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朝建都八百五十五年後,二○○八年的北京,翻天覆地。全面翻新的氣魄,已勝於十八世紀重整巴黎市容的規模。
急切地希望一鳴驚人,急迫地希望世界刮目相看,新北京將成就怎樣的世紀之都?新舊衝撞間,老北京的歷史陳跡又殘留了幾分?
早晨的公園,是北京最可以感受到城市活力的場域。
清晨六點半,整個北京市剛從一夜的沉睡中逐漸甦醒,綠樹如蔭的朝陽公園內,傳出濃濃北京腔的朗誦英語聲音,在眾多晨起運動的民眾中顯得相當突兀。
三十歲的陳建斌放棄優渥的軟體公司工作,投入奧運志工行列,一字一句細心地帶領老先生、老太太學英文。不到一年時間,這一群北京銀髮族從不識二十六個字母,到現在可以用英文簡單地介紹北京。
而在朝陽公園的另一側,一群老太太奮力地舞動彩帶舞,一旁矗立著一座嶄新的奧運沙灘排球場館。不靠海的北京為了奧運會,市政府從海南島運來近兩萬噸的銀沙,硬是在市區內打造出世界頂級的沙灘排球場地。
「北京最新與最傳統都並存在一起,政府大力推動硬體建設,一年小變樣,三年大變樣,」居住在北京十多年的威盛電子中國區行政長徐濤指出。
北京正以超限的速度與驚人的幅度,大躍進似的全面破舊追新。
二○○八年是北京從金朝建都八百五十五年後,最為翻天覆地的一年。
北京不僅到處都在蓋新大樓,更成為各國設計師的最大競技場。從二月底首都機場第三航站樓啟用,奧運會鳥巢運動場、水立方游泳館落成,到懸臂造型的央視新大樓封頂,硬體建設的速度不斷加快,各種新潮實驗型的建築打破天際線。
作家老舍筆下的北京,「街頭巷尾蹲著拉車的人、胡同邊做各種買賣的小商人瞅著來往的路人」的情景,迅速被雷姆.庫哈斯、保羅.安德魯與諾曼.福斯特等享譽國際的建築大師作品所取代。
老北京正發生巨大質變。
奧運會前的北京,近年來像是一個大工地,全員動員起來大搞建設,從地底下挖地鐵,到地面上蓋高樓,所有交通幹道全部重新規劃。「北京的大建設,是為了趕上世界一流大都市水準與迎接奧運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企業戰略與政策系副教授楊斌表示。
綜觀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軌跡,八○年代看深圳發展,九○年代看上海騰飛,二十一世紀初聚焦北京大躍進。
北京城全面翻新的氣魄,更勝於十八世紀重整巴黎市容的規模。
站在北京西二環的金融街廣場,舉目所見盡是高樓大廈,中國電信總部、中國人民銀行、五星級威斯汀飯店、洲際飯店與國際精品聚集的四季商城,讓人彷彿感覺置身在紐約華爾街。
滿心企圖,目標世界一流
新北京的高速變化,背後蘊藏著從中國領導人到北京市民,亟欲躋身世界一流的旺盛企圖心。
對於北京人甚至於中國大陸人來說,經歷過八國聯軍入侵的屈辱,把一百零八年之後的北京奧運會變成是證明「中國一定強」的最佳舞台。這一股強烈的民族意識就如同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登高一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樣慷慨激昂。
被壓抑了一百多年,中國人的屈辱藉由這次奧運的機會,展現給世界「巨龍已翻身」的新面貌。
各項建設以「超英趕美」的速度急切展開。
一九六九年,北京出現中國第一條地鐵,相隔十五年後,北京才蓋了第二條地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