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年來,台灣經濟欲振乏力,直接的原因當然是自李前總統以來意識型態鎖國,導致資金、人才、企業不斷流失,使國力凋萎;但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原因,卻深為人所忽略,那就是,我們缺少小baby。
根據統計,台灣生育率下滑速度之快,在近30年之內,居然高居全球第4。而且由於下滑以加速度進行,未來40年,我們可能成為全世界人口減少最快的國家之一。
人口少一點,依某些學者專家的看法,對這個地狹人稠的海島,或許是一件美事,至少走在路上不致摩肩接踵。但他們卻未見到,人多人少孰優孰劣,或許見仁見智,然而從既有的水準,人口直線下滑,可是無比痛苦的過程。
人既有體力又有無可取代的智慧,本來就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因而只要人的投入減少,產出要繼續擴增即難之又難,尤其在大環境不利、資本與人才又在汩汩流失時,不利影響更甚。
經濟成長本就指實質總產出的增長,因此產出因人口而下降,就代表經濟衰退,所得降低、工作機會減少。如果人口會持續減少而且以加速度進行,經濟衰退的壓力就會不斷加重、沒有已時。
近年來日本經濟長期陷入停滯、國力萎縮、民生凋敝,論者即歸咎於其人口加速下降。我們卻後來居上,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則日本「失落的10年」,豈非前車之鑑,甚至我們可能失落更長的時間。
但單是人口這一項生產要素不斷減少,為患還不致太大;生育率降低更從需求面引導經濟不斷收縮。當人口減少,消費的需求自隨之縮減,於是總需求不足以吸收全面的產出,造成供給過剩,廠商自會減產以應;生產規模縮減,投資即無緣增加,投資需求也會成為壓迫經濟收縮的另一個力量。這樣循環不已,直到人口的減少停止方才能夠穩定。若40年乃至更久,台灣人口都不能穩定在一個遠比今天為低的水準,又該如何?
除了供求之外,人口的增減,還關係另一個重要課題:如何養老。老者必定要由年輕的工作者承擔撫養之責,這是無可逃避的事實。即使不是家中的下一代負責撫養,也必須由政府自工作者手中課取一定的所得建立福利體制乃至安養機制為之。但若生育率低到一個小家庭只有一個小baby乃至更少,則若由下一代撫養父母與雙方的上一代,其負擔何其沉重!但若由政府的官僚從下一代手中抽取甚大一部分再轉發給那些老者支配,由於效率遠為低落、行政成本高昂,負擔可能更為沉重,何況中間還少掉親情的溫馨。
從這些面向看,兒女絕不是個人私事,涉及國家興衰乃至長久的福祉,是極為重要的公共財,政府必須大力扶持。
可是目前從生育到養育到教育,其成本都高如天文數字,不要說一般中低收入者備嘗艱苦,即使生活較富裕者也聞之色變。尤其今天養兒防老的觀念早成笑話,子女既不再是有利的投資,徒然成為昂貴的消費財,政府至少應努力降低家庭負擔的成本,才不致貽害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