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甦醒的歐陸之城── 鹿特丹

文/歐陽辰柔;攝影/Jannes Linders;圖片提供/City of Rotterdam、De Rotterdam、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MVRDV    

天氣雖然凍人,但居住在鹿特丹的居民們卻能感受到自歐債危機刮起的寒風已逐漸消退。過去身為歐洲第一大港的鹿特丹港(Port of Rotterdam),雖曾因亞洲城市港口的崛起而降低世界貨運量排名,但隨著Rem Koolhaas設計的複合式三聯棟大樓De Rotterdam於2013年底落成,不僅拉高港灣沿岸的天際線,也提升它的國際地位。去年11月下旬,當城市規劃協會(The Academy of Urbanism)頒布2015年歐洲最佳城市獎給鹿特丹時,彷彿也為其長年的蛻變別上一枚勳章,向世界宣告,鹿特丹已重獲新生了。


鹿特丹中央火車站前夜景。
分享
從與自然共存開始

比起歐洲大規模的經濟波動,填海造陸的荷蘭更要先面對的,始終是駭人的自然力量。2008年,於東京舉辦的C40城市氣候高峰會中,鹿特丹率先提出組織CDC(Connecting Delta Cities)的主張,聚集數個力抗氣候變遷的先鋒國家,建構分享與交流平台。基於長年累積防治氣候災害豐富的知識與技術,鹿特丹扮演其中領導與整合要角。而在國內,鹿特丹氣候企劃組織(Rotterdam Climate Initiative,簡稱RCI)很早就意識到未來氣候的劇烈變化將嚴重影響都市生活,便立下2025年做到完全氣候防治(100%Climate Proof),以及減少一半二氧化碳排放量(50%CO2 Reduction)的目標。由URBANISTEN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於2012年底開始在城市內建造水池「Benthemplein」即為一例。這座規劃精良的水池被草地和綠樹包圍,一年之中有九成的時間為開放式廣場,也是周圍居民與學童的活動空間,但當偶發性的暴雨驟降,排水系統將引導並過濾大量雨水,注入其中,避免釀成洪災。此外,為建構將來的綠色家園,官方同時倡導「綠屋頂計畫」(Green Roofs Programme),植被不僅具調節暴雨、減輕排水系統負擔的功能,也同時幫助減緩溫室氣體的總量。從市政建築開始,也鼓勵民間企業讓頂上風景煥然一新。至2014年底,鹿特丹市內已有約160,000m2的綠屋頂,成果斐然。


Benthemplein水池在暴雨期以外的時間都是大眾遊憩的場所。
分享
而漂浮於鹿特丹港灣上的「Floating Pavilion」,則是研究氣候變遷的知識結晶。這座由三個半圓相連而成的建築,是DeltaSync & PublicDomain建築師事務所打造的未來之家。事實上荷蘭發展水上建築已有一段時間,建自2009年的「Waterbuurt West」即為國際知名、可容納近千位居民的水上漂浮社區,而「Floating Pavilion」則更進一步提出兼具未來感外形,同時利用太陽能與水力發電的永續性建物。目前內部作展覽與會議用途,今年將從Rijnhaven港漂流至其它地方繼續展出,除表現高移動性外,也提出未來世界可能的居住模型。

以建築拉高眼界

從海上到陸上,鹿特丹都顯露持續改造的毅力。Rem Koolhaas在過往受訪時曾表示,De Rotterdam並不只是建築上的成就,更是城市革新的野心之一。結合辦公、旅館、住家等復合式功能,迎上全球發展垂直城市的趨勢,改變沿岸風景,也甦活曾經沒落的河港地區。De Rotterdam於去年獲CTBUH(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歐洲最佳摩天大樓獎,讓港灣成為國際熱門的新景點。

MVRDV建築師事務所則指出現在建築已不侷限於單一功能,室內空間的意義也不斷延伸。MVRDV設計的Markthal Rotterdam正體現此種想法,這棟新落成的拱形住宅,將中央遮蔭的範圍設計成為市集空間,解決過往露天市集的衛生疑慮,晚上則為休憩廣場,讓居家、休閒與採買等生活機能緊密相繫。而重新落成的鹿特丹中央火車站(Rotterdam Centraal Station)更大幅強化城市的運輸功能,每日乘客數達11萬人次,接起北側住宅區與南側市中心,為該城進入歐洲最重要的出入口。


