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一座沒有城牆的城市 哈爾濱

撰文/吳歆宜    

建城之初,哈爾濱就是一座移民的城市,一紙《中俄密約》送來了俄羅斯的鐵路工人、商人和軍隊,如同17 世紀末,懷抱著夢想前往美洲新大陸的歐洲移民,空曠的哈爾濱大地也湧入了大量的農民、工匠和冒險家,全盛時期,匯聚了來自33 個國家的16 萬僑民,除了來自鄰近的俄羅斯、日本、朝鮮,甚至還有英、法、美、丹麥、奧地利、希臘、土耳其、葡萄牙、瑞典、伊朗等國家的移民,整座城市如同聯合國一般熱鬧。
懷揣著哈爾濱夢的,當然還有無數闖關東的中國人,攜家帶眷,從山西、山東、江蘇、河北、河南湧入,據統計,自1860 年光緒廢除東北禁令,到抗日戰爭結束的八十年間,闖關東的人口竟高達兩千餘萬,相當於台灣全部的人口!來自中西各國與中國各省的移民,帶給哈爾濱的不只是資本與勞動力,還有各地的文化特色,彼此融合,形塑了哈爾濱城如今亦中亦西、又土又洋、豐富多元的城市面貌。

哈爾濱vs. 莫斯科 巷弄間的百年滄桑

《哈爾濱編年》一書作者李述笑曾說:「在中國,沒有哪一座城市能與莫斯科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這不僅是因為哈爾濱的城市規劃仿造了莫斯科城,從建築風格到天然資源,兩座城市都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同樣的地凍天寒,同樣的蛛網狀道路,還有當年俄僑生活的一段歷史,讓哈爾濱成為一座異國風情濃厚的城市。

即使在俄僑早已遠去的今天,哈爾濱人的生活裡也依然保留著許多俄風遺存,比如來自俄語的生活用詞,「戈比旦」是軍官、「瑪達姆」是婦女、「酥合力」是糕點、「里道斯」是紅腸,還有在夏季裡暢飲啤酒,在冬天裡的大啖冰棍冰糕的風俗,每當慶祝節假日時,似乎也總得上俄餐館,吃上一碗蘇泊湯、罐悶蝦才算是一頓大餐。當然還有最明顯的,城市裡隨處都是的俄式建築,無怪乎哈爾濱著名作家阿成說:「一個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的哈爾濱人,到了國外,面對那裡的一切,是不會感到怎樣的驚奇與陌生的。」

哈爾濱vs. 上海 骨子裡的時髦洋氣


聖母守護教堂。(攝影/任中豪CTPphoto)
十里洋場,是形容上海外灘車水馬龍、洋人滿街的景象,用來描述廿世紀初的哈爾濱也並不誇張,當時的中央大街上排列著一間挨著一間的洋行、商店裡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洋貨,城市裡還有電影院、教堂、賽馬場、西餐廳與酒吧,儼然一座西洋都市,與同時期的上海租界相比毫不遜色。
上海的商業起源於黃浦江,哈爾濱的發展,也因著松花江上運來的鐵路材料而開始,同樣是一條江水造就的城市,雙城的街景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在江畔形成了商業中心,黃浦江西、松花江南,相似的一片摩天高樓,船行松花江上,遙望松花江南,那一片聳立的建築,像極了陸家嘴的天際線。

上海跟哈爾濱也同為當年俄羅斯人的聚居地,至今都還留有小俄羅斯區、俄羅斯一條街等文化遺跡。上海的洋樓不少,同樣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哈爾濱,也有條人稱「歐洲建築博物館」的中央大街,1.4公里的街上,涵括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新藝術運動等歐洲最重要的四大流派的古蹟建築。

台灣vs. 哈爾濱 文化上的包容創

哈爾濱與台灣,看似天南地北,卻令人意外地存在著許多交集,同樣是位居地理邊陲,同樣是移民社會,讓兩座城市都有著兼容並蓄、開放創新的精神,中國第一瓶啤酒、第一個個交響樂團都在哈爾濱;而台灣則鋪設了清朝第一條鐵路、架起了第一排路燈!

如同台北在忙碌喧囂的都市裡,隱藏著小街小弄慢悠悠地的庶民生活,哈爾濱也是大陸著名的「懂生活」的城市。在城市急速發展的同時,哈爾濱人依然保留著在松花江邊散步、野餐、野營的閒情逸致,更常邀集三五好友,擺上幾盤小菜、「踩」上幾箱啤酒,閒喀嘮一個下午,在這種小確幸的時刻,分外感覺到台北與哈爾濱共同的美好。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3676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旅讀or一年12期 0 158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