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收益:5元」,久不見的晨光照進紗窗,在北京打拚的24 歲女孩鳳鳳一如往常起床盥洗,她一手拿iPhone,一手抓著牙刷柄,單手滑動了支付寶App,頁面跳出「餘額寶」字樣,不一會在橘色的頁面上,清楚寫著昨日收益5 元,一點點的滿足湧上心頭。
「餘額寶」發行不到一年,總規模就超過人民幣5千億元(約新台幣2兆4千5百億元),投資人更超過8千萬人,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的貨幣基金。特別的是,主導這支基金的可不是基金公司,而是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公司,握有6億支付寶會員的阿里巴巴。去年6月,阿里巴巴與天弘基金合推餘額寶,讓支付寶用戶轉入資金買基金。初試啼聲就創下驚人成績,市場起而效尤,一時間,活期寶、金寶、理財通與百賺利滾利等「寶寶們」雷同產品湧現。在這波網路金融顛覆潮中,扮演關鍵角色的人,是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
「如果銀行不改變,我改變銀行!」2008年馬雲在一場論壇中豪氣甘雲地講出這句話。5年後,馬雲領軍的網路大軍的確翻轉了金融業的遊戲規則。長久以來,中國金融業被國有銀行壟斷成「賣方市場」,靠著政府規定的貸款與存款利差,荷包賺滿滿,中小型、微型企業與個人用戶的利益被犧牲。因此馬雲把國有銀行的「傲慢」化成事業新機會,從支付寶這個切口進入,掌握6億用戶數據後,企圖一口口吃掉金融業者的存貸款、基金、保險等業務。本來金融業也不把馬雲看在眼裡,直到餘額寶一舉奪下最大貨幣基金寶座,才緊張起來。
擁抱科技不落後
網路與金融業者的相遇,目前並不是第一遭,以科技帶動產業變動的速度,如果在運用當前科技上落後,可能就要冒著永遠跟不上的危險。這種想法讓蒙特婁銀行在1996年10月,於加拿大成立北美第一家網路銀行mbanx,推出網路銀行後,緊接著便是一連串的創新措施跟進,如在線上即時核准貸款申請。
一開始網路金融的切入角度,多數只鎖定降低成本的需求做為考量,因此僅想把耗費人力最多的帳務查詢服務,由分行櫃台或電話服務轉往虛擬市場,由消費者自上網去查詢帳務資料。隨著網路應用的深化,打開了網路金融更多創新服務與獲利的可能性,而餘額寶正是這樣的產品。
「餘額寶滿足了『破壞式創新』理論中,把複雜的東西變得很簡單、把很貴的東西變得很便宜這兩大項條件。」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分析。本來被金融業者拒於門外的屌絲族(高富帥反義詞,指出身低微,又矮又醜又窮),成為網路金融業者的座上賓。「金融業者偏向二八定律中的20%大戶,但網路業者爭取的是長尾理論中的80%微型客戶。」《互聯網金融》一書強調。
餘額寶把理財門檻大幅降低,只要是支付寶的用戶,用人民幣1元,在網路點擊介面就完成購買貨幣基金,不用出門,還可以繳信用卡、手機費、搭計程車,也可隨時贖回去淘寶買東西,易懂又方便,因此大受年輕人歡迎。目前18到35歲是餘額寶最為活躍的用戶,占總用戶數的82.8%,其中23歲數量最多,高達205萬人,平均每人持有人民幣4,307元。
也許你要說,這點錢買基金根本賺不了多少。沒錯,這些用戶總金額很小,但並不是每個年輕人都想賺大錢,有些人只想滿足「小確幸」,餘額寶這樣的產品就帶來小確幸。對沒錢的年輕人來說,方便、簡單、天天親眼看到自己有賺點錢,那也就夠了。餘額寶與寶寶們產品,對於銀行存款殺傷力極強,今年1月餘額寶就增加了人民幣1,500億元,但銀行的存款卻少了9,402億元。
創造理財小確幸
「半年存了人民幣1萬多元,利息累積大約200元吧,比放銀行還多,我已經把它當成銀行存款簿了!」 餘額寶用戶馬鳳說。「不只屌絲族(高富帥反義詞,指出身低微,又矮又醜又窮),現在連白領階級也加入餘額寶的行列,我以前的微軟主管也有用餘額寶。」中國平安集團金融科技諮詢公司董事長吳世雄說。這樣的成果也引來騰訊馬化騰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馬明哲的注意,「三馬」大戰網路金融業。
