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經營是會計學上的重要基礎,更是計算投資價值的重要假設,但事實上,地球受到溫室效應影響,溫度持續攀升,不僅造成許多難以想像的天災外,更重要的是降低人類活動的意願,進一步壓抑生產力、生育率等,若問題不解,勢必逐步影響人類長期經濟利益、投資價值折損,因此,當美國對於氣候協商作出承諾後,獲得波克夏、嬌生、通用汽車等美國重量級企業表態支持,加上先前歐習會後發表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吹起全球減排減碳聲勢後,目前已超過一五○國提出各自減碳目標,讓世人更加注意月底召開的巴黎氣候峰會(COP21)。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地球溫度就不停上升,但當時僧少粥多,能夠從事大量生產的國家不多,排碳量仍在地球可負荷的程度內,不過,自從開發中國家勢力崛起,因應內部需求或是外銷擴展,提升全球城市化、工業化比重,讓全球排碳量大增,二○○五年中國正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排碳量最大國,一四年中國年碳排放量更超過美國九成,加上印度、俄國等排碳量大起之下,全球合計已接近四○○億噸,較一八五○年成長近二○○倍!
分享
減碳有助全球經濟成長
排碳量年年高漲,若視若無睹、都不付諸行動,依照過去排碳量成長趨勢(CO2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八成)計算,二一○○年全球氣溫將增加攝氏四度,屆時海平面恐升高一一公尺,四.七~七.六億人口將面臨生存問題,加上有經濟學者研究證實,人類生產力與氣溫有關,若全球氣溫將增加四度,多數國家受害之下,全球平均收入在本世紀末將因全球暖化而縮減二三%,因此,在二○一○年氣候會議時達成共識,希望將增溫控制在二度內,讓溫室效應影響人數降至一.三億以下。
經多年數次氣候會議波折後,去年中美首度對於氣候議題達成共識,相當具有指標意義,原因在於,○五年後雖然開發中國家(非OECD)整體碳排放量已大於已開發國家(OECD),理當負起多數責任,但由於非OECD如中國、印度等國,人口眾多,除了壓低人均排碳量(中國人均排碳僅美國的四四%),更因為經濟體需大幅擴張維持社會運作動能等,減碳不符合短中期國家利益,形成全球減排最大的障礙來源。
共同但有差別責任的新共識
因此,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後無疑表示,OECD與非OECD在「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之下,達成某種共同減碳共識與方法。而就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來看,美國主要承諾包括大幅降低電力、油氣及垃圾填埋行業排碳及甲烷氣體總量、提升汽車、電器及燃油效率標準,最終達成二○二五年總排放量將較○五年減少二六~二八%的減排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