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靛藍金剛鸚鵡

文/東尼‧朱奈普(Tony Juniper)  譯者/駱香潔    

靛藍金剛鸚鵡會在達到繁殖年齡前找到伴侶,並且終生只與相同的伴侶交配繁殖。
多數人提到巴西的森林都會想到濃密溼熱的叢林。但,很少有人知道其東北部乾燥易旱,而且是荊棘灌木林的天下。雖然這種被稱為卡丁加(caatinga)的灌木林看似荒蕪又不適合居住,卻跟亞馬遜雨林一樣都是巴西特產,而且出人意料地擁有豐富的特有野生動物。

我在1990年探索了這座乾枯多刺的樹林,目的是尋找小藍金剛鸚鵡(Cyanopsitta spixii)。當時我與國際鳥類保護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Bird Preservation)合作(此單位現已更名為國際鳥盟),負責拯救瀕危鸚鵡以防滅絕,而小藍金剛鸚鵡可說是最稀有的一種。我們當時對小藍金剛鸚鵡族群的慘況已有心理準備,但得知實情時仍無法掩飾心中的震驚,當時我跟巴西同僚傷心地做出判斷:野生的小藍金剛鸚鵡只剩下一隻寂寞的雄鳥。

南美洲美麗的藍色金剛鸚鵡有四種被列為亟需保育(參見〈四種金鋼鸚鵡目前身在何處?〉一欄),其中一種就是小藍金剛鸚鵡。事實上,住在更南邊的灰綠金剛鸚鵡(Anodorhynchus glaucus)極有可能早已滅絕。體型最大的紫藍金剛鸚鵡(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以巴西內陸為主要棲地,例如潘特納爾溼地(Pantanal seasonal wetland),牠們的情況稍微好一些,但是數量也已減少到只剩幾千隻。

第四種是靛藍金剛鸚鵡(Anodorhynchus leari),長久以來我們只能透過博物館的標本與人工飼育的靛藍金剛鸚鵡來認識牠們。跟灰綠金剛鸚鵡和紫藍金剛鸚鵡一樣,靛藍金剛鸚鵡也擁有輕鬆咬碎棕櫚果實的巨大鳥喙、長尾巴和優雅的長翼。

靛藍金剛鸚鵡原本跟小藍金剛鸚鵡一樣被認為早已滅絕,但是這個想法在1978年遭到推翻。巴西動物學家赫姆特‧齊克(Helmut Sick)花費了數十年進行觀測,終於成功找到靛藍金剛鸚鵡的野生族群。

1990年我與赫姆特在里約熱內盧碰過面,他娓娓道來自己對靛藍金剛鸚鵡鍥而不捨的追尋過程。為了在巴西東北部探尋這個物種,他從1964年開始考察了好幾次,搜尋的面積範圍比法國還大,終於在14年後發現了靛藍金剛鸚鵡的蹤跡。

出人意料的相遇

赫姆特在一個叫做拉蘇達卡塔林那(Raso da Catarina)的偏遠地區找到靛藍金剛鸚鵡,這個地方位於乾燥崎嶇的巴伊亞省(Bahia),離我們發現於世僅存小藍金剛鸚鵡的地方不遠。他形容這塊荒涼地為「遠離文明蹧蹋的處女地」。那裡沒有道路,地形崎嶇到連性能最好的四輪傳動車都難以征服,所以赫姆特只能騎馬進行搜尋任務。

1978年,他巧遇才剛獵食一隻藍色鸚鵡的獵人,幸運的是獵人保留了幾根羽毛。當時赫姆特才剛去過智利的聖地牙哥動物園,並且仔細研究了靛藍金剛鸚鵡,寫下詳盡的筆記與各項測量數據,因此他一看見獵人給他的羽毛,就知道自己找到了寶藏。

1978年12月31日,赫姆特終於在一片陡峭的紅色砂岩懸崖找到數量約60隻的靛藍金剛鸚鵡族群,牠們在這裡棲息和築巢。

這群金剛鸚鵡長期面臨獵人的威脅,其中之一就是差點把小藍金剛鸚鵡消滅殆盡的獵人。靛藍金剛鸚鵡價值非凡,在那個年代的賣價就高達每隻一萬美元,對獵人來說是一大誘因。常見的陷阱是在靠近懸崖下方架設捕捉網,靛藍金剛鸚鵡要飛走時會被網子纏住,獵人只要直接把網子拉上來,就能把牠們送到世界另一頭的收藏家手中。

威脅靛藍金剛鸚鵡的不光是獵捕壓力,牠們主要的食物源頭:利科瑞棕櫚樹(Syagrus coronata)也面臨生存威脅。利科瑞棕櫚樹遭到大量砍伐,改造成牧草地;週期性的野火也減少了利科瑞棕櫚樹的數量。我們只觀察到寥寥可數的靛藍金剛鸚鵡在交配繁殖,而且從畸形的羽毛看來,近親交配恐怕已經造成傷害。雖然後來又發現一個數量較少的族群,但是總數量依然少得可憐。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9351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Knowledge知識家一年12期 (此方案08/26)已收到款項為準 0 2390  
Knowledge知識家一年12期續訂(提供訂戶編號) (此方案08/26止)已收到款項為準 0 205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