「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的這句話,正是中國網路公司跨界金融業的最佳寫照,除了數十種寶寶網路理財產品,阿里巴巴與騰訊是中國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方案的其中兩家,中國政府發出200多張第三方支付牌照,P2P網路貸款業者更高達600家,過去「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大網路與金融產業逐漸交融。
這股跨界熱潮當然引起創投關注,「現在正是投資熱點,如網路金融商品的搜尋引擎就很受吹捧,因為網路金融產品太多了,讓人眼花撩亂。」嘉丰資本投資合夥人、FunFunTrip訂房達人創辦人黃紹麟觀察。就連跨界人才薪水也跟著水漲船高,「網路金融跨界人才很搶手,以我們公司來說,來工作一年就很值錢,出去後薪水是兩倍起跳。」吳世雄說。
「阿里巴巴僅僅是金融門口的一個野蠻人而已,身後還跟著一群虎視單單的野蠻人。」宏源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易歡歡給了這群業者這樣的形容詞。這些野蠻人一類是網路公司的跨界者,如Google、eBay、Amazon、阿里巴巴與騰訊等,這些企業掌握上億用戶,擁有大量的海量資料,因此可以藉此進入金融業滿足用戶的金融需求,另一類則是大量的新創企業,如P2P網路貸款公司Lending Club、Prosper、群眾募資Kickstarter與比特幣(Bitcoin)等,從現有金融業的弱點切入,以網路開放、創新、分享的創新思維衝撞傳統金融業。
重新定義客戶關係
在本質上,銀行是個代做交易的事業──取、存、兌現支票、貸款等。把上述業務再加上安全地保管存戶的錢,並賺取合理的利益,這大概就是銀行維持生計的主要方法,而客戶的要求也大致離不開這個範圍。但科技賦予金融服務顧客新的選擇權力,而銀行受到這些新權力推動,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進行轉型。
過去以轉帳中介交易為主、等顧客自己上門來的銀行產業,現在必須大躍進,並轉變為重視銷售和行銷的文化。現在銀行存在的意義,全視能在顧客關係上創造多少附加價值而定。要做好這件事,必須能夠掌握個別顧客的利益,去取得、分析、整合,並利用與每位顧客利益有關的資訊。這些相關的資訊,亦需從顧客處得知。因此,當前金融業最需要轉換的思維是,將關注的焦點從「貨幣」轉向「資訊」層面。
Kickstarter企圖衝撞過去由創投與證券業者主導的證券市場。「過去公司的價值是由天使或創投等有錢人做決定,但群眾募資的興起,轉變成交由市場、群眾智慧去決定。」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說。
P2P網路貸款如Lending Club,讓被銀行拒絕的貸款族群,有機會透過平台媒合拿到資金,衝撞由傳統銀行把持的存貸款業務。比特幣衝撞性更高,不僅衝撞金融業,更想衝撞政府的貨幣掌控權。「比特幣去除中央銀行的控制,是一種直接民權,只是表現在貨幣體系上而已。」中國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董瑞斌強調。
大數據在這場衝撞賽中非常重要。以阿里巴巴來說,「透過長期經營支付寶,擁有數億名商家與會員的交易『數據』,知道誰在付款?買什麼?誰交易量大?哪些人的信用很好?」玉山銀行個人金融處事業執行長陳嘉鐘觀察,大數據讓阿里巴巴允許某些人可以38天後才付款,搶奪銀行「信用卡」業務;而阿里巴巴再根據數據,判斷是不是可以貸款給小商家,搶奪銀行「微型貸款」業務。現在又推出餘額寶貨幣基金,搶奪「財富管理」業務。「對用戶行為的掌握,正是網路公司進入金融領域的優勢。例如微信的過年紅包活動,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參與,這就是基於對網路使用者的行為深度了解,才可設計出來的活動。」黃紹麟說。
對於這些勇敢的跨界者來說,如何做好風險控管與資金監理是最大挑戰。中國央行最近開始插手進行監管,目前暫停了擬信用卡和QR Code支付業務。「QR Code支付還存有一些漏洞,我們肯定這些業者的創新,但便利和安全兩者都要同時兼顧。」MasterCard萬事達卡台灣區總經理陳懿文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