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曾預言,50世紀末期,當太陽系總人口超過6兆,人類將向廣大無邊的銀河系移民,好比古代波利尼西亞人駕駛簡陋獨木舟,遍布太平洋小島,或許將來歷史書會這麼寫:「西元5000年人類僅憑簡陋的光子火箭,竟能遠征遙遠銀河星系??。」而這個預言,正在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手中實現。
什麼最能影響人類的未來?伊隆‧馬斯克會這麼告訴你:「網際網路、永續能源、宇宙開發」。伊隆‧馬斯克是誰?就像亨利福特的汽車王國、洛克菲勒的石油王國、賈伯斯的個人電腦天下,伊隆‧馬斯克,作為「鋼鐵人」原型,他手上握有21世紀最重要的4 大未來產業:太空、太陽能、電動車、高速列車,而他的目標,就是「重返月球,送人類上火星。」
天才物理學家霍金曾說,下個千年人類要繼續繁衍,向外太空移民將是唯一出路。地球環境愈來愈嚴苛,即將破百億的人口、氣候暖化異常、資源嚴重不足??伊隆‧馬斯克預見了地球未來,為了拯救人類,從Tesla電動車、SolarCity太陽能、Hyperloop超迴路列車,再到沖向太空的SpaceX,掌握最新能源產出和最有效率的交通系統,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太空移民、為人類的未來做準備。
就像當年阿姆斯壯登月,燃起當代青年的夢想,掀開個人電腦時代序幕,伊隆‧馬斯克,這個「鋼鐵人」的一小步,將為50世紀人類帶來什麼劇變?
什麼最能夠影響人類的未來?
20世紀3大科幻小說名家, 亞瑟. 克拉克曾說:「任何夠先進的技術都是一種魔法。」伊隆‧馬斯克曾用這句話來說
明為什麼他覺得發明東西很酷。他認為工程師就是21 世紀魔法師,千萬別讓任何事阻礙他們,要讓想像力打破極限。
網路、潔淨能源,以及太空探索,伊隆‧馬斯克在大學就已經思考過的議題,如今幾乎成為改變人類在21世紀生活方式的3大領域。
伊隆‧馬斯克看見了現今市場這3大需求,進一步找尋適合的商業模式:先是在網路興起的年代創辦了Zip2與PayPal;而後再將觸角伸至太空探索,創立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最後才是特斯拉汽車與太陽城的太陽能板租賃事業。
以工程的角度出發,然後找出可行的商業模式。伊隆‧馬斯克說:「第一步,先確立事情的可能性,它就有機會發生。」
從最初的遇見需求,進一步創造需求,也從一個工程師角度轉換到生意人,伊隆‧馬斯克又是怎樣跨到這一步的?
關鍵就在找出如何改變人們既有思維模式的方法。
如同iPad 推出市場之前,人們對於一部沒有真實鍵盤設置的平板電腦感到質疑,但是隨著眾多為其專屬開發的應用軟體App問世,iPad遂成為史上最受歡迎的3C產品,並且奪下平板電腦80% 的市占率。
當全世界都在質疑電動車的續航力之時,伊隆‧馬斯克團隊以可以行駛393公里的特斯拉Roadster回答全世界;當人們說電動車不如內燃機引擎車加油方便時,伊隆‧馬斯克帶著他的超級充電站網絡,以及快速電池更換站展現在人們面前;當人們認為中國才有能力以極低的6000萬美元成本發射火箭,SpaceX用更低的5000萬美元,並且優於中國的技術,成功地發射獵鷹1號火箭;當人們認為太陽能發電昂貴且不切實際的同時,太陽城利用租賃的方式將太陽能板裝在你家屋頂,並且還能替你省下許多的電費。
而超迴路列車則是伊隆‧馬斯克除了電動車之外,回應未來人類交通工具的答案。雖然目前仍需要時間來製作原型,但從他積極參與計畫,可預見伊隆‧馬斯克將會以他積極實現夢想的態度再次豔驚四座。
以未來趨勢為前提,再來想如何獲利
伊隆‧馬斯克又是如何發現需求的呢?以電動車來說,這的確不是新玩意,但以往汽車業界人士總是對電動車興趣缺缺,因為電動車充電既麻煩又跑不快,造型也不如一般的汽車美觀,可說是造價昂貴,又不見得受到客戶的青睞。
「電動車較一般汽車更環保,帶來的汙染程度比較小。」伊隆‧馬斯克投入電動車產業的初衷並非為了獲利,而是希望為世界地球村做出一些改變,減緩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全球暖化。
伊隆‧馬斯克進一步分析,因為人們的生活脫離不了電力,所以會想辦法產生電,反觀石油是消耗性資源,一旦使用殆盡就無法再生產了。此外,汽油轉換動力的效率太低了,特斯拉旗下的電動車只要90秒就可以充好電,所以電動車效率一定比傳統汽車來得好!
