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一年,美國威廉波特的世界少棒大賽,主投第二戰演出十一次三振,以十一比零完封對手;第三戰鎮守游擊,關鍵的冠軍賽,鏖戰九局,最後以十二比三逆轉勝,為台灣拿下第二座世界少棒冠軍。
滑進本壘,絆倒補位的美北隊投手麥克林登,跑回關鍵分的緊張時刻,凝結在學者辦公室牆上的畫作。櫃子裡的黑白照,是少年國手返國站在吉普車上,接受民眾夾道慶賀的盛況。
眼前的這位學者,文質彬彬,和記者對談的內容,是教育和台灣科技產業的前途。
這時間軸橫跨四十三年、空間軸則穿越棒球與科學兩個完全不同星球,主角都是同一人:吳誠文。台大電機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電腦工程博士,清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工研院資通所所長,清大副校長,第十七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獎得主,被視為學術界最高榮譽之一。
四十三年前的他,是第一代巨人少棒隊,球衣背號十一號,博愛國小王牌投手,右投右打,擅長四縫線快速球及曲球。
金屬框眼鏡,說話不慍不火,笑起來三分靦靦,如果不特別說,實在很難把一身書生氣的吳誠文,與野球強投聯想在一起。
那是一個全國上下風靡棒球的年代,一九六八年紅葉少棒傳奇地打敗日本少棒明星隊,瘦小的吳誠文,心中升起了強烈的渴望:「我要站上投手丘,成為英雄!」
五年級參加校隊,六年級成為主力,在台南市代表隊選拔時,對戰永福國小,飆出十五次三振的巨投。
下一場對上協進國小的戰役前,吳誠文的手受傷了,教練卻對他說,「你不上場,我們一定輸!」
貼著中藥貼布,吳誠文帶傷上陣,咬著牙投出第一球,對手就抗議了,認為他手上的貼布干擾打者,裁判要求撕掉膏藥。
雙方僵持不下,六局下仍究是零比零。一球一球投,手愈來愈痛,手腕已經不太能夠出力,一個失投,偏高的球讓對手逮個正著,看著球遠遠地飛出去,這是一支再見全壘打,帶傷堅持到最後一刻換得的敗投,讓吳誠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球場上掉淚。
球是圓的,什麼都可能發生,敗師之將的他被破格選入台南巨人隊。
分區打完爭全國,冠軍賽對上台中金龍隊,台南隊主力投手許金木的狀況不穩,打到第五局球隊還是落後。
「你可不可以上場救援?」面對教練的詢問,吳誠文遲疑了,連球隊的一號先發都壓不住了,我怎麼可能?教練只好轉而派隊友上場,爽快接替救援的隊友,不僅守住金龍隊的攻勢,更打出逆轉全壘打。
球隊贏了,吳誠文輸了,因為自己的疑懼心魔,英雄不是他。
第一場失敗,讓吳誠文學會承擔,第二場失敗,讓他學會把握,「從全國冠軍賽之後,我再也沒有拒絕過任何一個機會。」
承擔與把握,就像棒球跟他專精的IC測試,不太搭得上邊。即使結果可能會失敗,也要把握嗎?
「球場是這樣,人生過程也是這樣,不可能永遠都是你贏,即使輸的機會滿大,我還是要勇敢去做。如果真的輸了,那就勇敢承擔啊!」紅土草皮的汗水與淚水,換來吳誠文「不怕失敗,努力去做」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