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張正為東南亞移民工創造更友善的台灣

文/彭蕙仙    

「我的採訪或許不是寫得最好的,我們報刊的品質可能也不是最棒的,但是我們是唯一的,台灣只有我們在做這樣的事吧!」在2006年率先發行以東南亞移民工、外配和幫傭為對象的《四方報》前總編輯張正說:「投入這樣的工作,可能跟我長期關心社會弱勢、邊緣團體的『習慣』有關。」

工作遇瓶頸讀書去

1971年次的張正曾是《立報》的記者,外勞、外配是張正常常接觸的族群。當他在工作上的表現越來越好、甚而以不到10年的時間就升為副總編輯時,「我心裡卻感到空虛,不知道自己這樣採訪、寫作有什麼特別的價值或意義?我寫的東西真的有影響力嗎?」於是張正決定去讀研究所,「或許是藉著讀書逃避現實上必須要深思的處境吧。」


張正發起「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鼓勵讀者從東南亞帶書刊回台灣,提供給台灣的東南亞移民閱讀。目前包括圖中的「小小書房」等獨立書店也加入了這個活動,接受民眾從東南亞帶回來的捐書。 (攝影/林格立)
分享張正笑說,在讀研究所期間,眼見存款逐漸見底,他偶而得回到《立報》打打工、寫寫稿,賺點生活費。也虧得《立報》的發行人成露茜對他總是「不離不棄」,從1996年張正進入《立報》之後,每當張正顯露倦怠、對現狀感到不耐時,成露茜就會讓他換個工作,所以張正在《立報》做過記者、政治組組長、業務部經理、社長特別助理、編輯部副總編等等。「其實我隨時都有離開的打算,但卻也一直沒離開。」即使後來去讀了研究所,2006年還是回來了;不過,在因緣巧合下,張正開辦了《四方報》,這是台灣第一份為在台灣的東南亞讀者辦的刊物。
量身訂做的新報刊

張正從越南回台後,成露茜提出了一份新的計畫,就是辦一份給在台灣的東南亞人看的刊物;她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張正。BINGO!張正心裡想,天底下哪有這麼剛巧的好事啊。「很多人說台灣的媒體已經多到爆炸了,但真的是這樣嗎?」張正說,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移工和外配,加起來都快要百萬人了,但卻沒有任何一個為他們發聲,或者讓他們發聲的報刊;對會點越南文、讀東南亞研究所、對東南亞算是有點了解又熟悉媒體運作的張正來說,「辦一份給在台灣的東南亞人看的刊物」,正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這份給東南亞人閱讀的刊物最後命名為《四方報》◎N味著「東南亞的朋友們從四方來到台灣,再分散到台灣的四方,而《四方報》正是連接眾人的平台」。張正負責越文版,《破週報》的前主編丘德真則負責泰文版(註:泰文版最初的名稱是《新能量報》,後來也改為《四方報》)。「我將自己當初在越南那4個月缺乏中文的饑渴,轉化為在台移民工對於閱讀母語文字的饑渴。」因此張正迫不及待想見到越南朋友與越南文字在異鄉重逢的興奮與激動。


為了服務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和外傭、外配等,張正學了越南文、泰文、印尼文和緬甸文,最近還在學柬埔寨文;他笑稱自己並不精通這些語文,不過起碼知道最基本的文法和句型,對他的工作還是很有幫助。 (攝影/林格立)
分享剛開始的《四方報》甚至有用手寫版直接掃描印行,很陽春卻也很真實。《四方報》還會刊登移民工們的投稿,「主流報紙不可能刊登這些文章,但《四方報》熱烈歡迎東南亞移民工的參與,說出他們的心情與感受。」《四方報》引起了通路的注目,2009年在OK便利商店上架;2010年在萊爾富超商上架;2012年在全台500家7-Eleven上架。
「五語倫比」大爆發

