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未獲滿足
寶寶為什麼會在生氣時出現打頭、用頭撞地板等自傷行為,或是用力摔玩具、摔椅子等搞破壞行為呢?有時還會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甚至搥打身旁的父母,為什麼就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以較溫和的方式來表達,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壓力呢?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蘇泓洸表示,雖然這樣的行為和孩子的先天氣質也有關係,不過主要原因是當孩子有需求,而身旁的大人無法滿足他時,就可能會使用這樣的方式來作為一種達成目的的策略。特別是當大人一開始給孩子的規範限制較為寬鬆或不穩定時,孩子可能會因為抓不到準則(在什麼狀況下、以什麼方式來要求父母會有用),而出現較多這類的行為。
是故意還是無心?
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之前,評估孩子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有時孩子並非有意犯錯,只是心智發展尚未成熟,這時父母無可厚非地必須給予更多的支持與包容;相對地,對於一些年齡較大的孩子來說,很可能就是「知法犯法」,故意拿翹,這種情況下必須提供適當的教育,才能讓孩子往正確的方向成長茁壯。蘇泓洸主任指出,在一般正常情況下,判斷孩子是有心或無意,爸比媽咪大致上可依據年齡來做簡單的區分:
1歲以前
未滿週歲的小孩,其實比較沒辦法直接意識到這樣的胡鬧行為可能為自己帶來什麼結果,並不了解其中的因果關係;因此,在此階段如果孩子出現一些傷害性或破壞性的行為,通常都不是有意的。
事實上,到了快1歲左右,隨著孩子的各項發展,會讓他們和主要照顧者的關係開始發生改變,寶寶從無時無刻都跟媽媽黏在一起,到後來必須學習獨立,像是學走這件事,就會對母嬰關係造成很大的改變,因此寶寶在此期間也就可能出現較多的情緒波動。
滿週歲之後
滿1歲以後,孩子的心智能力發展已經可以慢慢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與外界的反應之間有著什麼樣的因果關係。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1、2歲的孩子其實就很會看大人的臉色了,可以開始判讀複雜的社會性訊息,簡單來說,如果今天做了這個動作結果會對自己有利,下次他就可能反覆地繼續出現這個舉動。
而大人們會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接受孩子的要求呢?通常就是當孩子做出了大人不願意他們做的行為,像是自傷性、破壞性行為,或是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行為對於滿足自己的需求來說相當「有效」,因為吃定了「大人怕丟臉、怕他們受傷,就會快速地達成孩子願望」的弱點。這樣的情況長久下來如果形成一種行為上的制約,孩子會因為一再地成功,就很容易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這樣的行為,成為難以改正的壞習慣。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分享
兩階段,馴服失控小暴龍
如何兼顧寶寶的安全、爸比媽咪的面子,又不讓寶寶學會用這招來讓大人對他予取予求?想必是每位父母都很想知道的。蘇泓洸主任表示,要馴服這群小暴龍,爸比媽咪必須有聰明的頭腦加上無比的耐心!主要可分成「當下處理」及「長期教育」兩階段來說明。
A.當下處理
1.不能馬上滿足寶寶的需求
寶寶出現這樣的行為,就是為了讓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如果重複使用撞頭、摔東西、在公共場合大哭大鬧或搥打父母這些策略,爸比媽咪就會買糖果或玩具給他,他就會屢試不爽,一用再用。因此,治本的首要方法就是,當下不能馬上滿足寶寶的需要,以避免他做出錯誤的連結,覺得這招可以吃定父母。
2.確保孩子的安全
在不去滿足孩子需求的情況下,最重要的就是必須確保孩子的安全,因為此時孩子勢必會鬧得更厲害,動作也更大,在不知輕重下可能就會造成傷害,因此,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是很重要的。舉例來說,假如孩子一生氣就想砸東西,父母一樣可以讓他做這個動作,只是要選擇安全的物品、場所,像是給他一顆枕頭去打,讓他在房間裡發洩他的情緒。
3.轉移目標
