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醫病戰爭 開打!

文/林筱庭    

台灣醫療糾紛案之多,幾乎沒有一位醫師逃得過。就連過去總是默默陪在台北市長柯文哲身旁,溫柔形象深植人心的柯夫人陳佩琪,也曾因發生醫療糾紛心煩意亂,在電話中向柯文哲大聲怒罵。

「第一賣冰,第二告醫師」

在北市聯醫擔任小兒科醫師的陳佩琪,日前在臉書上自曝,過去柯文哲常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演講,唯一一次去聯醫非為演講目的,就是為了她的「醫糾事件」。而柯文哲過去在台大醫院擔任急診部醫師,也曾經因「連帶被告」,遭捲入兩起醫療糾紛。

事實上,全台灣約有四萬三千名醫師,每天至少都有一.五名醫師等著被告。過去俗語說最賺錢的行業:「第一賣冰,第二作醫師。」在醫師彼此眼中,社會實情早已成了一句可悲的笑話:「第一賣冰,第二告醫師。」

衛福部醫審會受理的「醫療糾紛鑑定案件」,每年已破五百件大關。但在一九九三年健保開辦前,將近十年,這數字平均不超過一六○件,而健保開辦後次年,數字開始飆升,直接跳到二五○件;二○○○年後每年約四百件,二十年間增加了三倍多。


醫院人力欠缺,與病家溝通時間變少,醫糾自然難以避免。 林旻萱
分享

衛福部與立法委員試圖推《醫糾法》以解套,遭李紹榕大力反對。 翻攝自李紹榕臉書
分享
其中,最常送醫事鑑定案件的科別,正是柯文哲夫婦所在的「內、外、婦、兒」四大專科,一九八七年至○九年間,外科占三四.二%,內科占二八.三%,婦產科占一四.九%;若看二○○○年至○九年間地方法院民事判決分析,則以內科占二六%、外科占二四%、婦產科占一七%,最易發生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訴訟是『以刑逼民』,讓醫護人員不得不接受民事和解,以求早日解脫心靈桎梏。」西園教學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李詩應指出。

這只是冰山一角浮上檯面的數字,並非所有醫療糾紛都會走上訴訟一途,更多潛藏數字遠高於此;據推估,每年約發生五千餘件醫療糾紛,讓醫師們苦不堪言。


醫病互信已到達崩潰邊緣,醫病雙方陷入惡性循環。 林瑞慶
分享
台灣廉價、大碗的健保給付制度,正是將醫病關係推入火坑的禍首,健保給付制度遲遲追不上醫療費用,醫院為求生存,只好想辦法壓低人力成本。「醫院人力欠缺,醫師過勞容易出狀況,與病家溝通時間變少,醫糾自然難以避免。」彰基小兒腎臟科主任錢建文說。

醫師自保,自備「行醫紀錄器」

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指出,醫糾爆發的兩大根源,其一正是病家缺乏與醫師溝通的時間,對於治療過程充滿疑慮。醫改會於二○○六、○七年間共九二九件的醫糾諮詢個案中,有四成的醫糾主因都來自於「醫病溝通出了問題」。

另一引爆點,則是民眾在院內申訴協商時,沒有辦法第一時間拿到病歷,缺乏明確申訴窗口或處理機制,「找不到第三方協助說明病情,而醫師也可能礙於醫院政策或太忙,無法第一時間與民眾溝通。」朱顯光說,根據醫改會調查,醫糾民眾最大的訴求是要求道歉與瞭解真相,其次才是賠償。

但醫病關係扭曲、惡化的現狀,已讓不少醫師開始在診間自備「行醫紀錄器」求自保,先行一步搜集舉證資料,避免被告。有的醫師則選擇放棄高薪,回學校當學生,重頭開始學法律,甚至跨考律師,就是希望哪天碰上醫療糾紛時,能更從容面對。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1649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新新聞一年52期 (此方案12/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6656 4950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新新聞一年52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12/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6656 45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