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當年,王羲之寫乾十八水缸才能練就一身寫字功夫;至於二○一三年叱?台灣書壇的《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一書,則是散文名家簡媜寫乾十八枝原子筆的墨水才能誕生。
這本以書寫銀髮生活為主軸的作品,目前已創下十二萬本的銷售佳績,是誠品書店一三年華文創作類銷售排行第一名,金石堂文學類銷售排行第四名,也讓簡媜被金石堂書店選為一三年年度風雲作家。
伏案寫作三十年,簡媜身為台灣當代散文名家的地位無庸置疑,但她並非以量取勝,至今僅有二十本著作,而在每一本書的背後,其實都是無數的苦功累積。長期和簡媜合作的印刻出版社副總編輯江一鯉表示:「她始終用散文家的眼睛在看世界。在我合作過的眾多作家裡,簡媜對自我要求的嚴格程度,是數一數二的。」
是母親、妻子,也是作家
落下第一筆之前,簡媜早就已經下盡工夫;先是針對主題研究觀察,蒐集各種文獻資料,經過深入了解之後,她會自問:「這主題到底值不值得寫?」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她會續問自己第二個問題,「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與眾不同?」而後開始思索下筆方式、篇章結構……。她說,從發想到真正下筆,通常已經是兩三年的光陰耗去。
一旦大綱底定,就是規律地、每天不間斷地寫。簡媜的寫作方式是以紙筆打草稿,再謄進電腦裡,所以《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一書,除了消耗十八枝原子筆之外,還得加上厚厚一疊的原稿稿紙。
比起小說家和詩人,「散文是從生活出發,寫散文的人,必須比別人更認真地生活。」簡媜回憶,五年前,當媒體還未報導台灣高齡化問題前,她就注意到公園裡、街道上、市場邊,「老人怎麼越來越多?」一連串的研究之後,她發現老人越來越多不僅僅是她個人生活範圍的現象,而是即將影響全台灣的事實。因此,當高齡化議題逐漸浮出檯面,引起社會大眾沸沸揚揚的討論時,簡媜已經在自己的小房間裡,五點鐘起床,默默書寫。
她回憶那九個月的寫作光陰,「自己好像一個人在深山裡,希望所有人不要來打擾我,讓我一個人和我的書、筆與稿紙待在一起就好」。不過現實是,身兼家庭主婦的她,即使再不甘願,也必須把沉浸在寫作狂熱裡的自己拉出來,走出房門做菜,善盡一位母親與妻子的責任。
因為不慣外食,在簡媜家,三餐必定是由她親自料理;作家與煮婦兩頭燒,她形容:「那是一段五馬分屍的時光」。但不管待處理的事務有多繁雜,她往往都是一肩扛起,少有抱怨,這也許和她身為農村長女的生長背景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