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it Go唱紅了電影「冰雪奇緣」。你知道嗎?「冰雪奇緣」的英文片名只有一個字「Frozen」;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由費雯麗與克拉克蓋博演紅的電影「亂世佳人」,它的英文片名為「Gone with the Wind」;以二次大戰為背景,自音樂劇改編的電影「真善美」,它的英文名稱為「The Sound of Music」,這些例子顯示翻譯的美妙,甚至需要一點創意,但不能過火而改變原意。當然將「路滑」譯成「Luhua」,是典型的負面教材。
電影跨國發行需要翻譯才能方便全世界觀眾觀賞,會計準則亦然。總部設於倫敦的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所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以英文書寫發布,卻為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採用」,幾乎達到「全世界單套財務報導準則」之目標;即使會計準則只有一套,全世界的語言卻不只一種,不見得所有國家的使用者都能看得懂英文,也因此需要翻譯成當地通行的語言。不僅會計準則,審計準則亦然。由IAASB發布的審計準則亦為許多國家採用或作為藍本。會計與審計準則的翻譯影響準則使用者對於原意的理解,也影響一套單一準則可否達成齊一財報品質的成效,其中,專業術語的翻譯也為會計專業(會計師)所關心,因為可能涉及他們的法律責任之後果。
「保證」與「確信」,責任大不同?
我國審計準則33號公報制定過程中,究竟assurance該如何譯成中文經歷了熱烈的爭辯。原先的草案將之譯成「保證」,但會計師界提出不同的意見,他們擔心一旦會計師合理「保證」財務報表後,一旦公司發生財務報表問題,報表使用者會認為既然會計師已經作了保證,會計師應負擔相當重的法律責任。該號準則最後採用的中文翻譯為「確信」。究竟assurance中譯為「保證」或「確信」,是否有如會計師界所擔心的問題出現,在真實世界中因為沒有兩種翻譯以供比較,因此無法利用資料庫的檔案資料予以評估。因此,林孝倫,周齊武教授與我進行一項實驗研究。(註1)
在研究這個問題時,有一重要的觀念必須先提出。一個詞的意義,不僅有字面上或技術上的意義,更有隱含的甚至帶有情緒的意義(connotative meaning),會計研究指出隱含意義的重要性,不容忽略。例如:利潤的技術意義乃收益超過費損的部分,但其隱含語意則包括「好」、「有價值」等。同理,對於不知原始文字為「assurance」的財報使用者(如投資人或檢察官),雖然「保證」或「確信」這二個詞的技術意義差別不大,但他們的隱含意義各為何?若果真有所不同,則一旦公司出事,帶來的會計師法律責任是否不同?再者,即使對會計師言,這兩個中譯名詞其隱含意義可能沒有不同,但他們擔心對報表使用者而言,是有所不同的,且「保證」的法律責任較「確信」為重。報表使用者的認知及判斷是否與會計師界所擔心的一致?
中譯不同,恐影響法律責任之判斷
我們的研究嘗試回答這些問題。經過一系列的預試後,我們針對「保證」與「確信」設計出五對可聯想的隱含語意之形容詞(包括:可信賴的―不可信賴的;可靠的―不可靠的;高度負責的―低度負責的;真實的―想像的;可控制的―不可控制的),並徵集某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會計師、某國立大學的EMBA學生(修習過財務報表分析,代表投資人)以及檢察官(代表執法人員)作為實驗的受試者。請他們對「保證」(或「確信」)語意形容詞,在語意差異的量表上,依指示作答,作為受試者對「保證」(或「確信」)所知覺的隱含語意。我們另外也發展一個審計案例,在該案例中,會計師經一定查核程序後對其客戶出具無保留意見,保證(或確信)財務報表允當表達;但該客戶後來倒閉。在實驗中,我們請受試者判斷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