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打破22K魔咒 青年創業潮再起

文/王怡棻    

每年的畢業季、社會新鮮人步出校園,總為找不到工作煩惱,要不要屈就22K?不斷在心中掙扎。去年8月,《遠見》曾以〈台灣憑什麼再贏〉為題,報導年輕人「創新有餘,創業不足」,檢討台灣年輕人雖積極參與創業競賽,但實際創業者卻占少數,許多創新構想付諸流水,無法創造經濟價值。在台灣產、官、學界近一年的努力下,一股年輕人的創業新風潮,已經悄悄再起。看這群青創新世代,如何利用無窮的創意,帶給人們生活上的便利,也扭轉自己的人生。

舞台燈光一亮起,一個個年輕團隊輪番走上台,對著台下上千位觀眾,分享自己公司的產品、服務及商業模式。只見每個人在短短的10分鐘之內卯足全力,因為很可能未來的天使投資人就坐在台下。

這是台大創聯會舉辦的第三屆新創團隊NTU Start-Up Day現場。「今年成效非常好!現場來了40多家創投,最後募資2000萬元,相當不錯!」一手推動台大創聯會的台大學術副校長陳良基欣慰地笑說,去年各界還在擔心台灣似乎失去了創業動能,沒想到今年卻看到創業風氣漸成氣候。

六大關鍵推手 帶動青年創業熱潮

不只在學校,民間的創業能量也在啟動中。根據青輔會統計,參加創業課程的學員中,30歲以下由去年的15.7%躍升至22.7%。全球創業觀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簡稱GEM)調查,台灣18~34歲有創業意願的人高達49.8%。而人力仲介業者藝珂人事顧問公司針對15~18歲的「Z世代」調查,更發現想「自己當老闆」的年輕人高達64%,遠高於日本的39%。

去年8月《遠見》曾以〈台灣憑什麼再贏〉為題,大篇幅報導年輕人「創新有餘,創業不足」,檢討台灣年輕人雖然積極參與創業競賽,但實際創業者卻只占少數,以致許多創新構想付諸流水,無法創造更大經濟價值。

報導出版後,受到各界廣大迴響,包括產、官、學界都開始正視這項問題,並大動作推出解決方案。加上新創團隊迭有優秀表現,在多重力量匯聚下,不到一年,台灣年輕人的創業風潮再度炒熱,成為各界關注焦點。究竟是哪些推手,促成了年輕人的這波新創事業熱潮?



青創推手1〉

成功案例鼓舞 扭轉社會氛圍

「這一年來,幾個新創企業被成功收購,是這波青年創業熱的重要推力!」多年投入台灣新創事業育成輔導的AppWorks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詹益鑑觀察。過去社會主流價值偏好在大企業工作,而創業往往意味著要熬十幾年,才有可能苦盡甘來。

然而,一年來幾個喧騰一時的併購案,已打破迷思。例如,去年12月,通訊軟體LINE的母公司NAVER,以台幣5.29億元併購成立僅一年半的電話過濾App公司Gogolook;去年8月,美國上市公司Proofpoint以台幣7.5億元買下台灣資安公司阿碼科技;去年6月,遠傳投資台幣1億元入股時間軸科技,其創辦人葉建漢是從18歲就開始創業的連續創業家。「併購是一個大訊號——創業不用走到上市,在過程中就能收割果實,」詹益鑑分析。

此外,由七年級生成立的美食分享平台愛評網、食譜分享網站愛料理(iCook)、線上餐廳訂位網站EZTABLE,也得到CyberAgent Ventures等國際創投投資,讓愈來愈多台灣年輕人深信創業不但是件很「酷」的事,而且很有「前」(錢)景。「媒體對創業成功故事的大幅報導,促成了人們新的想法,」噗浪創辦人雲惟彬也認同。

2011年成立App開發商「歐酷網路」的劉于遜,在台大舉辦的聯合招募會上設攤,短短一個下午就收到百來份履歷,遠超越預期。「整個社會大環境轉變,對新創事業幫助很大!」他不諱言。

青創推手2〉

創業列政策 13部會資源挹注

另一個激起青年創業熱的關鍵,在於政府把促進民間創業當成施政重要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不僅用創業救失業,還希冀創新創業能為台灣帶來新的成長契機。

「從去年10月,為促進創業動起來的部會,多達13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任祕書何晉滄扳起手指數說,從經濟部、科技部、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到國發會、金管會、勞動部,乃至農委會、原民會、客委會等,都端出創業輔導計畫,或是投資融資、創新研發的相關方案。

把這13部會彙整起來的,是今年3月核定,但去年10月就開始籌劃、預算達台幣27億元的「青年創業專案」。主事的政務委員馮燕更是拉著各部會往前衝的靈魂人物。「馮政委不愧是社運出身,真的很有熱情!」何晉滄透露,從專案開始相關部會就三不五時召集開會,今年2月更舉辦為期2天的「科長共識營」,集合13部會50~60位科長凝聚共識。至今仍每2個月開會,會報49個計畫進度,「盯非常緊」。

對年輕人而言,最有幫助的莫過於資金來源變多,如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rom IP To IPO,簡稱FITI)、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畫」等,都能幫助創業青年籌集第一桶金。例如,今年創立聽損檢測網站「聽力雲」的26歲廖玄同,即申請了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的補助,也與團隊一起參加各種創業競賽拿獎金。「要不是這一年社會出現這麼多創業資源,我可能不會那麼早決定跳出來創業,」物理系畢業、曾在助聽器公司工作一年的廖玄同說。

