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每年年初,又是對未來一年做計畫的時候,但最大多數人共同的經驗是,年度計畫總在虎頭蛇尾中結束。好比我身邊常有想要賺第一桶金的年輕朋友,領了年終獎金後,希望靠著投資理財好好賺一筆,只見他們熱切做好投資計畫,但往往還不到年中,獎金已經花完了,而寫在筆記本中的投資計畫早就不了了之。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這種「年初計畫一條龍,年底執行一條蟲」的投資行為,是可以預期,也是可以改善的人類慣性。
行為心理學指出,人接收到外在環境的訊息後,會有對應的情緒與想法,接著便會根據這些情緒、想法,有了相應的行動。
重點來了,行動的結果通常有2 種,一是產生讓自己感到舒服的結果;一是因為這個行動,停止了令你不舒服的結果。由於都是對我們有利,以後只要環境出現類似的狀況,人們就會用同樣的行動應對。
舉個例來說,另一半說你最近太胖、該減肥了(環境刺激),於是你立志減肥(計畫),刻意節食不吃(行動),期間身體不斷發出挨餓的訊息,這時十分不舒服,於是你告訴自己「明天再減啦」、「吃一點也不會怎樣」,最後停止「不吃」的這個動作,解除了身體挨餓的痛苦(行動結果),即便不利於減肥,但因有效降低了不舒適感,腦波自然傾向「停止不吃」的決定。
這也是為什麼,每當節食一段時間後,會有放棄的念頭產生,直到下次又被抱怨胖了,才再度啟動減肥循環。
同樣地,很多上班族想透過擬訂投資理財計畫,存出第一桶金,卻始終僅止於起心動念的階段,或是進場以後只要小小的風吹草動,就嚇得趕緊出場,不敢再進股市。即便這樣的舉動,對於投資績效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但「做計畫」到「放棄計畫」,都是人們為了想要「獲得滿足感」以及「降低挫折感」的心理歷程。
例如,小明在年初拿到年終獎金,這筆錢就是環境給小明的刺激,接著他開始計畫該怎麼投資,買基金或是買股票,年底賺錢後,能撥一小筆錢跟女友去日本玩。當小明做投資計畫的同時,會覺得好像朝日本走近了一大步,產生一種美妙的滿足感。這種美妙的滿足感,就是做計畫的後果,由於這種滿足感的動力,每年只要領到年終獎金,小明就會自動做起投資計畫。
只是,剛進入投資市場的新手,即使資金不多,但對要進場廝殺這件事都會感到不安;加上,要在茫茫投資領域裡,挑出一檔好股票或好基金還真不容易,「就算進場,也未必穩賺不賠」的心理就會偷偷作祟,打擊投資決心。
因此計畫之後,小明可能會覺得投資帶來壓力、有挫折感,面對這樣的壓力,選擇放棄會讓他感到放鬆、自在。放棄後的自在感,又讓小明得到不執行計畫的動力(詳見右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明明做好年度投資計畫,卻執行力不佳的原因。
提升投資計畫執行力的小撇步
「做投資計畫、再放棄計畫」是一系列「環境刺激」、「情緒、想法與行動」、「行動結果」的連鎖反應, 克服虎頭蛇尾的習慣,你可以這麼做:
步驟1:制定明確可行的投資計畫
許多人制定投資計畫,都是做「方向性」的規畫, 比如「今年要賺大錢」、「今年要買到賺錢的基金」。這樣的投資計畫方向有了,卻很難執行,例如多少錢才叫做賺大錢?怎樣的基金才算是賺錢的基金?因此, 避免投資計畫執行的虎頭蛇尾,第一步就是制定明確又可行的計畫。相較於「賺大錢」、「買到賺錢的基金」,你可以修改成「今年至少賺10%」、「買入今年盈餘成長20%的股票或基金」這樣明確的投資計畫。
步驟2:把大計畫切成許多可執行的小計畫
投資計畫難以執行的原因之一,在於計畫的難度太高,執行起來有挫折感。還記得嗎?人的心理常常偏向,為了不讓計畫帶來挫折,乾脆用放棄來降低挫折, 相反的,若行為的結果能降低負向感受,行為就會不斷出現。
要有效降低負向感受,可以把原來的年度計畫,再切成許多小項目,來降低計畫的難度。比如「買到今年盈餘成長20%以上的股票」這樣的計畫,切成「找適合的人詢問如何分析股市資訊」、「找每股自由現金流量大於2 元的股票」、「選出15 檔符合條件的股票, 放到選股軟體中」等等。將大計畫拆成小項目,讓每一步都能具體落實,增加成就感。
步驟3:尋找支持、發揮承諾的力量
投資最大的困難,就是獨自面對行情起伏的未知, 若沒有支持的力量,哪怕是一個可行的小小計畫,若遇上執行困難,也很容易放棄。因此,有了小計畫之後,可以找一兩個可信賴的朋友彼此砥礪、互相支持, 成為計畫執行過程的正向動力。
另外,研究也顯示人若透過承諾,最多可以增加7 成的執行力。因此可以跟這幾個朋友,彼此為投資計畫做出承諾,自然可以增加計畫的執行力。
步驟4:適時為自己打氣
不管怎樣的投資,都會有風險,買進了績優股不代表一定會賺錢。所以告別計畫落入虎頭蛇尾窘境的最後一步,就是隨時為自己打氣。提醒自己,只要照著計畫走就是一種成功,只要確實執行投資計畫,就算沒有賺到10%,能賺到8%也值得給自己按個讚。更重要的是,適時肯定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可以讓「努力執行計畫」獲得「成就感」的正向動力,慢慢地變成一種正向的投資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