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處委託學者研究所得分配走勢,得到一個十分聳動的結論:台灣的中產階級從1980年以來,流失了82萬戶,其中將近28萬戶飛上枝頭,躋身上層家庭,但有54萬戶則不幸淪入下層家庭。因此我們向來引以為傲的所得分配平均以及因而出現的穩定的中產階級社會主力,不但已經開始動搖,而且正在向下沉淪。
要追索向下沉淪的原因,當從1980年的前30年,所得分配不僅日趨平均,而且達到自由國家中的前茅,為人類經濟發展首開先例的故事說起。
當時經濟高速發展所得分配卻不惡化反而改善,主政者厥功甚偉。兩蔣儘管是威權領袖,但因信奉三民主義,對均與富始終不敢偏倚,因而一切可能導致所得分配惡化的政策都深惡痛絕。但真正促成分配平均的,不是主觀意志,而是現實的經濟走向。
1950年代台灣首先投入的加工出口型發展模式,真正依恃的主力,就是無處不在的大量廉價勞動,因而其實乃是變相向先進國家出口廉價勞動為其利基。由於加工出口既不需研發,又沒有品牌,乃是中小型企業的天堂,使台灣變成中小企業王國。勞動的分配本來最為均勻,中小企業在內外的所得差異都微乎其微,這兩者結合,成為所得分配平均的主要推手。
加工業的勞動本不需高學歷,而當時普及基本教育又十分成功,使家家戶戶都能藉此提升其生產力、改善經濟狀況,在人人力爭上游的大環境裡,經濟發展與所得分配自能相輔相成、同放異彩。
但1986年後,受到國內外環境的逼迫,加工出口業驟然失去生機,除了四散鄰國外,都被迫投入低層服務業勉強餬口;遺留的缺口被資本與技術密集度高的中上游企業填補,後者在企業內、外都存在顯著的所得差距,與那一大群被逼迫沉淪的中小企業更有天壤之別,因而猛然反轉了所得分配的走勢。
與此同時,在上有愈來愈喜好財團權貴,羞與平民為伍的領導者,在下則是爆炸性擴張的高等教育,只重量而不重質,使其優劣之間相去極遠,而使受教者的生產力產生極大落差,加上無數學子夙夜匪懈只知上網嬉戲,更將其未來完全毀棄。因此,不僅過去20餘年已有54萬戶中產階級向下沉淪,未來當年輕一代投入職場,沉淪之數難以想像。
除了主政者似乎有所不同,其他因素只見其惡化;中產階級之消滅,恐難逆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