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尿小童有一頭捲曲的頭髮呢。」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一直記得這件事,有股想要摸摸他的衝動。然後我對這個城市有了新的體悟:柔軟、不協調的,以及有趣,讓人想微笑的那種。
「先生,請問你住在哪裡?」 「我住在星星。」這樣回答的話,我不就是小王子了嗎?
趕著光的人
時間:上午11點
地點:大廣場
「大廣場驚人的漂亮 !」一踏進廣場就目瞪口呆,這裡是布魯塞爾最知名的景點。
從國王之家的背後鑽出來,迎面而來就是市政廳拔高九十公尺的尖塔頂著藍天還有雲朵,方才在巷弄中幽暗曲折的感受忽然就不見了,豁然開朗,就好似小巷裡的光全部都集中到這裡來似的明亮。
我突然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趕著光的人,把那些晶亮的閃光全給帶到了廣場上來;也就像那些沒有章法規則的巷道,無論再如何彎繞曲折,最後都會指向這個廣場一樣。
一種光線恣意落在空曠土地上的感受。
市政廳有著哥德式特有的尖塔以及細微精緻的構造,不變的是它們全部都直指向天,一種對上帝致敬的方式。我並不特別偏好哥德式的建築,總認為它們帶了點「神經質」的氣質,像是一不小心就會碎裂的物品;我喜好巴洛克或洛可可的建築多一點,那某種程度帶著享樂主義的建築。或許吸引我的是這一點也說不一定。
大廣場完全符合我對廣場的期待:空曠、優美。唯一允許可以擺放在廣場上面的物品就是:遊客。再不然可能還會有的,就是等待幫人做畫的街頭畫家,或是販售比其它地方昂貴的紀念品攤販,而廣場則圍繞著咖啡館或是餐廳,大多也會是同等的貴⋯⋯但能擺在廣場上的東西就是僅此而已,沒有更多。
至今我仍然對於巴黎市裡「廣場」不像「廣場」,比較像是某種要道交會處一事耿耿於懷,那種帶點驚訝參雜憤怒的醒悟。
長一百一十公尺、寬七十公尺的大廣場,面積剛好適中,不會大的讓人感覺疏遠,但也不至於小的登不上檯面。走到廣場中央,這時候廣場上的攤販才正準備作生意,觀光客也還不是太多,可是無論如何、不管我走到哪個角落,還是無法把廣場全部放進眼睛裡,最後只得放棄。想要看清楚四面,你只能旋轉自己,別無他法。
廣場上寬敞無比,只有幾個販售畫作的攤販。
相較於不甚準確的地圖,手上的導覽書倒是貼心地畫了大廣場平面示意圖,在每棟房舍上編號讓讀者可以一一對照著閱讀。其中包含我看過最有趣的介紹之一:「20-21(Le Cerf and Joseph),這三棟建築屬於私人財產,因此市政府歷史記載中並無詳細資料。」這真的是我見過有幫助卻也沒有幫助的資訊介紹文之一了。就某方面而言,它的確是提供了某種程度的解答,但卻派不上用場。
大廣場上大部分建築都大有來頭,可以想像,能夠把房子蓋在這裡的多是達官顯要,而除了最顯眼的市政廳與現在已成為「市立博物館」的國王之家以外,每棟房子也都有其來歷背景。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建築也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頭盔樓、孔雀樓、小狐狸樓,裡頭還有一棟叫作袋子樓,當然其中還包含了富有詩意的名字:「星星」或「天使」。
「先生,請問你住在哪裡?」「我住在星星。」這樣回答的話,我不就是小王子了嗎?
這裡每一棟房子都有個華麗的裝飾,雕刻精細的石像或是鍍金的裝飾品,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動人的光芒。我依著旅遊手冊一一對照說明邊尋找相對應的樓房,即便還沒有仔細觀賞,就已經花去了不少的時間,這是一種讓人眼花撩亂的體驗。午後的陽光剛好,空氣也散發著一種暖和的味道,閃閃發光的房子把藍色的天空襯托的更加鮮豔,感覺如此美好,有種希望時間靜止的感受。
這樣帶點灰黃色調的畫面,多多少少總讓我有「記憶閃爍」的溫暖感。感覺就像是腦子裡面有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紙盒子,裝載著片段的回憶,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慢慢增加⋯⋯它們一直靜靜的杵在那裡,等著哪天、在某個對的時刻被翻閱出來。現在就有點像那個時候,一個記憶的小盒子被打開了。
比利時給我的就是像這樣感受的國家。
忽然又瞥見另一欄有趣的簡介文:「38-39(Sainte-Barbe et L'Ane),兩棟傳統的建築。」「什麼?就這樣?」我發出疑惑的同時也笑了出來。
廣場一角某個音樂家架起了大提琴,隨即悠揚的樂符便飄散在空氣之中,在流動的人潮中穿梭著,像是自由的風一般⋯⋯然後我持續目不轉睛的望著面前成排閃耀光芒的建築,捨不得別開眼,讓它們佔滿我的視線,配合著優美的樂章。
廣場旁還有成排的露天餐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