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矚目的12年國教,終於在今年上路,但比序方法與志願序扣分制度,讓升學體制更混亂,有人高分低就,甚至申請不到學校,引起不小反彈。真正理想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們「全身穿便服」,依照自己的性向喜好,穿出獨特風格,但台灣的年輕人卻總是受限於傳統教育觀念,反而阻礙了生涯發展。
常態教育並非不可行,但也能有不同選擇。打破傳統升學思惟,自學可以很快樂;跳出舒適圈磨練,人生更有競爭力,年輕世代不該只有悲情,多元嘗試、勇敢逐夢,絕對能迎向光明未來。
12年國教今年第一屆上路,紛爭不斷,比序方法與志願序扣分制度,搞亂了整個升學體制,不少人高分低就或申請不到學校,哀鴻遍野,家長出來抗議。但在主流之外,台灣也有部分年輕人,早已跳脫傳統升學思惟,勇敢跳出舒適圈,走自己的路。事實上,真正理想的教育應該是「全身穿便服」,讓每個孩子依照自己的性向喜好,穿出自己的風格。
一般而言,學生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擅長念書的(學科),一是擅長手作的(技藝),但最多的是夾在中間。廣設大學的結果,造成中間群組大肆膨脹,因為找不到擅長領域,容易高不成、低不就。也使台灣學用落差情形嚴重,人才供需失衡。
教改20年,卻還是考試、教科書!
年輕人學非所用 進入社會無所適從
台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王秀槐,拿高等教育資料庫針對大一新生所做的調查,發現大一新生當中,有1/3認為選擇的系所不符合期望,並有1/4的學生想轉系。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指出,許多學生都學非所用!同時擔任台大應力研究所教授的王立昇,拿出勞委會就業資料庫分析,在資工系所領域,市場提供適合新鮮人的工作中,工程師、高階技術工程師約占三成,操作、技術員為七成,然而,每年從學校畢業的學生中,實際分布數字剛好顛倒,為7:3。「表示資工系畢業生有四成的人找不到適才適所的工作,」王立昇推估。
服務業也有同樣情形,王立昇表示,學生畢業當年,適合從事的專業人員及助理專業人員(需要大學學歷的),占服務業工作的四成,然而年輕人讀大學的比例為七成。「表示服務業相關畢業生有三成的人找不到適才適所的工作,」王立昇指出。
少數人風光入職場 多數變成窮忙族
孩子太晚探索個人性向、父母太強勢主導孩子學習方向、學校太重視升學率、社會太強調學歷,四大因素造成台灣人才問題的完美風暴。「依附主流但憤怒、盲動的年輕人愈來愈多,集體迷惘,集體找不到方向,」輔大企管系教授胡哲生批評,教育若只剩教科書和考試,等於家庭與學校逼學生只有一條路,沒給其他選擇。
來看年輕人的一個天堂場景和一組地獄數字。天堂場景,學科能力強的名校學生,不管所念科系是不是個人興趣,但在就業市場很吃香。今年6月7日,台大傅鐘旁的鳳凰花盛開,迎風歡送畢業生,一群資工研究所的新科碩士將畢業禮帽往天空拋丟,歡呼慶祝。「我去年就找到工作了,起薪5萬元,」一位男生表示。
地獄數字來自對照組。之一,一窩蜂進熱門行業,卻很多人成為窮忙一族。根據勞委會調查,101年度比92年度,大學加專科的住宿餐飲等科系人數十年內增加一倍,達102%(學校供應量),同期住宿及餐飲從業人數增加120%(市場真正需求量),看似平衡,但薪資只有2萬8529元,排名倒數。
之二,一窩蜂學熱門科系,卻找不到職缺。過去十年間,大學加專科的設計學門畢業人數增加196%,但從業人數只增加39%,平均薪資5萬9406元,薪水看似不低,然而市場胃納量遠低於供應量,顯示有一大批人沒有找到工作。
之三,一窩蜂進大學,捨一技之長,容易「眼高手低」。進高職的學生,目的本來就是學一技之長,但愈來愈多高職畢業生去念大學,97學年度比率為76%,到102學年度升至81%,而且多半是直升,未先就業,對職場沒有實際經歷,念完大學後不少人眼高手低,不願再從事純技藝工作。
不適合念大學的人去念,一方面浪費時間,一方面可能成為企業不需要的人才,雙重浪費。一位南部私立大學動畫遊戲設計系的老師就很感慨,班上八成來自美術設計高職,這些學生美術設計實力沒話說,但許多數理很差,其實不需要、也不適合繼續念大學。例如,遊戲設計需要兩種能力,一是美術;二是程式設計,數理差的很難學程式設計,所以不少學生只具備一半的能力,常常課程修習成果不佳,浪費四年時間及學費。
課本之外,一樣有收穫!