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轉移目標不失為一個立即見效的好方法。利用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有趣事物吸引的特性,引導孩子暫時跳脫當下的執念,讓親子雙方劍拔弩張的氣氛能夠有所緩衝。
4.正向增強與約定方式
當孩子表現良好時,爸比媽咪別忘了立即給予肯定與鼓勵。此外,當孩子的情緒瀕臨失控邊緣時,也可以跟孩子做約定,且約定的內容必須是孩子的能力能夠達成的。例如,當孩子吵著要買玩具,爸比媽咪可以與孩子約定,如果他每天都能乖乖地吃飯,下個星期就可以買。
5.同儕影響力
約莫2歲以後,孩子們經常就會玩在一起,可以用正面鼓勵的方式,讓孩子由周遭朋友身上學習如何控制與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也要注意別給孩子過大的壓力,例如:拿他跟大很多歲的哥哥姊姊比較。
6.練習將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
對於3、4歲以上年紀稍大的孩子,爸比媽咪可以在孩子情緒激動時跟他們談談,孩子其實已經可以聽懂了。談的方向有幾:
1.我要你安全。
2.你現在在生氣,我希望你把情緒平靜下來。
3.好好地說清楚,我們才能幫忙你。
B.長期教育
1.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與需求
在孩子情緒較為平穩時,父母也要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帶著他試做一次,或是由爸比媽咪一個扮演孩子、一個扮演大人來示範給孩子看,以建立正確的行為模式。
蘇泓洸主任提醒,家長通常會去限制孩子的壞行為,但是卻忘記教導孩子好的行為,好行為通常不太容易自然而然地發展出來,所以要提供孩子一些方向、給他一些範例,並且在達成之後給予適當的鼓勵,來強化他下次再有好行為的動機,長久下來,就可以減少孩子出現破壞、傷害性情緒反應的「壞行為」。
2.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很多時候當孩子想對父母訴說心情時,父母往往會急著批評他這樣處理事情不對、應該那樣處理才對,讓孩子不斷感覺自己很笨、很糟。久而久之,孩子便不再誠實地對父母傾訴自己的想法,因為一說,就會變成「曝短」,總是有被糾正不完的事情,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不想表達。放棄溝通的結果,只會促使孩子用一些更不恰當的做法來達成目的,親子關係也就越來越疏離了。
3.允許孩子適當宣洩情緒
平時可以多帶孩子走出戶外、從事運動,或是引導孩子用繪畫的方式畫出自己當下的心情,也可以與孩子一同閱讀繪本,透過書中角色來學習情緒表達或調節的方法。別要求孩子壓抑情緒,因為情緒若沒有被適當地釋放出來,將會逐漸累積,形成更大的負面能量。
4.爸比媽咪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時爸比媽咪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對生活的種種不滿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或是一聽到孩子說「不要、不要」就馬上失去耐性,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示範,因為你如何對待孩子、對待周遭的人,就會深深影響著孩子如何對待你以及其他人,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模仿大人,因此爸比媽咪在要求孩子前首先必須以身作則才行。
結語
當孩子出現生氣就大哭大鬧、打人、撞頭、摔玩具等暴躁行為時,爸比媽咪最擔心的都是孩子是否為自閉症,以及是否必須服藥治療等問題。其實這類孩子需要的是行為治療,一般學齡前的孩童(即使是判斷可能為自閉症的患者)是不需要服藥的,建議爸比媽咪們在感覺孩子的狀況棘手,已經不確定自己該如何解決時,就儘早尋求兒童精神科醫師的協助,由專業醫師與家長共同討論適當的介入方式,透過親職能力的提升,以及給予行為規範等方式,一起努力改善孩子的狀況,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蘇泓洸
現職: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士
經歷:行政院衛生署署立嘉南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住院醫師、行政院衛生署署立嘉南療養院行政總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