Floating Pavilion是為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將來設計出的未來之屋,本身強調永續性與自給自足的特點,使用太陽能與水力發電即為一例,建成後也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圖中只能看到兩個半圓,但實為三個半圓構成無誤。
分享
新經濟實力成型

硬體建設的提升,期盼帶動的是軟性實力的進展,而這一切關乎所有居住在城市內的人們,從個人,民間組織,乃至政府單位。城市規劃協會在頒布歐洲最佳城市獎時,曾特別指出鹿特丹的成功與自由開放的政府有很大關係。

從領導人民向氣候抗戰,及至數年前開始與鹿特丹港合作改造沈寂的港灣地區,都充滿靈活彈性,願意與民間並肩作戰。市長Ahmed Aboutaleb接受《Monocle》訪問時曾指出:「鹿特丹現有的硬體設施、技術與能靈活運用的空間,為新一波自造運動(Maker Movement)打下最好的基礎。」鹿特丹擁有悠久的手工傳統,而這股深藏血液中的基因隨城市向前跨進,又再度被引誘出來。擁有最新3D印表機、設計公司進駐及不定期舉辦工作坊的RDM Maker Space即為創新實例。此類聚集技術與人才的空間將會是領導城市未來趨勢的重點場域。

此外,隨中小型企業再度抬頭,協助整合資源的公司也應運而生。由Vincent Taapken創立的New Industry Development即在城市空間中尋覓多元可能,例如翻修河岸邊的老舊工廠,並協助工程及時尚品牌入駐。Leon Pals創立的Startup Foundation則開設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試圖讓在地蓬勃發展的新興企業有橫向連結的可能。另外如幫助學生或年輕就業者尋找工作室的媒合平台Nestpick,以及能同時學習英、西、法、德、荷文的網站Linguistadores等,皆是由年輕一代的工作者創立、藉科技與便宜租金之便興起的小公司。讓對的人與對的事物相遇,創意的力量將帶動整體經濟的攀升。


不以華麗外表取勝,Rem Koolhaas回到故鄉建造的De Rotterdam高挑但平易近人。略為變化的方形量體堆疊,讓人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過去,都能發現不同的姿態,是帶領鹿特丹瞬間越上國際版面的大作。
分享
零汙染的未來之都

回溫的就業環境就像一股暖流,推動鹿特丹持續前行。留住人才,傳承並創新產業技術,同時矢志和環境共榮共存,就像金字塔三個立足點,讓鹿特丹走得平穩,也走得更高。

在許多國家都還在煩惱如何提升市內大眾運輸機能,以減緩自用車排放汙染時,荷蘭境內已有高達4萬餘台電動汽車在陸上奔馳了,國際知名電動車大廠Tesla和Zero也選擇此地作為進軍歐陸的基地。不僅汽車,電動摩托車也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人們生活代步的重要工具,Electric Scooter Factory(ESFA)即為結合小規模手工生產電動車及促進就業計畫的優良範例。鹿特丹可謂歐陸發展電動車的領航城市,當然也是從政府到民間一同努力得來的成果。試想未來之城,我們想要多功能的高樓;想要更多開放空間;想要重視勞動者價值又創造產值的企業;還想要留住山與水、而非僅有鋼筋混凝土的社會,鹿特丹正往這個方向前進,從巨觀至微觀的各層面,都能讓我們好好學習,並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

C40和CDC

C40為全球各國家組成的氣候防治網絡,主要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和將來可能的氣候災害提出對策。目前已有高達70個國家參與其中,平均每12個人中就有1人隸屬於這層網絡,其中不包括台灣。而Connecting Delta Cities(CDC)為其中一環,主要目標為聯合具豐富氣候研究知識的河口城市,一同在科技研發、展覽、相關政策上相互交流,參加者包括鹿特丹、東京、雅加達、香港、紐約、紐奧良、倫敦、胡志明市、墨爾本等。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0114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LaVie漂亮一年12期 (此方案08/26止)已收到款項為準 2160 2400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LaVie漂亮一年12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8/26)已收到款項為準 2520 24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