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經濟的大環境不佳,公職成為求職者欣羡的鐵飯碗。如同教職一樣,警察也是許多人在不景氣年代求職的上選。過去「流浪教師」的議題引起社會極大的關注,現在流浪的人又多了一種,我們姑且稱之為「流浪警察」。
流浪警察所反映的教育訓練資源浪費,其實就跟許多人學非所用的問題一樣,究其根源是體制問題。但流浪警察之所以不同和應該受到重視,是因為過去警察的教育訓練與任用是仿造軍事建構的封閉體系,現在封閉體系門戶大開,各種學歷的青年人都可以投身其中,原本該是一件可以刺激警政體系產生質變的好事,卻因為舊體系因應新環境時產生了新問題,系統化地造成一批批受過專業訓練的警校學生,畢業後面臨失業的流浪命運。
學非所用的問題探討起來千頭萬緒,但是系統化的學非所用則必然是教育當局的怠惰。目前該先討論的是,警校到底是警政機構?還是專業技術學校?釐清這個觀念,才能系統化地解決流浪警察的問題。如果是機構,就不該出現流浪警察;如果是學校,就得改變警校的經營方式,甚至是改變警政人員的職業心態。
最近警專又恢復招生,有意應試的青年們可能還不知道:考上了警校不見得當得上警察。我們製作這個報導的目的是希望社會能重視這個問題,青年人也能清晰地理解生涯選擇上的變數。同時也督促政府改善警政體制,因為人民對警察的印象,通常也決定人民對政府的第一印象。
國會的議事轉播吵吵嚷嚷了許多年,過去在三年一輪轉的立法委員身上一直看不到實施日程。這個議題討論這麼久,每次被提及,立委們就先出國考察一番,回國後讓助理們寫成報告,然後再等待社會輿論的反應。幾次的研究討論下來,任期也滿了,光榮的任務就交給下屆的立委們去執行吧!
執政黨與在野黨在這個問題上所遭遇的困難是相同的,如果執政黨跟在野黨聯手都解決不了,那要全民共同來監督國會,恐怕祇能是一場難以實現的美夢。
前幾期有關蘇花高的報導中,我們發現,行政院除了蘇花高之外,還有個東部發展綱要,但綱要底下卻沒有實質的計畫來執行。其實民間團體和學術機構早就研究出解決東部交通問題的多種替代方案,這些方案可以單獨或合併執行,不必動用大批資金人力,也不必冒著環境生態破壞的危險。可惜政治人物自有其考量,不研究現有經濟安全的方案,卻祇要大興土木建蘇花高,實在很難讓人相信這個議題沒有政治人物的私欲摻雜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