能夠充分地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因此平路覺得,生活中偶遇小小的躓頓與沮喪,都相對變得沒那麼重要,「因為你心裡知道,總有更重要的事情得去做。」
除了寫小說是持續的挑戰外,平路也分享今年從各種新的不同嘗試中,所得到的快樂:「這一年,我重新開始認真地學瑜伽,還有大量閱讀以前比較少看的奇幻小說,也旅行,到南美,去阿根廷,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學tango,在智利學做菜,品嚐當地酒莊的白酒和紅酒。」
調節呼吸,將精神全神貫注在肢體,一點一點地往外延展,面對一次次身體的極限挑戰,平路說:「瑜伽那種筋骨的舒展,過去我以為自己做不到,現在卻慢慢地達到了,就很快樂~對我而言,不在於學得好或不好,經驗、嘗試的本身,就足夠帶給自己很大的滿足感!」
而談到旅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經驗,平路說,當地城市的人文薰染,從音樂、建築,街市風景到人的穿著……,那樣的環境氛圍,讓她覺得十分「tango」:「所以囉~就立即在那裡學了一星期的tango,其實回來就都忘了!呵!」
這些新鮮事物的嘗試與探索,對平路來說,都是「隨興」所致,並不會刻意安排:「我只知道,這是個無限開展的世界,有很多有趣、新鮮的事情等著,不必局限自己,有機會碰到就去學吧,總會學到的!況且,挑戰的過程本身就帶來快樂。」她說,創作的挑戰是永續不輟的快樂來源;而無限可能的世界,亦在四處閃爍著微光,只要用心地去嘗試、探捕,也能夠輕易地點燃心中的快樂光芒。
聊著聊著,這幾年開始學習烹飪,也愛上烹飪的她突然笑道:「現在若有一個方便的廚房,我也立刻就想做菜!」看來,在平路的心底,快樂,還真是隨時隨地、無所不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