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Accounting)這項職能,在人類原始部落社會化之初即被認定,部落首領本身是CEO,他的身邊必有三位CFO,除了兵隊長(C Force O)和卜算長(C Future Teller O)外,當推財務長(C Finance O)。四千多年前埃及法老王王朝極盛時期,年輕著名的法老王在宮庭中被謀殺,而成為歷史懸案,三位涉嫌凶手之一,就是他的財務長。
「會計」首見於史記 意涵為核實與考核
會計這兩字首見於中文,應出在《史記》之中,作者司馬遷寫道,夏朝開國元君大禹,在杭州附近的一座山上,召集各地諸侯開了一次「國是會議」,並考核各「頭人」的政績,大禹因此而過勞死,而那座山因為這次會議,被更名為「會稽山」,司馬遷在「夏本記第二」章註解:「會稽」就是「會計」。在這裡,會計的意涵是核實、考核。
但是,在接下來的有商一朝(B.C. 1800- B.C. 1100),甲骨文記錄當時宮庭內的卜筮,也是被發現並整理過最早的古中文,遍查中研院史語所李宗焜所編「甲骨文字編」中,四千多字古中文裡,並無「計」或「稽」字。
倒是有「會」字,「會」和「合」、「曾」二字,形相近,義也相近,「合」指手卷(像當今日本料理的手卷形),「曾」指蒸熟的肉粽,會則指飯團(便利商店的飯團)。「會」字也被衍生到食器鍋子等的蓋,指其間的密合狀態。
商人貿易起家,對數字敏感,創十進位和十二進位制,並合成「甲子」系統,用來衡量天時,旬(十)日,十二月,一年三十六旬或六個甲子循環(360日)。在十進位裡,百、千、萬都有字,萬字形像一隻蝎子,會意為非常非常多,看過電影「神鬼傳奇(The Mummy)」的人,應該對其中倒霉的黑心警長,瞬間被一團黑烏烏的甲蟲吃到連骨不剩那幕印象深刻,也會同意古人用蝎子來代表「萬」-很多很多非常多。
事實上,「萬」不但在商朝為極數,來到周朝,「萬」仍然是極數,「周易」(繫辭傳上)提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古人意念裡,與數目關聯者,恆為田獵、農作、或點兵將,殺敵數,萬字已極多。戰國時,長平之戰秦兵坑殺趙卒四十萬,在當時已經「驚天地,泣鬼神」了。
「會計當而以已」 延伸至究責與獨立性
會計不是數字而已,在周朝時另有兩段歷史可證。春秋時齊國孟嘗君養三千食客,其中一位食客馮先生很敢嗆聲,他嗆,出門要有座車代步,吃飯要有魚,飯後還要帶一碗肉羮回家孝順老媽。這千古一嗆,二千多年後,我們仍然聽得清清楚楚。後來,孟嘗君發了一個email,徵求「誰習計會?」,可以到薛地去收當地人民欠孟嘗君的債。馮先生自告奮勇說他行,出門前還問孟嘗君,出差回來時,要帶什麼「手信」(伴手禮)?孟嘗回以,隨便,看家裡缺什麼就帶什麼。馮先生到薛地把債務人集合起來,收齊所有債權憑證一把火燒了,然後回家,並回報孟嘗老大,已經免除了薛人所有債務,並帶回了情義、道義(那是孟府中唯一欠缺的)。這段歷史的結局很好,「狡兔三窟」語出此典,不過,故事如果停格在此,無疑地,馮先生太不負責了,如果發生在今日,他一定要被問責、究責(Accountability),最起碼要被移送懲戒、吊牌。
另段歷史與孔子有關,孔子曾經當過「委吏」(倉庫管理員),他評論這項職務沒什麼了不起,「會計當而以已」就是把賬目弄清楚罷了,孔子話中的重點在「當」一字,也就是會計不只在數數目,會計的權限和職責都在「把賬目弄清楚」,否則會被究責。會計人因為肩負被究責,因而在其權責上有一定的獨立性。
會計不只數數字而已,傳統上,算盤是中國的數數目的工具,一直以來,「會計」和「算盤」自然而然就聯想在一起,這種根深蒂固的迷思,不只侷限了會計的意涵,而且也誤解了先秦(夏、商、周)古人賦予會計更廣大的視野,它的核實考核也就是審計和究責的成分不應被忽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