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會使用的App有幾個?上次下載新的App又是什麼時候?心裡浮現的答案是否是個位數,然後根本想不起來最近下載了什麼App?當使用者不再因為新鮮好奇就下載App時,新的App會越來越難生存,尤其大多數的App收益集中在少數開發者手上,App這門生意的挑戰越來越大。
App應用程式這把火點燃後,一切的一切就回不去了。隨處可見的低頭族總是一直滑、一直滑,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造就了滑世代,App經濟因此而起,使用者偏好也從嘗鮮一族轉趨實務導向,App本身必須真的能夠解決使用者生活與工作上的需求,才可能被下載,並且成為長期居留客。2015年究竟有哪些App以及團隊值得關注呢?《數位時代》從專家嚴選、編輯推薦的角度特別介紹36款App,以及最具潛力的3個App開發團隊。
然而從產業的構面來看,App產業發展已從藍海變成一片紅海,Android和App Store兩大平台的App數量在去年雙雙突破100萬大關。
新進App能見度低,難突圍
根據VisionMobile的研究,App產業有98.4%的收入集中在1.6%的開發者身上,有超過一半以上的App開發者,每月收入低於500美元(相當於1萬5千元台幣)。更震驚的是,已經營3年的App募資平台SellanApp也於去年10月正式宣告破產關站,種種跡象在在說明一件事:App產業已經過了急速成長期,如何找到下一個階段的市場成長動能,將攸關App的未來發展。
App技術本身已非現階段唯一競爭重點,關鍵是要如何在茫茫大海中脫穎而出,被用戶看見。根據資策會FIND和Mobile First的調查,2014年台灣智慧型裝置持有者下載的App數量平均為18.7個,然而在兩周內會開啟使用的App平均僅有6.5個,相較於前年,消費者的App使用習慣和頻率皆有下降的趨勢。
資策會創研所組長鄭仁富指出,隨著App的使用行為漸趨成熟穩定,消費者已經很習慣在行動裝置上經常使用他們所需要的內容,對於新進的App來說,未來要創造大量下載和使用流量會越來越難,開發者需要進一步思考:App提供給終端使用者的價值為何?
台灣App跨界交流協會理事長陳坤助也指出,App有點退潮的跡象,新的App越來越難被使用者看見,App產業呈現贏者全拿的局面。相較之下,新進App需要花費極大的行銷資源,才能換取到一定的市場能見度。
另一方面,App的商業模式也在轉變,以前下載量就是評判一個App好壞與否的標準,而且任何微小的創意都有可能發揚光大,一戰成名。但現在隨著App的應用越趨多元,各式各樣的應用幾乎都已被玩遍,競爭激烈。陳坤助便指出,「App的發展已經跟過去完全不同,以前App本身就具有商業價值,只要是新的應用就能創造下載量,但現在已經無法用一個小應用來競爭,App變得比較像是一個入口,商業模式其實在App後面。」
然而當競爭越激烈,就表示商業模式也更加成熟。去年推出台灣本土App第三方平台的時間軸總經理葉建漢指出,兩、三年前大家還無法客觀評價App的實質價值,現在大家已經知道下載量不能代表一個App的成就,「比起流量和下載量,現在更重視黏著度,例如生產力工具App和內容媒體App的黏著度就很高,使用者真的在用才有價值,否則下載量高也沒有意義。」
產品力比行銷資源重要
新進App若能切合市場需求,能夠幫助人們解決問題,仍相當有機會能夠站在App紅海的浪頭上。例如2014年分別被App Store和Google Play選為年度最佳App的三個國內開發團隊(四合願、AndroMoney和頑皮工坊)皆有志一同地認為,只要產品力本身夠強,即使是沒有資源的新創團隊,也能夠憑著好品質得到消費者青睞。
名列Google Play全球前五大App開發廠商的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日前來台演講時便說:「App過去三年是野蠻生長,目前雖然已過了野蠻生長期,但機會還是很大。App開發難度不高,重點是用戶體驗,台灣工程師的技術都很不錯,關鍵是要寫什麼樣的App。」推廣App的成本比以前賣半導體、到中國設廠的時代更加容易,重點還是在思維的限制。
「思維限制」揭示了台灣App產業的另一大困境,放眼2014年全球最佳App榜單,多數是歐美或中國的App,台灣App屈指可數。陳坤助認為,台灣的App大多只解決台灣的問題,服務應用侷限於在地,所以無法做到國際市場。而且國內願意投資軟體產業的投資者也比較少,導致一些優秀的台灣新創開發團隊無法得到資源支援,反被國外的公司挖角,造成人才流失。
