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書籍與專家所提倡的胎教法百百種,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與寶寶的胎教方式,才能達到胎教真正的意義?本文特別邀請兩位專家來分享正確的胎教觀念及做法。
了解胎兒發育歷程,選擇合適的胎教
當爸比媽咪開始進行胎教活動前,建議先行了解胎兒發育的過程,因為懷孕初期,寶寶還僅是個小胚胎時,對他進行胎教完全是沒有益處,甚至可能還會傷害到胎兒,因此,爸比媽咪應該依照寶寶生長狀況,待觸覺、味覺、聽覺等受器逐漸發育完畢後,配合適當的胎教方式,即可大大提升胎兒感受力。
第7~10週
此時寶寶從胚胎發育成胎兒,且身體各部位器官逐漸發育成形,而觸覺受器一開始是由嘴唇及臉頰開始發育,在未來六個月會逐漸延伸到身體的其他地方。
第11~15週
寶寶開始有吞嚥、吸允等動作,且一些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例如:大腦、腎臟、肝臟、腸胃與鼻子等呼吸器官開始逐漸發育。
第13~15週
寶寶已經擁有成熟的味覺味蕾,可以嚐到羊水中強烈的氣味,甜味的刺激會增加寶寶喝羊水的頻率。此時媽咪可以進行飲食胎教法(味覺刺激),透過媽咪攝取的各種食物,讓寶寶增加對食物多樣性的熟悉。
攝影/鯊魚影像工作室
分享
第18~24週
寶寶的耳朵和大腦的發育已經足以讓他開始聽到媽媽的心跳聲與血流通過臍帶的搏動。因此,大約20週上下即可進行音樂及語言胎教(聽覺刺激),若媽咪有感受到明顯胎動,也可以進行撫摸胎教(觸覺刺激)。
第25週
寶寶的耳朵在結構發育逐漸完整,清楚聽到媽咪與爸比的聲音(如果爸比夠靠近的話),可以持續進行音樂及語言胎教。此外,太大的噪音或喧嘩可能會嚇到寶寶,要特別注意。
第26~27週
寶寶的眼睛打開,眼睛瞳孔開始對光線有反應,在27週左右,他也許能夠分辨父母的聲音。
第28~31週
寶寶的味覺可以分辨出更細微的味道,並且也發展出嗅覺。此時可專注於寶寶的味覺及嗅覺刺激,這對於未來寶寶喝母乳時的適應十分重要(熟悉媽媽吃東西的口味)。
第32週
觸覺受體已經延伸至寶寶身體的各個部位,能感受到溫度、疼痛及壓力的變化。而可在孕期最後一個月加入光線的刺激,進行光照胎教。
正確胎教,讓媽咪與寶寶都開心
誠如前面所說,胎教本身的核心價值是透過讓媽咪開心而讓寶寶開心的過程,並且建立彼此間的情感基礎,絕非是為了加強與提高胎兒的智商或意識層面,更不是當媽咪做了什麼、寶寶在那方面的能力就會增強。因此,在胎教方式的選擇上,媽咪應盡量以自身考量為出發點,選擇自己認為愉悅與適合的種類來進行。到底胎教的種類有哪些呢?以下由蔡佩蓁醫師和潘恆新醫師聯手為您一一解說。
聽覺刺激類》語言胎教、音樂胎教
聽覺胎教分兩種,語言胎教與音樂胎教。
語言胎教
蔡佩蓁醫師表示,寶寶自18週起,因為聽覺器官逐漸發育,可以接收到聲音的刺激,而最直接方式便是媽咪對寶寶說話的聲音,寶寶在羊水裡飄來飄去時,媽媽若對胎兒說話,寶寶便可透過震動覺方式感受到媽咪音頻的震動,感覺像是我們沉在水裡時聽外界聲音,而非理解對話內容。此外,寶寶對於接收低頻聲音的能力較敏銳,因此,鼓勵爸比一起與媽咪進行語言胎教,爸比的嗓音較低沉,寶寶感受的程度會更強烈。當寶寶出生後,聽到爸比媽咪的聲音時,會產生安心感,且在哭鬧時較容易安撫。
【做法】
語言胎教(又稱對話胎教)在執行過程中,建議爸比媽咪一起進行。如果已對腹中寶寶取了名字,可以透過輕聲呼喚,加強寶寶對該名字的熟悉度,未來出生後再聽到父母親呼喚自己的名字時,便能產生安全感。在說話過程中,爸比媽咪務必注意自己的語氣和音調,因為這些感覺都會確實傳遞給孩子。
音樂胎教
為什麼有人說要給胎兒聽些古典音樂?原因無非是古典音樂的音頻低,寶寶可以聽得較清楚,若像弦樂這種類高頻的音樂,對寶寶來說就只是模糊的雜音。潘恆新醫師說明,像莫札特小夜曲、巴哈G弦之歌、卡農等古典樂,因為它們的頻率與小孩子的心跳頻率相近,約1分鐘為120~160次,因此,當胎兒聽到這類音樂時,會感覺有人陪伴著他,情緒也較穩定;且出生之後,這些古典音樂能再次發揮功用,安撫寶寶不安的狀態。又因為寶寶對於聲音的感受強烈,故應盡量避免處於嘈雜的環境之下,否則會導致寶寶情緒煩躁不安。
【做法】
