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太陽花學運凸顯台灣經濟環境讓年輕人產生被剝奪感與失落感,反應台灣經濟已走到了瓶頸,不僅過去讓台灣引以為傲的產業正面臨龐大的國際競爭,缺乏新興產業也讓年輕人的薪資長期走跌。若深究何以走至此步,台灣無法產生類似Google、Facebook等能帶領經濟成長的瞪羚企業乃是主因之一。
瞪羚企業 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瞪羚企業意指在高科技領域已跨越創業死亡之谷,而進入快速成長階段的企業。矽谷之所以用瞪羚企業表彰這些高科技產業領域的新創事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這些企業具有與瞪羚類似的特徵,也就是公司規模不大(體型嬌小),但公司成長速度快(跑得快)、創新活躍(快速應變)、可跳躍式發展(跳得高),如同瞪羚能跑、擅跳、快速應變,並以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速度成長。微軟、蘋果、Google、Yahoo!、eBay、Facebook等,過去都是典型以智財為本的瞪羚企業。
如今,身為瞪羚企業的前輩,他們更慧眼識英雄。例如:Google以5千萬美元收購瀕臨破產的Android Inc.,締造今日的安卓系統王國,現在更積極以高價快速併購機器人、無人駕駛飛機、智慧家庭等新創公司,以掌握這些新興產業。
相反的,台灣創投業卻是萎靡不振、每況愈下,已經無法再創昔日光芒。國內創投投資總件數,不但從10餘年前每年動輒破千件,到如今不到百件,總投資金額也頻創歷史新低。根據報導,全台上市高科技公司中,超過50%曾在創立早期,接受過國內創投的資金挹注,也締造台灣的竹科奇蹟;在90年代,台灣創投業更曾創下全球募集金額和投資金額前3名的紀錄。然而,創業不振與缺乏瞪羚企業,使得台灣創投業投資持續萎縮,從2000年的125億元,到2011年僅剩9.3億元,件數也從687件掉到57件。
此外,若比較國內外年輕人的創業熱誠與創業目標,則可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國外年輕人創業往往以智財為本,並以具有創新科技與高成長動能為主的瞪羚企業為目標,由於這種企業能積極運用智財實現創意,不但吸引大量的創投基金投入,更可以迅速成長或被收購。相對的,許多台灣年輕人的創業目標,則往往只是以開民宿、餐廳、咖啡館或工作室為主。雖然這種創業形態可以實現年輕人的夢想,卻難以吸引創投基金的投入,當然也很難開創新產業或是帶領產業向前快速發展。
政策性鼓勵 大陸創業10 年有成
除了美國矽谷,中國大陸在開創瞪羚型企業方面,也明顯地跑得比台灣更快且更具彈性。
中國大陸為解決科技型中小微型企業融資難題,大力推動瞪羚企業的成立與發展,例如:大陸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實施「瞪羚計畫」10年來,由於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拓展融資管道,使得大陸瞪羚企業快速發展。根據統計,僅在中關村示範區內已有3,295家瞪羚企業,其在2012年的總收入高達2750.5億元人民幣,為2003年的3.77倍,年平均成長率高達15.90%;而這些瞪羚企業在2012年的獲利更高達354.2億元人民幣,為2003年的4.21倍,年平均成長率更達17.32%。在此基礎上,北京更進一步推動天使投資大道與創新創業孵化一條街計畫,以進一步推動北京經濟發展。除了北京之外,其他大陸88個高新區也將重心放在培養瞪羚企業之上。
另外,相對於台灣新創事業雖有智財但融資難的問題,大陸在智財融資貸款方面也有極大的彈性,例如,根據大陸知識產權局統計,2013年大陸金融機構針對專利權質押貸款的金額就高達254億人民幣,較2012年成長80%,這也代表自從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配合大陸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從2008 年推出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試點,並在2010年實施專利權質押登記辦法以來,大陸企業利用專利權質押融資已獲得638億人民幣的融資。
除了專利之外,其他智慧財產權也可以透過質押貸款取得融資,例如,北京軟體和資訊服務交易所也聯合金融機構推出了「軟體貸」、「知產貸」等10餘款金融產品,僅在2013年該所就協助136家企業獲得11.8億元人民幣融資。雖然大陸的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的大幅增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利息補貼與政策誘因,但其效果較台灣的直接獎勵或補助政策,更能產生乘數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