反觀對岸App產業的關注度卻有增無減,阿里巴巴今年初宣布推出阿里百川夢想創業大賽,在九大城市籌建App開發團隊空間,團隊一旦成功申請進駐,不僅可以獲得免費辦公場所,還可以定期參加創業基地整合阿里巴巴集團資源的培訓課程,吸引近2千名開發者加入。獵豹移動也在一個星期後宣布在台成立1億元台幣創業基金,傅盛更點名App團隊將會是重點培育目標。
而國內專門鎖定App產業的投資方案並不多,App雖是紅海市場,但紅海並不等同於死海,台灣優秀的App開發者大有人在,更不缺獨樹一格的創意,欠缺的僅僅是敢於挑戰全球的野心,以及同樣敢做夢的投資人罷了。
三個值得關注的MIT團隊
頑皮工坊:App開發理念一致才合作
你也許沒聽過頑皮工坊,但肯定聽過或用過他們做的App,無論是UDN News、東森新聞台還是愛料理,這些耳熟能詳的內容品牌App,都出自頑皮工坊,其中愛料理還被Google Play選為2014年度最佳App之一。而頑皮工坊開發App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定要符合App平台的開發規範,這個原則聽似尋常,但卻是頑皮工坊產出的App皆能保有高品質的關鍵因素。
共同創辦人周立瑋說:「一個好的App,符合設計規範是底線,必須符合該平台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因為維持系統穩定度和流暢度是最基本的。」維持穩定性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尤其Android系統的版本和機種多,硬體品質參差不齊。而且使用者對App越來越沒耐性,一出問題就會毫不留情地給負評或移除,因此頑皮工坊花了大量心力在維護系統。
另一位創辦人吳秉儒表示,頑皮工坊對開發格式和品質的要求,讓Google屢次拿愛料理App當範本講解,在Android App推出之後,愛料理的使用人數也因此翻倍。頑皮工坊這套遵守開發規範的理念,讓他們對挑選案主格外嚴格,不僅不接短期行銷案,還表明案主一定要遵守開發規範,否則就沒得談,一點也頑皮不得。
四合願:App遊戲是要帶給人們幸福的
誰說玩遊戲的都是不務正業的壞孩子?去年以小遊戲Walkr入選App Store 2014年度最佳App的四合願,用行動證明,玩遊戲也可以幫助人們改善生活,遊戲是可以帶給人們幸福的東西。
四合願創辦人陳威帆說:「我們都有很多事情想要完成,可是工作很累,你很少有時間能夠提升自己。我們希望能用遊戲化的方式,讓使用者克服他原本想去做這件事的障礙。」
Walkr就是一款希望促進使用者健康的小遊戲,玩家的每日步數會轉化成遊戲中星際探險的能量,玩家可以用自己辛苦「走」來的能量,挖掘新的星球和養成外星生物。Walkr也導入社群元素,讓朋友當副艦長,共享步數,相互打氣,朝健康生活共同邁進。另一款四合願2013年推出的植物保母,畫面精緻可愛,設計植物養成機制,鼓勵使用者多喝水,下載量400萬,同樣獲選為該年度App Store最佳App。
連續兩年以高品質遊戲上榜,備受App Store肯定,四合願交出亮眼的成績單,靠遊戲內購買和廣告獲利,這個僅有6人的小團隊年營收上看千萬以上。未來四合願將秉持寓教於樂的精神,於今年度開學季推出一款結合數學學習的遊戲。
AndroMoney:把產品做好,就是最好的行銷
放眼2014年台灣Google Play的Best 30 App榜單,AndroMoney Pro特別顯眼:第一,它是少數幾款國產App;第二,它是唯一的理財應用軟體;第三,它是唯一的付費App。很難想像這個下載量破130萬的熱門理財App,最初其實只是4個大學生的課堂作業。
團隊開發人員陳幼剛表示,最初他們做的其實是社交軟體,後來覺得理財是人類共同的需求,才決定做AndroMoney。但一個課堂作業如何變成成功的商品?答案是專注。從2010年推出到現在,他們只專注做這款App,而且未來也沒有開發其他App的打算。
整個採訪過程中,AndroMoney團隊說了至少不下10次的「我們想要把產品做好」,因為他們堅信,要在競爭激烈的App市場讓自己被看到,與其去想要怎麼行銷自己,不如將全副精力投入產品本身。事實證明,幾乎沒有花錢做廣告和行銷的AndroMoney,策略果然奏效,靠著流暢的使用者體驗和視覺化的友善介面,就擄獲百萬使用者的心,絕大多數的下載量都來自口耳相傳。「我們把產品做好,先專注在這裡,不去想其他的。我們相信把產品做好,使用者就會自己幫你做行銷。」陳幼剛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