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廣告進入50年!
從1958到2008,剛好整整50年,50年來發生了很多事,出現了很多人,創造出來無數精彩的作品,50年不長不短,但是在尋找編輯50年台灣廣告發展的軌跡時,走過
的路,原來那麼精彩,精彩地令人動容而激動。
台灣廣告50年,為什麼從1958年開始?之前呢?
1958年,民國47年,是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的前前身成立的那一年。若從這一年起算,台灣廣告產業剛好走入了50年。1958年之前,台灣當時確實已有一些小型廣告公司成立,但是那些廣告公司都是單一的廣告代理商,扮演的角色、類型類似媒體掮客,也就是幫客戶發廣告。
1958年之前,台灣地區仍處戒嚴時期,百廢待興,政府正在積極發展基礎建設,當時的廣告媒體,主要是電台、報紙或是看板。
而報紙與電台這2個主要媒體仍由政府控制管理。報禁及限張,使廣告代理商要發稿時皆需經由報社所認可之「業務員」來發稿,業務員所獲得的佣金再與廣告代理商分享。
因此, 台灣廣告代理商在1 9 5 8 年之前仍是處於單一代理商制。1958年之後,準確地說,1959年東方廣告公司成立之後與報社簽定代理發行合約後,台灣才真正的走入「綜合代理商」制。
先談談《廣告雜誌》如何編撰「台灣廣告50年」專刊
《廣告雜誌》接受公會的委託,負責編撰一本有關《台灣廣告50年》的專刊。我們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工作可能會使我們遭遇到一些無法想像的困難。因此,我們在編撰之初就決定要聘請5位編輯顧問一起與我們面對可能的困境。這5位其中一位是梁開明,他是我們在一開始就決定要聘請的人,原因我相信廣告界的人都可以理解,因為他會為我們訂出最嚴苛的編輯標準。一位是林呈綠,這位《廣告雜誌》
忠實的寫手及讀者,長期以來都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的諫言與意見。同樣地,對這本專刊我也期望他能為我們提供最珍貴的記憶與最真實的事實,使這本專刊能最接近完整。另一位是錢大慧,他是《廣告雜誌》創刊以來從第一期就開始幫我們撰寫創意與科技方面的寫手,他的「國際廣告藝廊」大概是台灣廣告界最具權威與視野的創意專欄。再一位是在淡大教廣告的黃振家,因為,我們需要一些從學界觀察產
業界的另類觀點,使這本專刊具有能趨近於多元、豐富的歷史觀。林渭富,則是我長期以來一直最為推崇的廣告專業編輯與觀察家,這一位從政大廣告系畢業後就進入《廣告雜誌》擔任編輯,之後升任《廣告雜誌》總編輯的作家,經常能以在激情中保持冷靜的立場,公正的看待廣告產業中所發生地每一件事。林渭富,也是這一本專刊極重要的參與者。「台灣廣告50年」想當然是十分地精彩,有那麼多的人、事、物,你可以想像它將會有多麼的偉大。但是人太多、事太雜、物也太豐富,我們沒有辦法把它們全都深入的記了下來或是深刻去談它的影響力。
因此,在與5位顧問經過慎重的討論後,決定以「台灣廣告50年來改變及影響台灣產業發展的關鍵
性時間點」來作為這本專刊的中心主題與定位。
「23個關鍵性時間點」是這樣產生的
根據這本專刊的定位與中心主題,我們經由5位編輯顧問,2個多月多次的編輯會議後,選出23個對台灣廣告產業發展最具關鍵性影響的事件。不過由於我們是從歷史
的觀點來選評,是以「時間」為軸線。因此,我們將「事件」轉變為「時間點」,也就是在發生這些事的那一個時間點。「23個關鍵性時間點」就這麼產生。
事實上,由於我們作業方式是先提名、再討論、後決定,因此,列入提名的事件,其實是超過23個,其中有幾件爭議較大,意見也不容易集中,例如,「開始買CRRP」、「2001年台灣廣告人才外流」、「嘉義幫」、「廣告界發起台灣加油公益廣告活動」、「公平交易法」等,也就是在沒有全員的共識下,而無法列入。
「23個關鍵性時間點」被選出後,基於接受公會委託的角色,《廣告雜誌》也向公會作了一次簡報,並經由公會認可後,開始積極進行採訪及編輯作業。
「23個關鍵時間點」是台灣廣告50年專刊最主要的部分!你的心得?
很感動,但是也很辛苦,中間有一度想放棄。很感動的是,在我進行鄉野調查與訪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原來台灣廣告過去50年來,竟然是那麼地精彩,從萌芽、成長、茁壯的過程中,有那麼多令人感動的人與事。從拓荒者,只有勇氣而缺乏專
業知識的情況,撒下台灣廣告產業的第1顆種子開始,我們就知道那些夢想,會成為後來前進的動力。痛苦是,當我愈接近事實與真相地時刻,我們就發現我們的責任將會更大,大到即使我們必須傾全力而為,也可能無法勾勒出台灣廣告50年平凡中的偉大。所以,我們最害怕地就是沒有辦法把這本書編好。
我們盡力的設法在被忽略及荒蕪的廣告歷史中還原事實,而這一點也是最困難。將事實還原是基於下面假設,我們必須假設10年、20年後,當我們這些參與歷史的人逐漸凋零或是失去記憶時,我們希望這本專刊的讀者仍然可以從文字的書寫中,想像出我們曾經創造的歷史的真實感,使之彷彿身歷其境。這是我們編這本專刊時的理想,我們希望能做到。
還有什麼話要說?
下次絕對不敢了!
我們估計這次訪談的人士將會超過100位,每一位都要面訪、拍照、錄音,使之能成為口述歷史的一部份。目前為止,除了劉毅志先生是經過5次電話越洋訪談之外(
其中4次是他從舊金山打過來做補充的,謝謝邱湳滄,是他提供劉的美國電話),大部份都是面對面的採訪,包括抓住蘇雄、鄭以萍、陳薇薇、鄭松茂返台時的採訪。
我們現在已經動員21位編輯進行這項繁瑣的工作,21位中有的文筆一流,但是對廣告產業僅略知一二的寫手。這些人我們都必須先給予2~4小時的廣告產業方面背景
說明及訓練。所以,其進度之緩慢,作業之艱困可想而知。不過,下次不敢了,是故意這麼說的。
其實,主導編製這本專刊,我們的收穫最大,得到的感動最多。
每一位撰訪者在採訪的過程中,都驚呼連連,原來台灣廣告界是如此精彩、動人、豐富。把這本專刊編好,已是義無反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