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定義與成因?
王樂明醫師指出,如果一週解便次數少於2~3次,或2~3天才上一次廁所,都算是便秘。懷孕後期最容易便秘。導致便秘的因素很多,包括以下各種成因:
*黃體素上升,令腸胃道蠕動變慢,繼而造成便秘。
*子宮逐漸變大,壓迫到腸胃道,使得腸胃道缺乏可供蠕動的空間。
*懷孕前已有便秘的困擾,懷孕使得便秘更加嚴重。
*有一些人會因為腸胃道功能不佳而導致便秘。便秘的原因很多種,舉例來說:如果腸阻塞,大多因為從前動過手術沾黏所致,例如以婦科手術切除子宮肌瘤或卵巢囊腫、或外科割盲腸也有可能因手術沾黏而引起腸阻塞。(除了手術沾黏的原因之外,當手術剛結束、在麻醉藥的作用下,也會暫時出現神經性的腸阻塞,導致便秘。)
*少數女性小時候有疝氣,長大懷孕後因肚子逐漸變大、腹壓增加,引起疝氣復發。一旦疝氣復發,也會容易造成便秘。疝氣的位置多為兩側鼠蹊部或肚臍附近,大多會合併腹部疼痛的症狀一起出現。
便秘的影響?
正常飲食卻沒有排便,等於「有進卻沒有出」,腸道中的糞便排不出去,引起腹痛或使得腹部悶脹不適。
孕期可以用力解便嗎?
如果是有早產跡象而在安胎中的孕婦,解便時當然不能用力,否則可能會早產或流產;至於並無早期子宮收縮的孕婦,倘若沒有出血或腹痛的症狀,解便時偶爾用力一點並沒有關係,不會因為用力解便就造成早產。
安胎時比較容易便秘?
安胎時的確比較容易便秘。因為平躺時,腸胃道會認為身體還處於睡眠狀態,不需要太多活動。許多安胎孕婦不宜下床活動,躺久了腸胃道蠕動變慢,就會導致便秘。王樂明醫師指出,生產與解便時都是運用同一群肌肉與神經的控制,因此安胎的孕婦一旦用力解便,可能會造成胎兒早產。安胎期間,一般醫師都會給予軟便劑來協助排便。
進入產程後有便意,不一定是真的想排便
已足月、當產兆開始發動時,下降的胎頭壓迫到直腸,可能會使孕婦感到有便意。如果一時解不出來也不宜用力硬擠,以免寶寶在馬桶中誕生。當產兆發動後,最好還是先盡快去醫院。(不過如果只是不規則陣痛、沒有其他產兆發生,一旦有便意仍可如廁。)
如何改善孕期便秘?
1.便秘時,不建議立刻請醫師開軟便劑,應先從改善飲食習慣做起。每天多吃各種蔬果與高纖食物,例如:芭樂、地瓜葉…等,都有助於排便。(注意:若患有妊娠糖尿病,要少吃太甜的水果,例如:香瓜、西瓜、芒果…等。)
2.多喝水,水能促進腸胃道蠕動。每天要分次喝2,000C.C.以上的水。(注意:若是妊娠高血壓或妊娠毒血症,就要依醫囑限水,不宜喝太多水。)
3.每天早上起床可以喝一杯溫開水來促進腸胃道蠕動。
4.每天在平地散步半小時。走路會促進腸胃道蠕動。
5.壓力與情緒緊張也是便秘的常見成因之一。緊張會使腎上腺素上升,腎上腺素上升則導致腸胃道蠕動變慢。平時盡量不要有太多壓力,建議聽聽音樂、外出走走放輕鬆。
6.倘若以上5種方式都無法「順便」,可請婦產科醫師開軟便劑,別自行服用成藥。軟便劑的種類很多,考慮到懷孕的安全性,醫師大多會開B級的軟便劑,使用上相對安全,約服用3~5天即可。
7.辛辣的食物少吃,容易引起便秘。
8.可考慮補充益生菌來協助排便。
9.盡量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
孕期為什麼不能灌腸?
灌腸會刺激生產時所運用的肌肉群,容易導致早產。(除非便秘太嚴重才考慮使用。)
嚴重便秘會引起痔瘡嗎?
其實痔瘡與便秘並沒有絕對的關係。肚子太大,血液循環不好,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肛門靜脈曲張,即會引起痔瘡。即使有痔瘡也不建議在孕期動手術。有痔瘡的準媽媽產後可以觀察半年,不用立即動手術,因為有些痔瘡在產後會自行逐漸消失。
【結論】
便秘是相當常見的孕期問題。對於不需要安胎的孕婦而言,建議還是先以多吃蔬果、多飲水等飲食習慣來改善。平時應盡量放輕鬆、保持心情愉快。倘若改善生活習慣後仍然便秘,醫師也會給予軟便劑作使用。通常產後便秘問題也會迎刃而解,不會持續便秘。
王樂明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醫學士、台大毒理所碩士、台北醫學大學醫科所博士班進修
經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總醫師
現任:台灣婦女健康學會秘書長、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