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在我家》,這齣來自百老匯的戲劇《August : Osage County》,不但獲獎無數,還已經改拍成電影,故事內容描述一個遭逢巨變的中產家庭,家族成員齊聚一堂,卻勾起彼此內心長期存在的矛盾與衝突。精采的劇本,讓主演電影的梅莉史翠普與茱莉亞羅勃茲兩人,雙雙入圍本屆奧斯卡獎。在吳氏父子眼中,故事場景若搬到台灣,一樣能道破許多人的心聲……。
吳念真(以下簡稱真):我一看那個劇本就非常喜歡,這故事可以發生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的家庭。因為一件災難,三個性格不同的女兒回到家裡聚在一起,然後這個家庭又因為成員彼此的衝突慢慢解體。這種衝突是有趣的,在台灣也會存在。
不過,這種家庭衝突,台灣可能比美國還嚴重,因為台灣還要加上經濟發展過程中,家庭成員經濟的衝突。家產分多少?那塊田給誰?兄弟翻臉互告的,報紙天天都有。人性就是「我要多!」「我要被重視!」
家庭內有衝突,家庭外有生存壓力
你我的人生課題
吳定謙(以下簡稱謙):我跟你一樣,都很喜歡看到一種劇本,每個人都沒有錯,又好像都有錯。人性就是你永遠會做出自己覺得最對的選擇,尤其親情更像某種勒索,母親對女兒說:「我愛你,所以我要怎麼樣。」那就是最大的包袱。
真:我們家裡只有三個人,沒什麼好衝突的,太太講什麼我都說好,我是最怕家裡不和諧的那種人,因為我小時候就在一個不和諧的家庭長大,爸爸媽媽天天吵架。以我六十多歲目睹過的衝突,也夠來詮釋這齣戲了。
不過,要我說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所有人都看不到未來。我常常舉一個例子,我十六歲到二十幾歲工作,然後念書;那時候我們都會告訴自己:「只要努力,以後日子一定可以過得很好。」或是「我們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買到一棟房子。」這種聲音現在聽不到了。
謙:我在接近三十歲時還滿焦慮的,覺得自己真是個廢柴,沒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也買不了房子。可是回過頭來想,因為有你們那一代的努力,讓經濟維持在一個基礎,至少我們沒有餓著,我們順利長大,我們可以做很多自己的選擇。
現在社會上讓我有感的議題很多,不外乎不公不義、貧富差距、財團壟斷……;但回歸到每個人心裡,就是欠缺認同吧!
真:簡單說,欠缺認同可能是找不到一個可以尊敬的人,或大家共同尊敬的價值。這幾年來政治你殺我、我殺你,殺到最後什麼都中槍。
可是話說回來,我也不能把二、三十年前的價值丟到現在年輕人身上。我擔心他們找不到尊敬的人跟價值,但說不定也有好處,心中沒有界定,也許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小小的價值認同,那就遵循那個想法認真做下去也不錯。
有一天我跟朋友講,「算了啦!不要煩惱他們這個世代!」你們這個世代要面對空氣汙染和亂七八糟的環境,說不定會回到更本質的問題:「人還能不能活下去啊?」所以算了啦!讓世代自己去煩惱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