遠離舒適圈 勇敢走自己的路
如何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多位教育專家一致建議,讓孩子從小做多元的探索,多方面嘗試,開發多種興趣,逐一篩選鎖定個人生涯最值得投入的領域,是最好的方法。「小孩是不是會念書的人,小學高年級就差不多可以確定了,」退休小學校長黃宜平觀察數十年發現,適合讀學科、鑽研高等教育的學生,不少在小學四、五年級就可看出跡象。
歐美的教育思惟,強調從小適性發展、分流學習。在瑞士,學生15歲國中畢業後,只有三成繼續升學,七成會先進職場,半工半讀,但隨時可回到學校再攻讀學位。王立昇曾帶自己的孩子到美國學習一陣子,他觀察,在美國,從12歲讓學生能力分級,常態編班,但分組上課,以數學為例,將學生按程度分五級,程度接近的一起上課,學生分別跑班上課,不會有台灣放牛班、資優班的問題。
孩子愈早開始探索 人生方向愈清楚
在德國,則從小一起,老師會觀察小孩興趣性向做筆記,三、四年級就先評估孩子未來是走學術或技藝路線。如果性向明確,小四就開始分流學習,不明確的可以繼續探索。「台灣年輕人太晚自我探索,走得很辛苦,」王立昇鑽研各國學習制度後有感而發。台灣教改20年了,仍困難重重,反映的也是整個社會價值觀仍未調整。但台灣也出現愈來愈多家長,他們很早就讓孩子摸索人生,讓他們走出不一樣的路,也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勇敢挑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其實,在課本以外的學習探索,學的是人生,愈早開始、愈多元,學生性向愈明朗,方向愈清楚。例如26歲的吳建衡,因為到國外比賽電玩、旅行,發現外國對台灣所知甚少,興起裝扮三太子,在街頭表演、宣傳台灣的想法,從印度開始,表演影片得到正面迴響後,他繼續募款去更多地方表演,至今已去過77個國家。
問他以後要做什麼?「沒有決定,」這些奇特的經歷雖然目前還看不出什麼「用途」,但吳建衡所看見的世界數倍於同齡的年輕人,心中有很多的線索,談吐中流露出自信與大氣。年輕人在多方嘗試後如果找到所愛,願意勇敢做自己、努力追求,不受限於社會主流觀點,通常就可以自選人生的色彩。
田定豐,前EMI種子音樂總經理、豐文創共同投資人,是許多知名藝人的幕後推手,小學四年級就想要做音樂人、國中開始寫樂評,因為家貧就讀大安高工機械科,但喜歡音樂的他,想盡辦法接近音樂行業,從攝影助理做起,沒有相關背景,就以每天工作16個小時的努力彌補。
「如果你有夢想,低薪、吃苦都沒關係,因為你知道會往夢想靠近,」田定豐以過來人身分給年輕人的建議是:離開舒適圈,走自己的路,不要怕挫折,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為何做現在正在做的事。
目前台灣年輕世代的苦惱、人才錯置的問題嚴重,要打破惡性循環,必須有更多人勇敢離開舒適圈、離開安全的路,多元嘗試,早一點找到自己的夢想。如果以為大家都走的路最舒適、最安全、最好,那才是最危險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