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有DNA嗎?從吳昆民、吳季衡、吳季剛這3位創業家身上,我們看到父子的DNA傳承是真的!
3人當中,從小就有「創業意識」的是吳季剛。5歲時,他說長大要當設計師;小學時看到7-ELEVEN,從父母口中知道那是連鎖店,宣告以後也要在世界各地開很多家連鎖店;11歲開始做網路訂製限量娃娃的小生意,從小收集芭比娃娃的他知道,要做限量版(limited edition),價值才會高,更從上當經驗學會如何把錢收進來!
剛到美國Parsons(帕森)設計學院念書,他跟媽媽陳美雲說:「紐約有好多充滿talent的人,如果我有多點什麼,那就是business的腦袋。」事實上,在吳季剛受讚賞的設計才華之外,他還有一顆能將創意轉成商業的「創業腦」。
他是藝術家,也是創業家;是設計者,更是管理者,在設計時的思考是全方位360度的,如何傳達在衣服、型錄、網站、社群媒體??等每個環節上,吳季剛說自己的系統思考受到父親吳昆民極大的影響。
吳昆民是台灣數一數二的動物營養保健品公司祥圃實業的董事長,在只求溫飽的30 年前,就開始提倡動物「預防醫療」概念。他找到2 種動物專用抗生素,開始用眼光創業。吳昆民是全家公認最好奇的人,走遍世界學習新觀念,也傳給了2 個兒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憨膽,從3 人公司開始,「嘗試自己有沒有本事把產品做起來。」
哥哥吳季衡,從小就是資優生,畢業於名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與經濟雙學位、早稻田MBA,是家中最嚴謹最有策略的執行者。笑稱弟弟看美女,他只能抱豬的他,現在是「良食究好市集餐廳」的執行長,看見全球糧食危機,吳季衡和父親開始同心改造傳統畜牧產業鏈,串起讓消費者安心的「從產地到餐桌」,橫跨一、二、三級產業的「六產價值鏈(一級農業× 二級工業× 三級服務業=六產)」。他形容,自己跟父親剛好相反,父親是因為創業後,需要創意來滿足需求,「我是因為有了永續經營的創意,才決定創業。」
創業如同時尚秀,最精彩的不是伸展台,而是有繁複細節在等著的「後台」,90% 的事都藏在那裡,「成功是上一季的事,今天好,明天不一定好,沒辦法休息」,吳季剛說。《30》專訪吳昆民、吳季衡與吳季剛,談談他們的創業人生。後台有多精彩?以下是父子3 人的分享:
吳季衡(Kevin,以下簡稱「K」):我爸爸是全家最好奇的人,什麼都想試。第二是我弟弟,第三是我,第四才是我媽。如果我們要做聽起來很瘋狂的事,她都會說你要想一想,她比較理性。可是今天能走到這邊,也是互相配合,我跟我媽是一派,我弟跟我爸是一派的。
吳季剛(Jason,以下簡稱「J」):我跟爸爸天生就是好奇,常問很多問題。好奇心我爸爸是80 分,我是70 分, 因為他一天到晚問我很多事,很好奇我怎麼做出這些東西。哥哥是50 分,媽媽比較保守,但勇敢的分數她是100 分。比如,她從完全不會,到敢開車,而我到現在還不會,因為我會到處看東西,腦袋常在想別的事。
吳昆民(以下簡稱「父」):Kevin 不像我們如此好奇, 但是一旦被激發,他還是會勇往直前,執行力充分。
K:如果有DNA 這回事,我覺得跟鼓勵的環境也有關係。有人是天生就有這樣的DNA,可是後天的教育也可以影響人。父親比較偏向生活中的挑戰,常引導我挑戰舒適圈外的事,而媽媽大膽放手讓我自己出國念書,反而爸爸捨不得。
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挑戰,但要願意接受結果,我們家有不服輸的因子,我的父母給我機會去挑戰自己,讓原本一個喜歡在舒適圈內、做好份內事情的人,變成可以勇於嘗試。今天我敢開創新事業,絕對跟後天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好奇心我爸爸不輸任何人,但是創業最瘋狂、膽子最大的是我弟弟。
從創意到創業1:具備商業腦與執行力
父:Jason 就是要做服裝設計,童言童語最後變成真的。他的創意有兩方面,一個是設計師,另一個是非常有商業嗅覺與執行力。
J:你不能只當自己的設計師,還要當自己的業務員,勇於嘗試不一樣的東西,就會有很多經驗。我16 歲就開始工作,17 歲去深圳看玩具工廠,學到如何從單件到量產, 我對東西怎麼做出來非常有興趣。
剛開始當設計師,沒有經驗,辦完第一場秀,才發現, 如果訂單沒進來要怎麼辦?錢沒進來要怎麼辦?從零開始,每天都有新的挑戰。創業先要心理準備,這條路不容易走,要準備第1 到第5 年的Business plan,去想你的Business model 是什麼?
