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爾夫球場往西薩會館望去,建物與地面平行,如畫布上一抹簡單純淨的白色。
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同時亦曾任哈佛大學建築系主任Rafael Moneo在其《哈佛大學建築系的八堂課─八位當代建築師》一書中,曾如此提及阿爾瓦羅‧西薩(Alvaro Siza Vieira,後簡稱西薩):「西薩不喜歡當舞台上的明星。他喜歡的是掌握狀況、或是控制腳本。」這段話暗喻兩個關於其作品的特色:一是他不像某些當代建築師習慣以誇張造型或強烈視覺意象,作為建築本身的優勢;二是在不追求外表的情況下,他傾向深入結構內部布局,呼應地景同時,也在許多地方埋藏令人驚喜的細節。這從他今年於台灣與中國揭幕的兩件新作之中,便可見其端倪。
坡上的詩作
台豐高爾夫球場西薩會館開幕當天,陽光普照。行車從柏油坡道前進球場時,右手邊出現一座緊循斜坡綿延的白色建物,便為西薩會館。其主要功能為提供俱樂部會員使用,比起三年後預計落成的台豐高爾夫球新會館(註1),在佔地和高度上都小了許多,但它依地勢鑲嵌,在坡道一側可見其達四樓之高,而從另一側的球場觀望,卻僅有一層筆直綿延的白色量體坐落地表,遂成簡約之姿。
儘管依地勢將兩側作不同處理,西薩卻運用材質與光影讓建物臻至統合。他選擇清水混凝土作為主要建材,成就外觀的統一,同時於牆面大量使用落地複合式節能玻璃,一方面引入自然光,減少室內人造燈具的使用,另一方面則讓視覺具延伸效果,消弭內外分際。
從側邊坡道往入口前行,可以看見西薩會館其實為四層高的建築。
從最早期於葡萄牙的成名作波亞諾瓦茶館(The Boa Nova House)開始,西薩就將其設計延伸至室內空間,此次館內所見包括桌椅、燈具等,皆出自其手,他同時設法保持內部調性的純粹,例如將空調風口暗藏於櫃子後方,利用軸門(Pivot Door)降低安裝繁複門把的比例,以及選用圓柱而非方柱,使整體線條俐落卻不顯剛硬。營造空間對他而言猶如書寫一段文字,平鋪中不乏轉折,巧妙於牆緣壓低天花板,即透過內部的縮彰顯外部的放,而採光稍弱處乍現天窗,更似在空間流動的韻律中,標註一枚驚嘆號。
水上的雕塑
相對於西薩會館,實聯水上大樓在結構體上展現截然不同的風貌。西薩表示:「西薩會館希望作到和自然地景的呼應,但實聯水上大樓因為旁邊就是工業區,因此希望建物能充滿想像力,與周圍環境形成對比。例如四周皆為大廈,而這棟建築僅有兩層樓高,形體上也比較自由。」
從高空遠觀能清楚看見實聯水上大樓的U形結構。
這棟國際級的辦公大樓坐落於面積達10萬平方公尺的原水淨化池上,同樣援用清水混凝土打造,從遠處眺望猶如一道盤踞水面的白牆,而不論從地面或高空俯瞰,皆能粹生靜謐美感。前往入口的通道和工業區廠房走向平行,但建物卻以U形結構為主體,既是周圍景物的延伸,又同時跳脫脈絡,展現昂然生命力。西薩在過去許多作品包括加利西亞當代美術館(Galician Museum of Art)、賽拉維斯當代美術館(Serralves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中,都曾表現出對於U形結構(U-shape Conglomeration)的執著,介於開闔與閉鎖,又能連接看似碎化的空間。體現於此作,更彰顯他希望在整齊劃一的廠區中,尋覓更具趣味的表現形式。
內部空間使用的家具同樣源自建築師的設計。
愉悅的建築人
迎接新作落成的同時,西薩也在學學文創大樓展出他關於這兩個案子的素描與模型。從一張張繪圖的演變,就能觀察全案的概念發展。他說:「建築家並不是一個孤獨工作的專家,而是一個能夠與其他人組成團隊、一起工作,並在過程中保持愉悅的人。」不期盼作明星,而是經由無數次地勘查、討論,找出能實際解決問題的對策,西薩秉持樸實無華的精神,未來也將繼續為世界帶來充滿詩意的作品。
註1:西薩會館最原先的用途乃作為台豐高爾夫球新會館興建時的臨時會館,但因其細膩設計與建成結果之完美,台豐最後決定將其改為永久性使用。而同樣將出自西薩之手的台豐高爾夫球新會館,則將拆除原有的舊會館並新建,預計三年後落成。
葡萄牙籍建築大師Alvaro Siza Vieira。
Alvaro Siza Vieira
葡萄牙籍建築大師,作品特色在於不強調建築本身的突出,而是思考如何融入地景,以優雅的色調與飽富詩性的結構令人難忘。其簡潔與細膩安排空間功能的展現形式,被認為彰顯出現代主義建築的菁華。除作品本身之外,其構思設計時繪製的素描不僅呈現對於建築的思惟,亦充滿美感,故也為眾人注目的焦點。曾獲普立茲克建築獎、日本高松殿下紀念世界文化賞等最高等級建築獎肯定,更在2012年摘下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為國際建築界的一代宗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