青創推手3〉

共同工作空間 推動創業交流

看到創業者需求,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也是改善台灣創業環境不容忽視的助力。共同工作空間的概念來自美國舊金山,它能讓創業家避免在家工作分心,提供辦公空間,讓創業社群在此交流,建立人脈、激盪火花。在收費上也很有彈性,降低了創業者負擔。

「去年以來,共同工作空間增加很多,現在台灣北、中、南都有!」曾與多個共同工作空間負責人交流的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主任何偉光說。例如,在台北有去年10月、由年代集團創辦人邱復生的女兒邱于芸,所創辦的「卡市達創業加油站」、台中有占地200坪的「Hands Up創業育成中心」、高雄有鄰近捷運站的Dakuo 數位內容創意中心。

每個共同工作空間經營方式不盡相同,有的是以「桌」計費、長期月租,有的是以辦活動營利,有的則是要創業家與經營空間的創投簽合作協議,有的則非營利。比方去年10月啟動,目前進入第三期的NTU Garage(台大車庫)就有明顯的非營利色彩。進駐的團隊不但不用支付一毛租金,還能與業師交流、參加相關課程、享受學校資源。

25歲、台大化工所畢業的陳佾涵,是建立台大共享單車系統「拾玖團隊」的創辦人。戴眼鏡、身材高挑的她直率表示,在NTU Garage工作不但省錢,更重要是還能和其他新創團隊交流。

另一個去年蓬勃發展、對創業者有顯著效益的則是自造者空間——數位製造實驗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簡稱FabLab)。在FabLab,有包括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CNC電腦銑床等多種數位製造設備,會員有構想就能用這些工具,做出第一版的樣品,測試市場反應,省去昂貴的開模費,創業門檻因此降低。

「雖然還未走到創業,但把創意化為產品,就是開啟可能的第一步,」DOIT共創公域推動者、資策會顧問劉宥彤觀察表示,從去年第一個FabLab Taipei成立,目前台灣這種空間超過10個,其中不乏把產品商業化、成立公司銷售的案例。

青創推手4〉

知名大廠參與 把創意變商品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轉變,就是連企業也加入。例如,電子大廠鴻海成立創業服務平台Kick2Real、104人力銀行有「夢想搖籃」募資計畫,遊戲廠商樂陞等則在推台灣版的「車庫咖啡」。「這些企業跳進來,是因為世界變化太快,必須要從外界汲取新想法,才跟得上時代腳步,」TMI 台灣創意工場合伙人執行長王仁中分析。

例如,鴻海建立Kick2Real創業服務平台,是為了幫助自己從硬體代工的領域轉型,協助創業家把構想做出原型,確實能夠幫助他們打開新事業的大門。

樂陞、昱泉、華義、遊戲橘子、網銀五家遊戲廠商、共同出資成立,預計今年6月啟用的「創夢市集」,則是仿效北京車庫咖啡,藉由提供空間、創業資源、媒合與交流機會等,協助創新想法變成實際商品。

「台灣得很多發明獎,但比完後都不見了,」樂陞董事長許金龍表示,希望成為行動軟體領域創新與創業間的橋樑,讓有想法的年輕人都有創業的機會。不同於鴻海與樂陞的模式,有大量會員資源的104人力銀行,則是透過企業網站為年輕人的新創事業籌募資金,同時也甄選國內優秀新創團隊,送到美國矽谷參訪,與500 Startups、天使投資人交流學習。

今年雀屏中選至矽谷參訪的球隊數據記錄服務公司Credarp,歷史系畢業的共同創辦人胡秩瑋年僅24歲。他不諱言創業之初,只是覺得球隊數據記錄分析有其市場需求,然而在獲選為代表團隊,開始要長篇大論詳述公司的獲利模式、前景等,才驀然發現一開始「什麼都沒想清楚」。幸好藉此機會重新思考、甚至修正公司方向。

青創推手5〉

股權募資鬆綁 改善創業環境

最後一項新創團隊比較少注意,但卻有決定性影響的,則是股權募資限制的鬆綁。「過去初創企業在募資有三大障礙,現在去了兩個,還有一個正在努力,」長年為改善新創投資環境奔走,笑稱自己是「周處除三害」的創業投資公會祕書長蘇拾忠說。

第一害是技術股必須課稅,讓創業家還沒賺錢就得繳大筆稅金。這項「殺雞取卵」的規定,在不分區立委李貴敏奔走下,已在今年4月以「中小企業技術入股修正草案」初審通過,未來可望在股票出售轉讓時才課稅,讓費用合理化。

第二害是台灣創投不投初創事業,創業家難覓資金。「去年1月興櫃市場交易方式,意外把創投『逼』往初創事業投資,」蘇拾忠表示,因為交易規定由「等量等價」改為採記「報價高、數量低者」成交,這制度讓興櫃板由冷凍庫變大熱門,股價飆升壓縮創投獲利空間,因此創投不得不往初創事業找機會。

因此,創投公會在今年舉辦的新創事業媒合會大爆冷門,原本預期來五、六家創投到場,沒想到竟來了26家。最後一害則是股票面額的規定。「取消面額將對創業募資產生革命性改變,」蘇拾忠直率表示,國外有許多天使投資人,就是因為能以低價格進行大範圍的投資,雖然風險高,但成功就能有百倍收益。而國內在面額限制下,獲利有限,自然沒有創投願意冒風險。誰說創業風氣難恢復?只要方法對、有機會,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一樣躍躍欲試!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9112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遠見一年期掛號郵資 240 240  
遠見雜誌一年12期新訂 (此方案08/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080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遠見雜誌一年12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8/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208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