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乍寒綠轉紅
台灣高山縱立、林相豐富,我們熟知的落葉變色樹種包括了楓香、青楓、台灣紅榨槭、掌葉槭、台灣尖葉槭、台灣三角楓,各分布在低中高海拔山區的針葉、闊葉林區,平時不容易察覺出它們的存在,然而當晚風微涼的初秋,大自然不經意地換上淡淡彩妝,樹梢上的果實半泛著嫣紅亮紫時,變色樹種也將準備為這一季揮灑繽紛的色彩。
福壽山農場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行館松蘆前的掌葉槭。(圖片提供/王力誠)
楓=槭≠楓香‧別再混淆
雖然楓紅一遍,但眾多變色樹種其實並非一樣,比方楓香、槭、楓常 常令人混淆,到底它們相同或不相同?根據台灣大學李學勇教授所作的歷史考據,古代所稱之楓,即為現今之槭。
太平山紫葉槭,春天在陽光下投映出艷紅的色彩。(圖片提供/王力誠)
學者專家認真考証,因從地理位置區分,楓香僅限於中國長江以南的落葉長綠混合林區及長綠闊葉林區,才有其蹤跡,中國北方並無楓香。因此,古代詩人詠嘆的楓樹或楓葉並非今日之楓香,而是現今許多樹木學教科書沿用誤用之槭樹科,此乃因日本植物學家的錯誤,錯把中國之楓香誤為唐楓,又簡稱楓,而把真正的楓樹卻誤稱為槭。我國近代植物學者多沿用日本名稱,才造成今天的混亂。 所以現今之植物學家均建議應予正名,將槭樹稱為楓或楓樹,才能符合實際。
台灣常見落葉變色樹種欣賞
●楓香
學名:L 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別名:楓仔樹、楓仔、香楓、白楓、雞爪楓、大葉楓、香菇木、路路通
新竹尖石鄉秀巒部落楓香。(圖片提供/王力誠)
楓香樹是一種落葉大喬木,圓錐狀的樹型甚是優美,樹高約10至25公尺,樹皮有縱向淺溝裂,皮面粗糙且厚,樹皮有樹脂滲出,是為藥材楓香脂或脂香脂。楓香葉互生或叢生於枝端,掌狀三裂(也有植株五裂)成三角形,葉面光亮,葉緣細鋸齒,薄革質。葉片顏色隨季節轉由綠變成黃色或紅色。花單性,雌雄同株異花,雌花序球形,雄花序總狀無花瓣。蒴果為球狀密生星芒狀次之聚合果。種子扁平橢圓形,楓香枝幹可供栽植香菇,葉為數種蛾類幼蟲之食源。
●台灣掌葉槭
學名:Acer palmatumThunb. var. pubescens H. L. Li
別名:台灣掌葉楓
福壽山農場,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行館松蘆前的掌葉槭。(圖片提供/王力誠)
台灣掌葉楓為落葉喬木,樹幹直立或斜生,形成優美的樹形,株高可達20公尺。葉對生,葉輪闊圓形,掌狀七深裂,葉片厚紙質,葉緣粗鋸齒,淡綠色的小花,頂生繖房花序,果實為雙子翅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