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樂~」在一片歡呼聲中,絢麗的花火竄升高空四射綻放,仿如預示新年將多姿多采,充滿無限可能……。
「『倒數』是一定要的呀!」談到每年必做的開年活動,已是上班族的毛怪於耶誕節後就開始蠢蠢欲動著:「3、2、1……,在倒數的過程裡,好像可以把過去一整年好的、不好的事歸零,整個人就像電腦『重新開機』(啟動)一般!」
必做的開年活動
新年,彷彿人生的中繼站,讓人暫時停止下來,紓緩緊繃的筋骨;此外,通往下段路途前,也需要適當地暖身。年初必做的活動,彷彿兼具這兩項功能的「心靈體操」,滋潤著生活,並儲備動能。
對此,月刊整理出國人較常進行的開年活動,並綜合學者看法,分析其中帶來的促發:
*跨年、迎曦、聚會
十年來,papa固定與姐妹淘一起迎新年,大夥各自帶著火鍋料,輪流到其中一人家中「圍爐」:「玩交換禮物,並且把過去一整年好的、壞的事情分享出來,然後再一同許願,朝新的一年前進!」
不論是跨年倒數、迎曙光,抑或參加升旗典禮、旅行,許多人會選擇與朋友一同熱鬧迎新年。對此,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洪莉竹說:「對許多年輕人來說,積極參加新年的慶祝活動,裡頭很重要的是『人際』意涵。」大考中心主任黎建球則認為,選擇與親朋好友聚會、度年:「是想要『珍惜』過去這一年相處的情誼。」
*獨處、留白
現代人生活忙碌,每天都好似忙著回應外在的要求,於是,有些人會在年初,特地給自我一段「留白」時光,洪莉竹笑言自己就是如此:「獨自待在研究室裡,翻翻整年的日記,思考生活的調整,以及接下來的目標。」
她認為,人的力氣與時間有限,忙碌之餘還是需要稍微「停下來」,思考一下對自己真正比較重要的事。所以,一方面是讓「身體」停下來,好好休息一兩天;另外,則是「心理」上的停下來,「為自己空出短暫的時間,靜一靜,看看過去一年的努力裡,自己到底做了什麼?新的一年又有哪些該做的事?都是很好的『沉澱』。」
*改變造型,整理/布置環境
丸仔年初的時候,總會乒乒砰砰地給房間來個「大改造」:「哈~改變一下房間的擺設或布置,好像也能跟著換心情,做點不一樣的事!」年初,許多人會將臥室、住家,甚或辦公環境做點改造、整理;當外在環境煥然一新,內心也彷彿隨之改變、除塵。
Cathy則喜歡從外型「變身」。「去年許願要再成熟一些,就去燙了大卷髮,當作對自己的鼓勵。呵~」。人難免冀望能夠改變某些生活「慣性」,對於從外在著手,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許文耀教授認為,「在心理上就是希望能夠『重新出發』。」
*感恩、祈福行動
農曆年初,總會有大批人潮湧現廟宇「點燈」、「搶頭香」,搏得好彩頭,未來一年能有好運氣。年初必定會到住家附近廟宇一趟的林媽媽笑說:「免搶啦!有拜有保庇~心誠則靈嘛!」
不論是到教堂或廟宇,新年初始,總有許多人透過信仰進行感恩與心願的訴求;黎建球表示,行動的背後,大多是希望結束過去並展望未來。「而祈福的意義在於,希望將過去不好的拋開,重新再來;夠好的,則再接再厲。」
宛如一場心靈的「儀式」
時間的巨輪不停地轉動,人們也在時光迴圈裡,持續奔波運作,余德慧曾在《生命中的戒指與蠟燭》代序中提到:「人的日子其實滿辛苦的,當人必須沿著既定的成規走下去,日子是很難過的。」即便尋常的生活裡,有微妙的人生變化正在發生,往往因為忙碌,一不留心,就將其中的「深刻性」給埋沒了。也因此,人們需要「把日子成規打斷,讓某些不尋常的感覺湧出」;年初的行動,便宛如一場這般的「儀式」。
陽曆新年,往往是社會許多制度與活動的年度結束,洪莉竹說:「以時間點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示』,不論是從外在或內在,為自己的生命做一些整理,並添加新的元素。」而不同的開年儀式,或許是人們在各自不同的生命經歷裡,探索出來與自我心靈對話/接觸的最佳方式,誠如余德慧所言,是「生活的心理治療」。
黎建球說,新年初始,當萬物煥然一新、生機勃勃時,對人的生理能量而言:「會有種對『生命』的期待,期待為自己生命的『更新』。」洪莉竹則表示,透過這些儀式性的活動,會讓人感到興奮、喜悅,特別有種「希望感」。
化祈願為行動才是重點
針對人們易在年初做回首與前瞻,並有開年活動的進行,許文耀指出其中的迷思:「不管去年或明年,都源自人有『時間的概念』,而有所切割。」
因此,年初或許是省思自我的時機點,而該如何將祈願付諸實踐,才是重點。以下提供幾點建議:
*必定要做「內在對話」
不論是跨年、迎曦,或是祈福行動,洪莉竹認為,每個人迎新的方式不同,能與自己「心理」最接近的時刻亦不同。但是,不論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抑或是在活動結束後,找時間靜下來,探尋參與活動背後的「真正意涵」,與自我內在有一些接觸與對話,「給心理一點小小的時空,對個人的意涵才會更明顯。」
*由具體、階段性的步驟,實踐心願
改變陋習、投入新計劃與冒險……,大部分的人年初的願望往往很「浪漫」;但是,與現實卻總是存在著距離。洪莉竹認為,要朝理想靠近,「行動的具體」與看到「已有的努力」都很重要;因此,她建議把目標具體化,並分階段去實行,是很重要的。
「年初,是設定前進的時間點。」她表示,以「達成程度」來看已做到的,並擬訂接下來的步驟,「也許不盡滿意,但至少提醒自己不要停、逐步前進,是滿務實的思考。」
*人生的「三碗飯」要吃飽
回顧整年的生活,往往會有好或不好等評價,許文耀說,感受是因人而異的,沒有一定的準則可判斷。因此,他回歸生命本質,提出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三碗飯」:
1.生存是不是「安頓」?
2.生活(包含內在的想思、情緒,以及外在與他人的互動)能否「安適」?
3.生命是連續性的,自己活得夠不夠「安定」?
他表示,這人生的三碗飯要吃「飽」,不在於珍饈百味,而是問問自己,到底想要追求的是什麼?能不能「安」?這三碗飯,有沒有達到「均衡」?以此作為標準,進一步地去做規劃。「關鍵在於,你能不能對自己瞭解,這『安』的技能(本分)都學會了嗎?在這之前,你有沒有對外在環境進行觀察?」
* * *
年初,伴隨開年行動而來的,是人們會去關注生命中的「表現」;除了包含自我內在,以及對外在社會的期待外;黎建球說,最重要的是,兩者之間能否達到「一致」。
因此,在探尋內在生命意義的同時,別忘了以親身經驗,對外在環境進行觀察與探索,當自我能與環境融合,逐年蛻變、成長,甚至達至「成熟」時,許文耀說:「不只是甜美,同時也才不會後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