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階段、不同面貌的「男人」
男性與女性在幼兒期(十二歲以前),除了有衣著、髮型等裝扮上的區別,大致上並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直到大約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之間,女生的生理期開始後,心理成熟度也會相對發展得比男性快一些。所以,這階段很多女生會認為男生很「幼稚」,甚至成績、口語表達、理解力等,表現得也較男生優異。
青春期又被稱為「人格的暴風雨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期。男性大約從十四歲到十七、八歲左右的這段時間,生理發展快速,尤其身高明顯竄高。
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伴隨心理上的衝擊,在這階段,兩性都有的明顯特徵是:認同危機,除了相當注重同儕、群體的意見外,甚至可能產生迷亂、耽溺、理想主義等情形。
壯年期(二十歲至四十歲)。男性大多開始投入就業市場,在職場與生涯中也開始遭受許多的挫折、打擊或失敗,這是一個相當辛苦的恥辱化、斷裂化的過程,讓他們從幻夢中驚醒,體會到現實帶來的種種懼怕與壓力。此時,同儕關係的重要性也開始退位,他們開始建立多種不同形式的關係:包括工作上的、日常生活的或社團夥伴的關係等等。
只是,由於現代人普遍晚婚,或者不易找到適合的結婚對象,在情感方面就可能發展出獨身、同性戀等不同面貌。無論如何,這階段男性的主要任務大多在於就業、適應社會生活,和試圖建立親密關係。
到了中年期(四十歲至六十五歲),體力漸趨衰退,如果是三十出頭就結婚生子的男性,這時孩子逐漸長大,差不多念國中了,因此經濟壓力增加不少,於是,男性拚命地投入工作,以期改善家庭經濟,但是,規律且熟稔的工作模式,很容易讓這階段的男性進入倦怠期,致使他們想要尋求家庭以外親密關係的刺激,外遇比例也因此升高。
進入到老年期(六十五歲以上),許多男性退休後會不知該做什麼,規劃得好的,就去做志工、義工,或尋找事業第二春;有些則是在家含飴弄孫。但也有人因年輕時身體疏於保養,初入這階段便開始百病齊發。
認同危機,帶來心理上的變動與衝擊
綜觀男性一生的面貌,我認為,心理衝擊與變動最大的階段,還是在青春期。
這階段的兩性,都會面臨到認同上的困惑與混淆:我是誰?我為什麼來到這世界?我到這世界究竟是要成就什麼?將來要變成什麼樣的狀態?若能安排、發展得當,才能安全度過,成為一位理性、成熟而完整的人。
不過,青春期的男性在尋求認同時很容易陷入一種矛盾,在女性主義裡有個關鍵詞misogyny,譯為中文便是「恨女人」或「怕女人」。
全世界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由女人帶大的,從這點來看,女性的成長經驗會是連續的、不間斷的;相較之下,男性就不同了,也因此,他們在青春期會出現一個相當恥辱化的斷裂,就是無法認同「媽媽」;也就是在青春期尋求自我認同的過程中,會排斥與異性(女性)相像,而「媽媽」就代表著所有女人。認同媽媽的,就會被他人視為是娘娘腔、長不大的媽寶、咬奶嘴……。可是,焦慮的他們卻又找不到其他可以認同的對象,因為家庭的另外角色(爸爸)很少在家裡出現。
所以,對這階段的男孩來說,「同儕」成為最重要的依附對象。他們可能和要好的死黨、同學或球友,產生良好的互動關係;又或者受到他們的影響,一起去飆車、抽菸喝酒、吸食安非他命……;甚至有人在同儕群體中被排擠或霸凌,演變為暴力傾向,或者有自虐傾向等。
舉個例子來說,「輪姦」是非常特殊的性犯罪。學者對於輪姦的調查,最有力的解釋是兩個因素,一是情境因素:輪姦大多是非預謀,臨時起意犯下的。第二個因素則是來自於「同儕壓力」,同儕好友都做了,要我也做,如果我不做,他們便會與我交惡,於是,我只好也強暴這個人了。
這非常清楚且具體地說明,青春期的男孩,非常在乎好友的看法或想法。因此,這階段同儕的影響,往往可能成為男性一生中,心理上相當大的變動、衝擊或成長。
瘖啞,來自社會的禁錮
男性的「說」與「不說」,一個很根本且重要的原因在於「性別差異」。
你會發現,女孩聚在一起大多是講話、聊天;而男孩在一起,大多是「action!」一聲,便開始打打鬧鬧。這中間最大的差別在於,我們的社會允許女人具有情感、情緒,卻不允許男人有。
當女人被情緒、情感控制了,歇斯底里、誇張地大笑,或者因為愛而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舉動,相對比較容易被接受和被諒解。但是,社會卻反過來不斷地教導、要求男人不能被情緒主導,因為會「失態」。他們不能大哭大鬧或大笑,必須規規矩矩、很「酷」、很冷靜。也因此,女人的生理心理相對比較健康,而男人則是傾向自我壓抑。
求診行為即是一個非常顯著的例子。
在診間裡,你會發現女性大多能非常精確地形容疼痛的部位與感覺:像撕裂、像拉擠、像斷裂……,而男人卻只會說:「痛呀、就痛呀!」女性很容易發現身體的狀況,大多也會立即就醫,告訴自己必須照顧自己、休息一下;男性則不然。因此,無論在哪個年齡層,臺灣女性的求診人數相對都比男性高。常看見的是,女人三天兩頭往醫院跑,這裡癢那裡痛,最後大多沒事,活得健康又長壽;而男人口口聲聲說:「我沒代誌(事)啦!」往往在非得送醫後才發覺已經病入膏肓。
這代表什麼?男性的慣於壓抑或否認,讓他們不容易聽見自己身體在說話,這與善於表達感受的女性恰巧相反。
不能說,只能找別的「出口」
我有個個案曾經這樣敘述:「女人天生就與男人不同,睡同一張床,蓋同一條被子,女人一直覺得冷,要把被子裹緊點;男人卻一直覺得熱,要把被子踢掉。」
無論是事業心、人際關係、口語能力……,男人與女人的差別真的來自先天上的差異?我認為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最大的成因還是在於,社會對於男性與女性,從小便待以不同的教育方式與期望。
好比社會允許女人講話。兩性的相處上,往往看見女人的伶牙俐齒,與男人的不諳辭令。伴侶吵架時也經常看到,在女人重複不斷地碎唸下,男人只能說:「不要再講了!」甚至女人繼續叨唸,男人便大喊:「我要動手了!」女人回應:「打呀,有種你就打呀!」於是,女人遭受暴力相向的劇碼就這樣重複地上演。
壓力不能說、不會說,有些男人便以一種自我陷溺的方式去對抗、消化,像是暴力、酗酒、吸毒、嫖妓、飆車……,並且容易耽溺在一種(或數種)惡習裡,成為他們抵銷與紓解壓力的方法。
社會化影響下,至今還是有許多男人一輩子都不被賦予像女人那樣訓練口才、表達感受的機會;於是,所謂的「不說」,其實也就成了不知道該怎麼說、根本不會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