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務員才是鐵飯碗?但又不甘心開始工作只為退休?
進上市櫃的大公司才能擁有百萬年薪?可是自己當老闆才是從幫人賺到自己賺?
許多人在該上班還是開除老闆、搞創業的兩難中迷惘;多數人創業的問題百百種,大嘆成功的模式無法模仿複製;更多上班族的困難是,不敢踏出離開辦公室框框的第一步。
為此,TEDxTaipei 創辦人許毓仁提出,「今天我們談創業,其實不是指每個人都應該去創業,或是只有乖乖上班與冒險創業2種選項,而是,每個人就算不創業,也應該要有創業家的精神和態度。」
什麼是創業家的精神?彼得‧杜拉克曾說:「創業精神是一種行為,而非人格特質;他們藉著創新,把改變看做是開創另一事業或服務的大好機會。」
許毓仁則解釋,創業家精神是︰能夠自己解決問題,能夠創造新的可能性,甚至可以發明工作,「我認為未來的人最重要的3種能力是︰1.學會開創;2.建立社群;3.接受失敗,這3項能力正好可以套用在任何領域的創業,而開創是最重要的一點。」
學會開創:自己發明工作的世代來了!
一般人對於工作的定義多半是,學校畢業後,在人力銀行平台上打開履歷、投遞履歷,接著等待面試、等待通知、等待上班;然後當你錄取了,工作就是︰完成老闆交代的事情,等著年終考績領獎金、等著每年被決定該加薪3百還是5百。
但是,你曾經思考過,如果離開現在的職場,你還能不能過得更好?你想像過如果有一天被開除了還能不能活下來嗎?或者,你有沒有夢想過,自己創造一份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許毓仁表示,多數人對於創業這件事,詢問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離開現在的職場,我會不會餓死?我該怎麼說服我的父母親、怎麼面對朋友和另一半?他舉自己的經驗為例,從小在夜市裡長大,父母就是最好的創業家;當兵前到中南美洲,跟著古巴革命家切.格拉瓦(Che Guevara)的足跡行腳半年;退伍後流浪到美國舊金山,和朋友開始創辦網路公司,一路從2、3人的小公司成長到60人;幾年後回到亞洲,先後經歷了上海、台灣不同的職場環境,還曾在Nike公司擔任教育訓練專員;2009年辭去工作,創辦TEDxTaipei,投入非營利組織至今;2014年,又和朋友另外創辦MakerbarTaipei,開始關注3D列印產業。
許毓仁指出,現在這個世界的工作樣貌多到令人難以想像,傳統的工作軌跡真的不是唯一選擇,「多數的上班族可能不知道,離開工作職場這件事情其實沒有那麼可怕,真的不會死!即便可能失敗,但是你最終會活出更適合自己的樣子。當你不斷開創、突破、再重建,以創業家精神實踐『自己發明工作』這件事,就沒有人可以幫你定義工作『應該』是什麼樣。」他也提醒,對於創業有想法的人,應該越早行動越好,因為,大部分繼續留在公司工作的人,待得越久機會成本就越大,尤其當升遷到一個地步,會漸漸失去對於新事物的好奇心,就更不想要離開了。
別等老闆告訴你要做什麼
「然而,就如同我一開始所說,我不是建議每個人都應該開除老闆跑去創業,而是每一個在公司上班的人,都要有創業家的精神。」許毓仁強調,每個人都不應該把現有職場當養老的地方,而是把這份工作當成開展下一份工作的可能性場域,並且,別只等老闆告訴你該做什麼。
例如,一位負責管理社群的員工,如果只是等待老闆告訴他,應該在臉書上張貼訊息、應該辦活動吸引更多粉絲,他只是完成任務的機器人,「這也是大部份的人從這個工作換到下一個工作時,只是從3萬變成3萬3的原因。」許毓仁犀利的指出,「我的意思是說,假設老天給你一杯『檸檬汁』,不要只覺得︰好酸!你可以去找『糖』把它調得甜一點,或者你可以找到喜歡檸檬汁的朋友,願意幫你一起喝,我覺得這是所有上班族應該要有的心態。若等著老闆叫你做什麼才行動,最後會失去競爭力,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真正懂得開創工作價值的員工,會主動提出創意、告訴老闆「目前可以做些什麼、想要做些什麼」,更甚者,規劃、描繪未來的執行策略。
「就像創辦TEDxTaipei 時,我跟所有同事說,我不幫每個人設KPI,你的KPI就是你把自己做到最好,然後告訴我︰你要做什麼?當你主動把該做的事情做好,然後告訴你的老闆你還可以做些什麼,可以創造一些什麼,你就是職場裡的創業家。」許毓仁表示,具備創業家精神的人,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該做什麼、懂得自我管理,並對工作的願景超乎一般人的渴望,「那是一種捨我其誰、非做不可的特質,要有很強烈的意念,強烈到必須用創業告訴大家︰你想要做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