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大陸許多「低調、奢華且有內涵」的隱形富豪來說,「悶聲發大財」的好日子這一次似乎真的要結束了。
5月6日,在巴黎舉行的歐洲年度財長會議上,世界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諾,將自動向其他國家交出外國人帳戶的詳細資料。這是全球打擊逃稅和隱藏不法資產的重大突破,也象徵著瑞士銀行將結束幾百年來堅持的「保護銀行客戶隱私」的做法。
據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表的公報稱,在5月6日的會議上,OECD的34個成員國(包括瑞士)和巴西、中國、新加坡等13個其他國家共同簽署了一份《自動交換資訊與稅收事項宣言》;該宣言規定:簽署國家必須收集本國金融機構的全部資訊──包括銀行帳戶資訊、公司的實益擁有權及其他法律結構(如信託)等,並在每年與其他國家自動交換這些資料。
瑞士政府表示,宣言的簽署顯示了瑞士打擊逃稅行為和稅務欺詐的決心。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瑞士銀行總共管理著2.2兆美元的離岸資產,占據全世界個人財富總值的三分之一。
瑞士銀行:只為保密不做幫凶
在歷史上,堪稱「瑞士國寶」的《銀行保密法》既造就了瑞士的金融振興,也曾因「為獨裁者保密」讓瑞士遭受指責。而在當今,該《保密法》也為外國人逃稅和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了便利,因此一直承受著來自各方的巨大壓力。
對瑞士銀行保密制度的起因,源於17世紀大量受迫害的新教徒從歐洲各國逃到日內瓦。為保護他們帶來的大量錢財,瑞士銀行家們開始建立保密制度。而最終制定該法令是由於二戰期間,德國納粹頭目希特勒強迫德國公民將其在瑞士銀行中的存款轉入德國銀行,使得眾多瑞士銀行幾乎出現擠兌風潮。
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這類鉅額存款流失事件,瑞士政府於1934年制訂了《銀行保密法》,規定所有金融從業者未經存款人的同意,均不得洩露任何與其業務有關的資料,否則將面臨最低6個月到5年的監禁,以及最高5萬瑞士法郎的罰款。
而對於存款人來說,無論國籍,任何人都可以在瑞士的銀行開設帳戶。存款人的姓名只在開戶時出現一次,以後永久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長串的數字帳戶名稱。在通常情況下,瑞士銀行會拒絕外國政府要求查看該國公民是否在此藏匿財富的要求。
二戰結束後,《保密法》最初的功用已不復存在,而在此後的幾十年中,因其對客戶隱私的絕對保密吸引了全球大量的客戶和豐厚的回報。但與此同時,瑞士銀行也成為外國人逃稅的「黑金中心」,並長期為諸多獨裁國家領導人保管財富,例如突尼西亞前總統本‧阿里、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利比亞前總統格達費與伊拉克前總統海珊等人,都被媒體曝光並證實在瑞士銀行存有大量資金;「911」之後美國政府也指責瑞士銀行藏有恐怖分子的資金。
正因為如此,瑞士銀行的《保密法》一直備受各界指責,也推動瑞士政府最終簽署了上述《宣言》,標誌著瑞士銀行業在繼續保護客戶隱私的同時,不再成為逃稅、黑金以及獨裁者的「幫凶」。
貪官外逃資金恐難公布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5月6日《自動交換資訊與稅收事項宣言》的簽署,中國大陸富豪的隱密資產可能會大面積曝光,許多隱形富豪將浮出檯面,或將徹底改變中國大陸富豪在《富比士》榜單上的排名。
據中共中紀委2013年1月發出的通報稱,中國非法外流的資金,連年激增。2011年,達6,000億美元;2012年,達1兆美元;2013年,即將達到1.5兆美元,占據國民生產總值(GDP)的20%。外界普遍猜測,這些非法流出的資金中,有相當一部分流向了視保密為「最高原則」的瑞士銀行。
在此次簽署《宣言》的國家中,也包括中國大陸,這也讓大陸民眾充滿了期待,在瑞士銀行即將公布的2.2兆美元的帳號中,有多少會是大陸貪官的存款呢?
事實上,瑞士這次承諾與相關國家進行銀行帳戶資訊交換,暫時還限於稅務考量。也就是說,在瑞士銀行面對的「協助洗錢及存放黑金」、「為獨裁者保護財富」、「協助外國人逃稅」等諸多國際社會的指責中,「協助外國人逃稅」是迫使瑞士政府簽署《宣言》的主要原因。
世界銀行2012年發布的報告稱,發展中國家非法留出的資金除了商業逃稅外,更大一部分是官員非法攜帶資金出境──即貪官用合法的方式在瑞士銀行等「黑金天堂」私設帳戶存放黑金。例如日本《朝日新聞》2011年曝光的薄熙來家族在海外有60億美元存款等。這些可能涉及非法的資金不屬於「逃稅」的種類,是否會被瑞士銀行公布,將取決於北京政府的態度。
可以預見,在未來全球資訊互通的大背景下,以前利用「避稅天堂」來掩護的非法外流資金,無論是偷稅或其他黑金,最終都會因在互聯網上留下蛛絲馬跡而難以藏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