執行音樂胎教時,建議維持在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左右。音樂選擇方面,則建議挑擇頻率較低的古典樂,寶寶聽得較清楚。當然有些胎教專家會主張選擇媽咪喜愛的音樂即可,但胎兒對於低頻的聲音感受度較高,因此,可在胎兒活動時給予古典樂,而平常寶寶在休息時,媽媽仍然可以聽自己喜愛的音樂保持心情愉快。若使用收錄音機播放音樂時,需距離媽咪肚子一米左右,不可直接靠近肚子;若使用胎教傳聲器,則可直接放在肚皮上。
味覺刺激類》飲食胎教
胎兒在媽咪肚子裡時,會經由臍帶來吸收媽咪的養分,且寶寶在10週左右起會開始喝羊水,媽咪所吃下去的食物都會影響到羊水味道,蔡佩蓁醫師解釋,雖然並非媽咪吃了什麼,羊水就會變成該食物的味道,但是如果媽咪能在孕期時攝取均衡且多樣化的食物,除了對於寶寶在腹中的生長發育有所幫助外,更能在寶寶出生後,使孩子對於食物的接受度高,與副食品、成人食物的銜接上較為迅速且容易,較不會出現嚴重挑食的狀況。
【做法】
飲食胎教十分簡單,媽咪只要掌握一個大原則:「三餐規律,飲食均衡」。規律是指用餐時間固定、分量固定,且三餐不能合併、暴飲暴食。食材部分也應該挑選含有大量維生素與營養成分的高營養價值食物,無論是蔬菜、水果、蛋白質等,都應該均衡攝取,不可偏食,且調理方式應越清淡越好。此外,孕媽咪一定要避免加工、刺激與低營養價值、高油高鹽的垃圾食物,最重要的是用餐過程中需保持心情愉悅。
視覺刺激類》光照胎教
胎兒在8個月大左右時,眼睛逐漸睜開,因此,在第三孕期(懷孕最後三個月)時進行光照胎教是最恰當的時機,太早容易造成胎兒眼睛的傷害。所謂光照胎教,便是透過光線的刺激,以利胎兒的視覺發育,並且讓總待在肚子裡烏漆麻黑什麼都看不見的寶寶,感受到原來世界上還有光的存在。有些媽咪進行光照胎教的過程中,發現原本睡眠時間很長或睡覺時間隨興的胎兒,醒著的時間漸漸增加,等到寶寶出生後,調整作息會變得容易許多。像其他寶寶因為長時間在媽咪黑暗的肚子裡,時常睡睡醒醒,又或者白天一直睡,出生後作息十分不正常,使爸比媽咪們頭痛無比。
【做法】
請媽咪準備光源較弱的手電筒,照射在腹部胎兒頭部的位置,每次約三分鐘左右,過程中可反覆開關手電筒,讓光線一明一滅的給予寶寶溫和刺激。而光照胎教務必要在寶寶醒著時候進行,否則可能會打亂寶寶的作息時間,因此,應循序漸進,讓寶寶醒著的時間自然慢慢增長。
觸覺刺激類》撫摸胎教
撫摸胎教是最有趣且最有成就感的一項胎教法,蔡佩蓁醫師表示,雖然胎兒與媽咪隔著子宮與肚皮,但他仍能確實感受到爸比媽咪的存在,並且可以直接給予父母親回應,這會是一件非常有感覺的事。此外,有部分胎兒因受過撫摸胎教後,在感覺統合、體格與大動作等層面的發展都較順利,不易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的狀況。但媽咪要特別注意,如果曾有過一些狀況,如:早期宮縮、出血、早產與流產的話,則應避免進行撫摸胎教。
【做法】
媽咪在懷孕約16週時,可開始透過輕拍、撫摸的方式與寶寶互動,每天2~3次、時間長度約5~10分鐘,雖然寶寶不一定立刻會有反應,但他仍然可以感受到媽咪給予的安全感。當寶寶愈長愈大時,胎動也會逐漸變強,每當寶寶踢媽媽肚皮時,媽咪就可撫摸或輕拍同個部位,有時候寶寶會這樣跟媽咪玩了起來!此外,蔡佩蓁醫師表示,若爸比媽咪與寶寶進行撫摸胎教時,配合說話的聲音,寶寶甚至可以分辨爸比與媽咪。
蔡佩蓁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住院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研究醫師
現職: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
潘恆新
學歷: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聖喬治大學醫管所碩士、法蒂瑪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輔仁大學醫學系講師、臺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監事、臺灣婦產科醫學會醫療糾紛委員會副召委
現職: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