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應該怎麼定義?我們訪問了許多頂尖的科學家,他們有各種不同的見解。
「天才」應該怎麼定義?我們訪問了許多頂尖的科學家,他們有各種不同的見解。傳統定義的天才能想出更原創的點子,擁有更精練的技能,或者能夠率先看出新知識的端倪。科學的真知灼見通常伴隨著持續的努力以及有系統的實踐。我們也可以將桂冠頒給跨領域的人才,或者影響人數最多的人。
這些獲得提名的科學家當然都很優秀。我們不只是列出一份偉大科學家的清單,更是要再度表揚他們每個人的卓越成就。
被提名者:
約翰尼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
提名者:
麥可‧莫斯理(MICHAEL MOSLEY)
作家、生物醫學節目主持人
克卜勒的成就太了不起了。經過他的梳理,天文學終於不再是天書。他承襲哥白尼「日心說」的觀念,進一步發現:太陽不是宇宙的「正中心」,行星是順著橢圓形的軌道繞行太陽。他是個偉大且奇特的人物:他是超級近視眼,卻滿腔熱血地仰望星辰。他和伽利略激辯潮汐的生成原因。克卜勒認為是月球的引力造成潮汐,事後證實他的看法是對的。
克卜勒也相當固執。他曾在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的手下工作,布拉赫鑽研太陽系的資料,卻不讓克卜勒插手。由於布拉赫的死因神祕不明,就有傳說認為是克卜勒毒死了布拉赫。不管實情為何,克卜勒得到了那些資料,拿來做自己的研究。長達16年,克卜勒創造了一個接一個的模型,直到找出了橢圓形軌道。他原本一直執著於圓形,因為圓形很完美,圓形也是他的偶像哥白尼的主張。結果資料顯示圓形是錯的。克卜勒埋頭鑽研數學的決心尤其難得,這是天才的重要特質:堅持不懈。
被提名者:
羅莎琳˙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
提名者:
莎拉潔恩‧布萊克莫爾(SARAH-JAYNE BLAKEMORE)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教授
富蘭克林多年來有條不紊、小心謹慎地用X光解析DNA的結構。正是由於她的X光繞射圖,華生和克里克才有辦法百分之百確定DNA的結構。他們倆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但是還缺乏確實的證據。他們是理論家,但她的研究成果才是驗證他們理論的實際資料。
可惜她因為卵巢癌英年早逝,而諾貝爾獎沒有頒給故人的規矩;她若多活幾年是否會獲得榮耀,我們已無從得知。她投身研究時是1940、50年代,學界仍是由男性主導。
如何定義天才是個有趣的問題。有些人說天才必須有超前的創見,也就是結合截然不同的資訊,得出超越他人的見解。但我主張天才還有另一個層面,除了創新,有條不紊、精確嚴謹的研究也同樣重要。
重點是,雖然她不是第一個公開發表DNA結構的人,但是大家都同意,她比其他人更早意識到DNA的結構為何,只是在還沒有確定證據充分前,她不想貿然發表。也許這是身為女性吃虧的地方(甚至到現代也是如此):她們對於自己的發現缺乏信心。如果她更有自信,也許就會早點公開她的發現吧。
被提名者:
約翰˙薩爾斯頓(John Sulston)
提名者:
艾莉森‧伍拉德(ALISON WOOLLARD)
遺傳學講師,2013年英國皇家科學院聖誕講座的講者
生物學家薩爾斯頓在2002年贏得諾貝爾獎。他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和他交談或是閱讀他的文字時,他總是謙稱科學成就是團隊合作的成果。但事實上,他的研究領域會這麼火紅,得歸功於他「個人」的成就。
他以線蟲的發育做為發育生物學的模型。他找出線蟲完整的「細胞譜系」,從一開始的單一細胞,發展成約一千個細胞組成的成熟線蟲。他花了幾年實際觀察每個細胞的分裂,記錄子細胞的活動、去向和演變,把整隻動物的發育過程畫出來。在他之前從來沒有人這麼做過,那時大家都認為他瘋了,但是他相信這份研究對整個學界是有用的。
接下來他又繼續解碼線蟲的基因組。他的決心無人能及,他可以看到真正的大問題,然後捲起袖子說,「我們開始幹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