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Data(大資料、巨量資料、海量資料),是近年繼雲端運算後竄起的科技名詞,一時之間以後起新秀之姿,成為業界最火紅的討論話題,其實海量資料產生與雲端運算普遍被運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面對社群網路發達、行動裝置普及、雲端處理快速,有了雲端資料的儲存功能,讓無數的資料得以被保存及搜尋,造就海量資料時代來臨。當大家點閱網站、部落格、新聞、分享影音、上傳照片、發送電子郵件,甚至到便利商店消費,再平常不過的一個動作都可以讓數據輕易的被蒐集(或輕易的蒐集數據),並加以分析,成為預測未來商機的敲門磚,這亦是臉書靠全球使用者所帶來的無限商機,讓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秘密。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顧問協理陳彬芸表示,海量資料並不是這一、兩年才存在,是經過長時間累積,加上近年許多科技媒介的興起、行動網路的普及,帶動了資料量的激升。而海量資料的定義,大多是以三項基本特色3V:巨量 (volume);即時性(velocity)及多樣化(variety)所構成。
據美EMC委託IDC發表之數位世界研究報告預估,全球資料量將急遽攀升,從2013至2020年將以10倍的速度增長,資料總量將從4.4ZB增加至44ZB,而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資料量是由個人產生,約為2.9ZB。
拜科技演進所賜,在沙漠中掏金
海量資料議題之所以廣泛受到業界重視,主要是因為現在企業所能獲取的資料已不再只是傳統文字類型,還包括電郵、照片、影音、通訊紀錄和圖像等,同時,新興媒介如雨後春筍般崛起,資料來源四面八方,除了傳統的人工輸入和系統計算產生的資料外,還包含網路每日產生的大量資料,這些資料產出的速度遠遠超出現行人工和傳統資料庫所能處理之能力。
從前技術不純熟的時候,要到沙漠中探勘石油或黃金,對開採者來說成本過高且不符效率,但當技術進步到偵測石油或黃金的效益大於成本時,開採者自然就前仆後繼的前往沙漠尋找藍海;資料分析的本質也相同,從ERP時代開始,資料其實就持續被重視,但當新型態資料及新科技兩個維度碰撞後,過去難以解決或解決成本太高之議題,都有辦法找到答案。
此外,當資訊化走過數十個年頭,許多大型和有歷史的企業也累積出相當龐大的資料量,因此,不論是新增或舊有的資料,企業都希望能透過一些方式或系統工具,在很短的時間內,從這些超大量資料中,分析出有助企業決策的資訊。簡而言之,將龐雜的海量資料轉化為有用的資訊,重點在於「分析」的能力,而「應用」才是彰顯海量資料價值之關鍵。
應用層面Everywhere,案例不勝枚舉
而談到海量資料在行銷上的應用,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會計資訊系副教授周濟群分享,最指標性的莫過於美國連鎖量販超市沃爾瑪(Wal-Mart)的「星期五晚上啤酒與尿布」的銷售案例。
Wal-Mart-尿布加啤酒的互補銷售
這個有趣的應用是Wal-Mart內部系統工程師分析結帳資料時,發現每到周五晚上,啤酒和尿布的銷售量呈現高度正相關,經過追蹤得知,週五晚間許多年輕父親下班後買尿布時,會順手帶回幾手啤酒,為週末開打的球賽轉播做準備,有了這項分析,Wal-Mart刻意將啤酒和尿布擺在一起,銷售量馬上提升三成。這個看似簡單的案例,若非擁有精準的系統,將大量結帳資料做分析,追蹤這些細微的消費習慣,實在很難單靠人力或從賣場巡視中發現,爾後Wal-Mart充分運用Big Data分析,在顧客完成每一筆交易後,記錄下消費需求,做出商品互補性配對,為顧客找出替代性產品。
消費者若有在Wal-Mart的採購習慣,可以從手機接收到一份建議清單,看似毫無關聯卻相當實用的推薦商品,是Wal-Mart分析上萬筆銷售紀錄後,得到的寶貴成果,同時,Wal-Mart會記錄每一筆顧客行為,建置在行動物流系統中,讓全美各分店都能分享Big Data的情報資訊。
Amazon-網購點擊行為之精準預測
這樣的運用難道只有量販超市可行?那你可就太小看海量資料的威力了!有使用過Amazon網路平臺的客戶不難發現其在資料分析上的用心,顧客之前的訂單、商品的搜尋紀錄、曾存放在購物車的商品,甚至使用者在某商品頁面的停留時間,滑鼠的每一次點擊( Click)都是資料分析的元素,Amazon會貼心地將和您瀏覽相同商品的人都買些什麼,精準的展示於網頁中,這項技術也成為向廣告主拉廣告的最佳利器,而廣告主當然樂於掌握精準行銷的威力,這也使得Amazon廣告收入看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