父:創業過程一點都不容易。我不是從小想創業,是偶然創業,我這一生就做一種事業,雖然在3 個不同的公司,但都在相同產業。創立新公司什麼都沒有,但時間多,我憑感覺挑出10、20 個潛在機率高的客戶,聚焦來做。等到我把產品know how 找出來,能夠複製的時候, 才開始找人進公司。創業第1 年,我也去找了一些普通產品,維持公司的現金流,讓我有時間發展兩個核心產品。
其實到現在我做很多事情,你說我不會害怕嗎?當然有,可是怕也沒有用,要想如何解決,才是最重要的事。
K:我弟弟跟我爸爸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就去做了,我會先衡量再去做,一旦做了決定,就執行到底。創意變創業除了要知道自己的斤兩,第二要明確的差異化。第三是要有熱情,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要用什麼東西提供給市場。我沒那麼天才,其實是看到需求,結合興趣,再結合know how,再多一點點不怕死的精神吧!
每個人的創意程度都不同,我弟弟是美感創意,我想學也學不會;我爸是對生活的小東西很感興趣,這也是學不會。我所做的創意有邏輯可循,是在Business model 的改變,偏向商業執行面,可能是改變一個流程、少一個環節,或是改善一個功能。
父:Kevin 的創意是會發現問題,而且主動解決。在他觀察半年後,一次會議上提到公司應該往小孩子跟銀髮族市場方向調整,我當時一聽,覺得他的觀點正確,演變成我們一路走向所謂的「安全食物」。
從創意到創業2:好好經營團隊,跟著環境變化
K:創意、創業,父親是源頭,沒有他,就沒有祥圃和我們。Jason有創意,靠創業來滋養他的創意;但祥圃是已經創業的公司,可是因為環境的變化,更需要創意去茁壯,不能跟著這個產業一起萎縮。所以我必須要給它創意,而公司到了一定規模,就要做好經營這件事。
父:創業後必須要尋求不同的模式,繼續讓公司成長。2003年我們去挪威,看到人家講traceability(產銷履歷),當初只是想如果台灣也能夠這樣,那多好!現在公司轉型,我們就把這個概念放進來。
不管是因為創意需要創業,或是創業以後需要創意,這個事情一旦決定,創意、創業都一樣。我們30年的公司,跟Jason10年的公司所碰到的問題是類似的。30年的公司需要管理,Jason的公司超過30個人,也需要把人管好,公司最終就是一個有機體,要持續往前走。
J:我從爸爸身上學來很多東西,他很了解怎麼做事,跟他一起創業的員工現在都還在,這種事真的不多。我的公司也有很多人是從小培養到大,爸爸對我影響很大,成功不可能是一個人做的,是一個團隊,旁邊的人很重要。
為什麼我要接HUGO BOSS的工作?因為想學更多的經營方法。做自己品牌是找自己的路走,做另一個品牌,你要尊重與維護公司文化、品牌DNA,我堅持我的點子,可是我還是一個team player,要做的事不只是設計,要360度去想。
從創意到創業3:不斷挑戰自己,靈感要往外找
K:創業資金是先決條件,再來就是溝通。溝通就是人和,跟你的股東、同事、消費者等溝通,非常繁雜,非常挑戰耐心。經過這7年,我跟父親、弟弟間吵架難免,可是溝通都不錯,Jason很願意聽我們講話,我們的強項不同,有話直說,但互相尊重。在品牌上,我們是跟他學習,他跟我們學經營。
我們把人們的需求變成商業模式,希望提升農民的生活水準與改善食物鏈。我們是在做改變產業結構的事,現在根本連品牌都算不上,所以更要謹慎,可能一瞬間就不見了!這幾年我的白頭髮多很多,因為一直挑戰自己,去學新的東西,舊思維是沒辦法用的。
J:創意的靈感要往外找,不能往內找,做服裝不要只看服裝的東西,要看藝術、建築等其他領域。我愈長大愈了解自己,我不想當別人,就是想做自己。我在同一個星期,做了Jason Wu與HUGO BOSS兩場不同風格的品牌秀,那是因為我了解自己,你要真正相信自己。
做我這個行業像做電影一樣,拍完了,下一部要做出更好的電影,我們一直追求完美,完美其實是追求不到的,所以我們只能一直做。我每天都在學習,Jason Wu現在還是小品牌,我還有好多目標,例如開自己的店、想把衣服做得更精彩、想做美妝??等。
我有時很嫉妒那些藝術家,沒靈感就可以停下。我沒有辦法,一季不設計產品,我就關門了。如果你是認真要做設計事業,你是無法停止的。我是Stubborn(固執、倔強)的人,創業者或是做設計的人,如果不堅持完美,事情會做不好,我們的工作有90%是藏在後台,真正的精彩也都在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