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新北市茶鄉坪林的奶奶,因病到台北接受治療。醫師評估奶奶為末期病患,和家人溝通下決定採取安寧療護。
醫療團隊透過藥物、按摩減緩奶奶的病痛,並提供心靈支持。奶奶常說,想回生活了八十七年的家看看,醫療團隊和家人決定讓她圓夢。
那天,子女從各地回到茶鄉,舊識鄰居紛紛出門迎接,蜿蜒小徑上擠滿了人。兒子甚至摘下一片茶葉讓奶奶握著。幾個月後,奶奶逝世,那趟旅程為她畫下圓滿句點。
這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安寧團隊所照護的個案。
「死亡過程也是生命的一部份,它是需要被照顧的,」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說。他從台大醫院到聯合醫院,帶著同樣的信念推動安寧療護,「安寧療護是種觀念、是種文化,需要普及,」他說。
目前台灣有愈來愈多醫療院所開始推動安寧療護服務。從住院安寧、安寧共照、安寧居家到社區安寧,照顧病人的生命終程。
分享
經濟學人智庫(EIU)於今年十月發布的臨終品質調查(Quality of Death Index)指出,台灣民眾的臨終品質在全球八十個國家中,排行第六,甚至為亞洲第一;比起二○一○年,在四十個國家中排第十四名,大幅躍進。(見表一)
擔任前後兩次調查顧問、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主任王英偉分析,政府、學會、醫療院所和民間組織,是促成台灣安寧療護發展的動力。
二○○○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後,民眾具有「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的權利,也促成了各項政策的發展,像是將安寧療護列入醫院評鑑重點、納入健保給付等,不但鼓勵醫療院所推展安寧療護,也讓民眾能取得、也能負擔得起安寧療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