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因為換了一個鏡頭,一台相機,就換了一雙眼睛。」
從底片、數位、手機攝影到錄像,從黑白到彩色,從邊緣人到家人,對於張雍的第一個十年而言,無論媒材、形式如何轉變,攝影的意義未曾改變,始終是think after、愛說故事的張雍。
張雍〈她們/2號病房17-31〉。(圖片提供/張雍)
張雍〈她們/2號病房24-31〉。(圖片提供/張雍)
我要給所有我拍過的人一個名字
Think after意喻感受當下被攝者的情緒,直覺按下快門。「現在鏡頭越賣越長,因為你可以不用過去,不會聞到被攝者的味道,不用握到手,對我來講那是非常孤獨的拍攝方式,那種拍照方式不能拍一輩子,我要給所有我拍過的人一個名字。」
與被攝者的情感交流,不僅只在當下更延伸至今。台灣首度展出的《她們/2號病房》,「在這系列中,我希望給看的人有壓迫感,有點像是在被困在病院的吸煙室裡,因為裡面的感覺就是這樣。而這個系列也是唯一有加保護壓克力的,因為我想保護她們,不希望有任何人被誤解或者受傷,這是一個宣示的動作,它與展場的其他東西是隔開的,並且透過反射,我們看見自己。」
張雍〈蒸發Evaporation 05-12〉。(圖片提供/張雍)
眼睛看不見的,相機可以幫你看見
生活就是一個劇場。25歲毅然決然離開台灣,來到捷克,開始了張雍的第一個十年,在其《第一個十年》個展中,展出近150幅作品,涵括了早期的《遠方的獵人》、《蒸發》、《獸醫的故事》、《她們/2號病房》,至近期的彩色攝影作品《PIECES》、《365天/定幕劇》,十年軸度如底片般長長拉開,帶領我們走入觀景窗下的人生劇展。
電影感始終是張雍所想表現的說故事方式。在黑白作品系列,他運用增感,選用高感光底片及相機感光,讓肉眼未見的空氣感、粒子感得以被看見。「眼睛看不見的地方,相機可以幫你看見,肉眼不會看到粒子,讓我覺得拍照像畫畫,可以透過機器,加上layer或者一種texture。而這種粒子質感配合著我當初的情緒。」
《蒸發》、《雙數/MIDVA》、《PIECES》及目前正在進行中,將記錄女兒Sonja直到18歲前365個生活片段的作品,皆選擇以兩張照片雙雙對照、輔以文字,呈現開放結局、無標準答案的蒙太奇敘事。「因為我想要有電影感,而不是電視感,我想找一種比較詩意的元素,例如你去買一本詩集,黑字印在白紙上不是詩,你讀了有所反射或投射,那才是詩。攝影也是一個媒介,你看到了,你有同樣的處境或經驗,然後去延伸出另外一個訊息,這是我想要的,我習慣在我的作品裡面,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像電影一樣,所以每一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我不想提出一個標準答案,可是看電視的人總希望有標準答案,那很無聊,所以我很喜歡導演邁可.基內克的作品,演完後,故事沒有結束,離開電影院還能不斷思考。」
張雍〈蒸發Evaporation 08-12〉。(圖片提供/張雍)
與家人、與照片一起變老
《365天/定幕劇》隨著Sonja的小小足跡,從斯洛維尼亞、以色列到台灣等地。
no.149中,Sonja 96歲的外婆與仍在襁褓中的Sonja兩相對照,是親情牽依也是生命旅途的展演。每一張的命名以拍攝照片的日期為主,從當年年初開始算起的天數作為編號,記錄的是當下每一個張雍身為人父的時刻、Sonja的成長以及生命的變化。
「十年中,一些生離死別自己跳進來,我可以與我自己的照片一起變老,小朋友可以跟著我的照片一起長大,有一些新的人加進來,我覺得那是一種開心的事,是一種福氣。」
訪問的這天,很開心地遇見了張雍生命中重要的家人—沈靜的Anja與眼神發光的Sonja,小小的Sonja時而緊抱著張雍的小腿不放,時而童真童語地以含糊的中文問起「胖叔叔在哪呢(張雍的弟弟)」因為當晚一家人將慶祝張雍弟弟的生日。已然成家35歲的張雍最想對25歲的自己說些什麼呢?
他笑笑地說:「很開心你還在我旁邊。」
張雍〈遠方的獵人〉系列。(圖片提供/張雍)
張雍
1978年生於台灣台北,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畢業;2003年起旅居捷克布拉格,就讀於布拉格影視學院(FAMU)攝影系碩士班,目前工作地點為台灣與歐洲斯洛維尼亞(Slovenia)兩地,是國內倍受矚目的攝影師。2013年以《她們/2號病房》獲得美國紐約Eyetime國際攝影大獎,以《雙數/MIDVA》獲得台北美術獎入選、並多次獲得斯洛維尼亞新聞攝影年度最佳報導攝影運動類、人物類首獎。曾出版《蒸發》、《波西米亞六年》、《雙數/MIDVA》作品集,2013年12月最新散文攝影集《要成為攝影師 你得從走路很慢很慢開始》,與讀者分享十年的攝影心路與生活隨筆。
《張雍/第一個十年》
Date/即日起~02.16
Venue/台北索卡藝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