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她對台灣教育感到失望、不滿,一心想離開,到美國過可以自由發揮的校園生活。
現在,她毅然放棄高薪的顧問工作,從美國回到心心念念的台灣,開始她的第一份NGO 事業,持續貢獻於台灣的教育,也找到自己真實的歸屬感。
今年25 歲的劉安婷,感召於她在普林斯頓大學學姊溫蒂‧卡普(Wendy Kopp)推動的「為美國而教」(Teach For America)計畫,2013 年9月回台創辦「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 TFT),她要帶領年輕人去教弱勢學童的課業,改善偏鄉學童的學習成效。
在海外偏遠地區擔任教育志工時,她體認到這些偏鄉的孩子們,面臨的教育問題其實更深層,例如家裡無法提供足夠支持,學校缺乏基本的教學環境,有時候甚至連適合的老師都找不著。「為台灣而教」是兩年全職教學專案計畫,招募具使命感的青年投入,提供持續的培訓與支持系統,成為台灣優質教育的推動者。
分享
2014 年5月,「為台灣而教」完成第一屆的招募,選拔16 位教師經過5 週密集培訓,9月正式進入台東與台南8所國小服務。未來3 年,計畫將再送出至少50 位老師到需要他們的地方。
「這是一個關乎台灣孩子的權益、關乎台灣未來人才、關乎價值觀翻轉的工程,」劉安婷說,「為台灣而教」剛剛踏出第一步,從0 走到了1,而從1到1000 的路程,希望有更多人加入。以下是她的TFT真情分享:
幾週前,我和夥伴一安開著車,從台東、屏東、高雄到雲林,再繞回台南。這樣的旅行,每次都得用上2 到3 個禮拜左右;每年,至少會有6 趟。每次上路,
我的心情都是又甜又酸。
事實上,這些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去拜訪一個個與我們聯繫過、有師資需求的學校與社區。而幾週前的那一天,我們就是為此來到了台南左鎮的一所小學校。一大早,校長便熱情的打電話來:「安婷,你找得到嗎?你要記得下xx 交流道後,在看到xx 招牌的時候左轉進去,往上坡開到底??」
來到學校,校長帶著我們參觀學校裡考古、平埔族和生態的小展覽,還有幾個孩子自告奮勇當導覽員,有模有樣的介紹著。中午,我們和所有老師與孩子們用餐,全校不到100 個孩子,坐在一起像個大家庭。老師們好奇的問著:「你們真的可以幫忙找到老師?真的?」
吃完飯後,校長問我:「安婷,你們還有沒有時間,我帶你們去看看社區好嗎?」
我們忙不迭點點頭。於是,我們坐上了校長的車,駛出學校,開始往山上走。其實這山只是個丘陵,不過,車子一進入山中,手機馬上失去訊號。看著地圖,這裡的路似乎也都沒有被標上去,但每天接送孩子上下課的校長無比熟稔地穿梭在樹叢中。這路又窄、又陡、又顛簸,甚至某些轉彎的角度大到必須用倒車才行得通。約15 分鐘後,我們來到一間房子前面。這間鐵皮屋頂、用磚頭搭的屋子,旁邊有個室外的廁所;房子的前面有兩張桌子,一張上面都是空水瓶,另一張則都是空酒瓶。房子前面的泥土地上,一些垃圾散落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