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永恆風景。不同的世代,如何看待「傳承」?我們特地邀請不同領域的名人來分享傳承的意義,該如何堅持地將瑣務的美好信念,一直延續下去?
態度傳承-作家
劉墉&劉軒‧敞開的家書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父親就是無論在最好的時光還是最壞的時候,都深愛著我們的人。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藉由散在月台的橘子、蹣跚的身影,深刻描寫了父子之間含蓄動人的送行畫面,猶如這時代永遠的家書。父子,男人,劉墉和劉軒,這兩代作家也用筆傳承。《尋找自己》裡,劉軒曾寫道,高中時,劉墉贈給他一塊玉珮作為傳家寶,一次和父親爭吵後,竟不小心將玉珮摔破,割傷自己的手,劉墉聽到聲響,衝進房間,以為劉軒想要割腕,連忙抱著劉軒說:「爸爸愛你、爸爸愛你。」
作為男人,劉墉無保留地,說出了愛。近年長居美國,劉墉萬分難得現身攝影棚,採訪現場,他不時用肯定與溫暖的眼神看著劉軒,話語裡卻又充滿詼諧睿智,「我很年輕就生下他,所以他有一個很年輕的爸爸,我有一個很老的兒子。」容貌宛如兄弟,互動亦師亦友,從背影到鏡中影像,劉墉說,劉軒和他實在太相像,「每次照鏡子,我都會嚇一跳。」
兩代之間,兩個作家,父與子,相互寫彼此,在書裡面,無論是劉墉寫劉軒或者劉軒寫劉墉,千言萬語,字裡行間,好像我們所有人都趴在紙面邊緣觀看他們對話,「他現在遊走在時尚和音樂裡,但劉軒很小就開始學寫作,他在血脈裡延續著所謂傳承,月底時,我都不吵他,我想他必定正為雜誌閉關截稿。」雲淡風輕地掠過人生的慾望,劉軒表示,「我出過那麼多本書,但從來沒有舉辦過一場簽書會。」師大美術系畢業,曾是台灣最受矚目的新聞主播,當紅之際,才華洋溢的劉墉放下一切前往美國,樂於當一個隱士,「要做的事情太多,所以生活要盡可能簡單,才能把事做好。」
總靜靜聽著劉墉發言,劉軒直言當了爸爸以後改變他很多,「有一種地心引力緊緊抓著我,也更懂得父親對我的愛。」看似瀟灑,臨走前,劉軒留下這段話,「我沒有想過要超越父親,他四處走訪很多地方演講,努力將有意義的理念傳下去,我也慢慢地覺得自己也像父親身負教育家的使命,對他、對大時代。」這封公開的家書,還在寫著,延續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