從2003年,一群工程師在美國矽谷創立了特斯拉汽車,該公司的創立理念始終相當鮮明,伴隨伊隆‧馬斯克的投資入股,以及後來身兼執行長,更把特斯拉汽車的願景勾勒得更為清晰:
1.持續生產更為經濟實用的電動車:從高級車著手,然後進入大眾市場,透過特斯拉門市和網站銷售。
2.將特斯拉在電動車動力引擎的專利和經驗,銷售給其他的汽車製造商,協助其他汽車製造商快速推出各種電動車款式,提供大眾更多的選擇。
3.將特斯拉作為其他汽車製造商的積極榜樣,讓世人理解電動車可滿足高性能且經濟化的消費需求。
伊隆‧馬斯克甚至在2014年6月開放特斯拉電動車技術專利,歡迎各大廠一起打造低汙染的汽車。伊隆‧馬斯克並不是利他主義者,但他相當清楚,他最大競爭對手並非其他廠電動車,而是傳統汽車。唯有把電動車市場做大,他的理想才能加速實現。他曾大膽預測30年內電動車將成為主流,人們可以自由駕駛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的汽車,並使用免費而豐沛的太陽能來補充能量,看來這個願望已不遠了。
做自己認為對的事,自己寫規則
「他不畏懼打破成規,如果有必要的話,他也會率先顛覆自己。」曾經是伊隆‧馬斯克身邊最親密的人,他的前妻、也是5個孩子的媽媽潔絲汀接受雜誌專訪時,特別稱許他擁有無比堅定的意志。
對馬斯克來說,大眾往往看到是他光鮮亮麗的一面,卻沒見過他經營的3家公司一同面臨倒閉窘境。
2008年,美國底特律的3大汽車巨頭因為金融海嘯宣布破產,不約而同地前往華府尋求政府支援。這對於當時剛開始販售,起價11 萬美元的特斯拉Roadster無疑是沉重打擊。伊隆‧馬斯克曾說:「連通用和克萊斯勒都破產了,何況我們只是一家小眾車廠,在這種艱難時刻,誰還會需要一部10 萬美元的跑車?」當時特斯拉的流動現金僅僅能維持公司運作一週,甚至更少。
當下,伊隆‧馬斯克面對的是特斯拉生死存亡的階段。2008年底,他在董事會上與公司高層和董事商討公司未來的出路,最後決定再拿出私人的4000萬美元幫助公司,因為特斯拉可以說是他對人類,以及對於綠色能源的孤注一擲。
為了拯救特斯拉,伊隆‧馬斯克想到和汽車業巨頭德國戴姆勒集團合作。他隻身前往德國卻鎩羽而歸,幾經折返,戴姆勒集團高層要求將旗下Smart 微型車,改裝成電動車。伊隆‧馬斯克團隊花8禮拜時間,從墨西哥買來並改裝這台當時美國未上市的Smart,才終於拿到戴姆勒5000萬美元投資,以及電動車系統訂單。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008年除了特斯拉,SpaceX也面臨困境。當伊隆‧馬斯克自掏4000萬美元投入特斯拉後,SpaceX 還未成功發射,因此他還必須再投2000 萬美元,但在這之前,馬斯克對SpaceX 已經投入1 億美元研發、進行發射任務,但獵鷹1號前3次發射皆以失敗收場。眼看SpaceX 即將關門大吉,千鈞一髮之際拿到創投2000萬美元,經過6年多努力,2008年9月28日第4次火箭發射終於成功,也是首枚非政府火箭上太空,帶來美國太空總署16億美元合約,委託負責未來太空站的物資補給、運載任務。
遊戲規則,向來都不在伊隆‧馬斯克的思考範疇裡。他更偏向創造讓他人跟進的遊戲規則。不斷地創新,並且先他人好幾步創造遊戲規則,這就是人才如伊隆‧馬斯克玩遊戲的方法。如果你夠強,那麼遊戲規則便由你制定。看看可以行駛達500公里的特斯拉S型車;看看將要遍布全美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再看看可以回收再再利用的SpaceX 的火箭、飛行器;最後再看看太陽城的太陽能發電板,儼然已經成為業界的佼佼者。
規則,無法束縛人才的創意,因為人才,總會創造自己的遊戲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