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政治人物宣稱台灣要成為創新中心,我相信這種新聞一定又一次讓一堆「也在做創意工作但是沒有受到重視」的人深深地嘆一口氣。就像我常常講的,台灣的創意產業不是沒有產品,而是沒有被適當的整合與宣傳而已,所以台灣真的有需要大費周章,去搞個創新中心嗎?或者台灣早就已經是創意滿天飛,卻被視而不見?
根據我的觀察與輔導經驗,很多產品都是在被報導之後才開始被當作寶,但是報導前後其實產品的內容與內涵是一樣的。所以如果以行銷的4P觀念,把「創新力」當作「產品」來評論成立「創新中心」這件事情的話,問題應該是出在對這個產品的「促銷」與「整合」能力。
例如我曾經推廣的「亨利大叔的充氣衣」,在行銷成功之前,亨利大叔在5年內共投資1千多萬的回收寥寥無幾,結果一被新聞報導之後,居然幾天之內出清所有庫存,隔兩天被大陸中央電視台報導,又接到兩百多封來洽詢代理的信件。
最近我正在行銷包裝一件「陽傘衣」也是相同的情形,在我開始行銷的前後,產品的功能是一樣的,而我做的工作不外乎產品包裝與關鍵字定義,新聞報導之後,開始有很多人「突然發現」這是一件很有創新能力的專利發明,但是其實產品的本質一點都沒變,變的只是行銷的手法而已。
台灣如果真要成為世界的創新中心,也許第一步要先學著把創意集合起來。至於在學校教育部分,以現在這種教育方式,學校部分能培養出多少有創意的人才?我覺得我運氣好,遇到幾位好老師,肯讓我在學校的時候隨意亂搞,但是每個人求學的時候都可以這樣嗎?也許,在希望成為創新中心的時候,順便把教育制度改一改吧,不是只增加一些叫做「創意XX」的課程就可以的。
台灣是否「可以」成為創意中心,或者是否「應該」成為創意中心,我覺得不是「因」而是「果」,如果台灣有更多有創意的腦袋,有更多集合併轉換創意的地方,不要讓搞創意的還要很辛苦的去搞創意行銷,這樣要成為創新中心怎麼會有困難呢?想想我們的半導體產業是怎麼起來的?那我們的創新中心就不應該是用喊的,否則幾年之後還是「又」要喊一次?
行銷智慧:
如果沒有將創意
轉換為產值的機制,
培養再多的創意,
還是不會有創意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