在張正的積極整合、爭取公私部門經費的支援下,2011年,《四方報》推出「五語倫比」計畫:同步發行越文、泰文、印尼文、菲律賓文和柬埔寨文等5種文字的月刊(註:2015年初《四方報》增加了緬甸文版)。至此,《四方報》已發展為台灣最完整的東南亞語文媒體集團,定期出版數萬份台灣人看不懂的報刊,透過便利商店、郵政系統、東南亞小店,分送到台灣的四方,成為異鄉人的慰藉。「從試刊期的4,000份到我們最盛時,一期刊物印行3萬8,000份。」張正說,統計至2013年為止,《四方報》總共收到了一萬八千餘封讀者來信,九成以上都是由移工親筆書寫。張正說,最讓他感念的是,這些讀者回應幾乎全是正面的感謝、讚美等等。「當然這並不是說《四方報》有多完美,但是讓在異鄉打拚的人讀到來自家鄉文字所編寫的刊物,對他們來說應該是一份能振奮人心的、美好的禮物吧。」

移民工文學獎

2012年5月1日的國際勞動節,《四方報》與時報出版社合作,將《四方報》上的部分文章集結出版為《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一書,並同時發行越文版;特別的是,這本書得到該年「開卷好書獎」的「評審特別推薦」。這本「讓外勞為自己發聲」的書籍為台灣文學加入了新的創作泉源──從此之後,我們可以說,在台灣文學的系譜裡,又增加了一個東南亞支脈。


在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移工和幫傭們,也是台灣的一份子、我們的家人。 (攝影/林格立)
分享《逃》之後,《四方報》與時報出版社再次合作,出版《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一書。這本書裡頭收錄了歷年來刊登於《四方報》中關於跨國婚姻的第一手記錄,其中有記者或志工的採訪,也有親身經歷跨國婚姻者以原文投稿後再翻譯成中文。最新的計畫則是針對新移民子女的成長經歷,出版《茫:我們的界線,他們的眼淚》。
在《四方報》創辦7年之後,張正與妻子廖雲章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製作了台灣第一個東南亞語電視節目《唱四方》。他們扛著攝影機,在街頭主動尋找東南亞素人歌手。《唱四方》之後得到「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的推薦,接受星展銀行的補助,可以繼續唱下去了。

而後張正又有了新的點子,他成立了「四方文創」,並且推出「望見書間」,地點在桃園後火車站,這裡是桃園外勞和外配聚集的地方,預定在2015年3月29日開幕。簡單講,「望見書間東南亞圖書文創空間」是一個展示東南亞語書籍的地方,也就是一個東南亞書店;若再多一些想像,「這裡可以是東南亞的藝廊」,望見書間裡除了書籍,也將陳列移民工和外配們的手作文創品和繪畫等藝術作品。

東南亞語的誠品

「望見書間」其實比較像是圖書館,因為目前這裡不並販賣書籍,而是提供圖書借閱的服務。為了充實「望見書間」的藏書,張正發起了一個名為「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的活動,鼓勵到東南亞旅遊、經商、出差的民眾順手帶或買一本當地的書籍回台灣,只要是東南亞文字書籍都很歡迎,類別不拘,新書好,二手書也行。「這本書在當地可能很便宜,但是坐了一趟飛機來台灣、到了東南亞移民工或者外配的手上,可能就成了無比珍貴的禮物。」張正說,試著想想,如果我們到了一個完全沒有中文的地方,一旦發現中文書籍是不是會特別珍惜?哪怕是張DM可能也會一看再看呢。


讀者帶回的柬埔寨書籍。 (圖/張正提供)
分享從2006年創立《四方報》以來,張正的「東南亞夢」越做越大,也越做越廣、越深,他為自己一路走來所做的事下了一個註解是:「其實我並不是為了東南亞移民移工的『他們」做的,而是為了我自己做的;我希望『他們』過得好,是因為希望我自己更好、希望我所安身立命的台灣,更好。」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5711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光華一年12期 0 1500  
光華一年12期續訂 0 125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