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犬女王一詞出現,意味著愈來愈多女性嚮往單身生活。根據「幸福感調查」,男性比女性更想婚,而且女性傾向不婚者,更高於結婚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台灣不生、不婚的現象愈來愈普遍,難道單身是一種流行嗎?
根據遠見民調中心的「幸福感調查」,60.2%的台灣民眾抱持傳統婚姻觀,認為「人生一定要結婚才美滿」,34.7%則認為「單身生活比較自由,不結婚也無所謂」。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比女性更重視婚姻之於人生的價值,75.6%男性認為「人生一定要結婚才美滿」,遠高出女性的答案45.1%,而有近半數女性(48%)認為「單身生活比較自由,不結婚也無所謂」。
這樣的態度是否反應在現實生活情形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102年的調查,25~29歲的女性將近八成未婚,較95年時上升了14個百分點,而30~34歲的女性未婚率也高達四成。男女在婚姻觀念上的分歧,或許是造成台灣生育率屢創新低的原因之一。
分享
婚後,女性的工作與家庭衝突更多
大陸知名作家錢鍾書將婚姻比喻成「圍城」,圍在婚姻這道牆裡面的人想逃出去,在外面的想衝進來,這樣的情況或許放諸四海皆準。
在美國,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的調查指出,2010年時有61%尚未結過婚的成人表示未來仍想要結婚,但到了2014年想要結婚的比率則下降為53%,對比遠見民調中心的幸福感調查結果,有53.9%的未婚民眾認同人生一定要結婚,比率相近。
對台灣女性而言,婚姻為什麼不再是一個必要的選項?答案其實不難想像,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公布,2014年女性勞動參與率歷年持續上升,已達50.6%,同年統計資料顯示,職業婦女下班後平均料理家務的時間長達4.3小時,大致是一半用於做家事、一半用於照顧孩子。
可以觀察到,女性教育水平提升,投入職場的比率增加,但在婚姻裡面被期許擔負的照顧責任並沒有相對減少,根據最新2015年5月份《未來Family》和遠見民調合作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55%)有子女的家庭認為,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主要是由女性(太太)來做,另外只有17.5%由男性(先生)負責。
在傳統「男主外、女主內」觀念並未因婦女也去上班而改變太多的情況下,女性在婚後時常得在工作與家庭的衝突之間左右為難,甚至吃力不討好,對已習慣獨立生活的女性來說,這樣逐漸喪失控制感的人生也足以讓人對婚姻感到卻步。
現代家庭的兩性分工應多元化
如何幫助職業婦女兼顧家庭和工作?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爸爸參與家事和照顧工作將會是關鍵。
Jessie的小孩就讀幼稚園,孩子也在這個幼稚園的20多個家庭,成為親子共玩共學共讀的團體,課後一起上才藝班,隔一、兩週就會安排集體各式各樣的遊樂活動,明天要去烤蕃薯,輪到A家庭負責統籌,A爸爸正忙著跟大家溝通車子、食物的工作分配。
「工作不錯,是一種成就感;有家庭有小孩,是種幸福感;偶爾享受一個人的小確幸有放鬆的舒適感,但這比不上幸福感,」Jessie是上班族,假日因為孩子,跟著一群家庭玩樂,生活豐富不少。
現代家庭在兩性的分工與協調上,應該要有更多這樣豐富多元的型態,夫妻二人都可以輪流扮演孩子的照顧者、規範者或保護者,國內性別工作平等法已有規定,凡參加就業保險且符合一定資格者,可辦理育嬰留職停薪並請領津貼,夫妻兩人可先後申請。
當爸爸也加入照護的行列,除了可以減輕媽媽的負擔,更能加強親子之間的友好關係。在家務分擔方面,引導孩子一起做家事也是父母重要的教育職責,從小練習收玩具、折衣服、倒垃圾等,父母再適時給予回饋跟讚美,對孩子自理能力的訓練以及責任心養成,都有正面的意義。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102年的調查,25至49歲未婚女性提升其結婚意願因素主要以「能有穩定的工作及收入」為主(39.97%),「丈夫及其家人願分擔家務並對生育計畫有共識」居次(14.26%),顯見能夠兼顧家庭照顧及自我實現目標,為女性選擇進入婚姻時的重要參考因素,在家庭經營的角色分工方面,女性也期待家庭成員能有更公平的理解。
如果婚姻真的是圍城,那麼唯有在城牆裡面,家庭才能得到保護,而在每個家庭成員不分彼此合心合意的努力之下,城內也可以開滿芬芳的花朵。
【調查說明】
本調查是由遠見民調中心在2015年6月4日至6月10日18:20至22:00進行,以等比例分層隨機抽樣,抽出電話門號後末二碼代以隨機亂數處理,並採電腦輔助電話訪問方式,成功完訪居住台灣20歲以上民眾共1046位。對母體各項參數的推論,以95%信賴度估計最大抽樣誤差為±3.0%。調查結果已對受訪者性別、居住縣市、年齡、教育程度等項進行樣本代表性檢定,並進行加權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