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紅上了眼尾,舞者蜷身探頸,姿態正似白鳥振翅欲飛,橫越浩蕩的慾望長河。
2009年當《觀》首演於國家戲劇院時,不少人被女舞者「神鳥」的婉約姿態深深打動,在既緩又靜的空間中,一齣神話揭幕,訴說人性深處的罪惡。林麗珍自1995年以《醮》呈現禮敬天地的史詩,2000年以《花神祭》讚頌循環不歇的生命,終至《觀》,完成其「天、地、人」三部曲,圓滿了一次輪迴。《觀》以寓言的方式回溯生死哲學:遙遠的時空裡,一隊鷹族兄弟各居兩個山頭,發誓生生世世守護豐沃的土地,然而鷹弟卻被貪婪的念頭籠罩,拋棄承諾,襲擊兄長,山河因此變色;象徵和平的神鳥從高空劃過,靜靜俯視混濁的塵世。由邪念招至的毀滅是否終能被彌平?經過五年巡演,原班人馬包括飾演神鳥的吳明璟、飾演鷹兄的鄭傑文再次攜手登台,召喚更深層的心靈悸動。
後台,神話的濫觴地
比起五年前的版本,2014年的全新呈獻增加《觸身‧實境》的橋段,於八月在實驗劇場先行登場。《觸身‧實境》乃將《觀》演出前舞者們全套上粧、著裝的過程搬至舞台,讓觀眾彷彿轉身進幕後,看清角色們的誕生。
光亮的燭火搖曳,林麗珍自世界各地、特別在大陸雲南一代蒐羅的古文物依次排開,彩妝、畫筆、苗族百褶裙、中國傳統景泰藍指套,一個個彰顯民族文化的細膩和歷史的重量。收集這些飾品是林麗珍的興趣,也是她為作品注入靈魂的方式。對她而言,舞者從開始紮髮、上粉的那一刻起,便已走進角色生命。長達三個半小時以上的準備時間,是舞者向內探尋的時刻,但看手工細繡的布匹纏繞腰際,就像背上一層瑰麗的殼,放下原有的名字,走向肅靜的地平線。當鷹兄與神鳥面對面站立於象徵巨河的白布兩端,神鳥躬身前移,潸然淚下。「這不是一場表演,這是一個真實的呈現。人一真,美就出現了。」林麗珍說。
更圓融的姿態
無垢舞蹈劇場總排練蔡必珠曾言:「練《無垢》的舞,三到五年才能達到身體的基本要求。十年,才會開花。」從初次首演至今,舞者們已走過熟悉身體徐行、迂緩推胯的階段,這一次從台後到台前,將以更成熟的姿態邁向盛放之路,帶來一場全新的大地祭典。
【林麗珍】
現任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早年被讚譽為「台灣舞蹈界編舞奇才」,2002年榮獲歐洲重量級文化藝術電台ARTE選為世界八大編舞家,並於2005年獲頒國家文藝獎。林麗珍從未師承國外舞派,以台灣文化與自我內心的反觀歷練出「動如不動,不動如動」的舞作氣韻,代表作品包括《月光》、《葬花吟》、《天祭》、《醮》、《花神祭》、《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