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的台股從520開始下跌,在6月20日馬總統就職滿1個月的時候,加權股價指數已經下跌1166點,市場雖然出現細微埋怨馬政府的聲音,但是,普遍對於經濟後勢依舊抱持期望,那個時候的台灣,沒有什麼嚴重的經濟問題,股市卻能跌1千點,我們意識到「問題恐怕不是出在台灣」,所以,409期(6月26日出刊)的「封面故事」我們專題是「馬政府到底怎麼了?」,在馬政府就職滿月期間,專訪經濟部長尹啟銘、財政部長李述德來談談台灣經濟,希望能夠提振國人信心。
再過了1個月,馬英九總統就職滿2個月前夕的7月15日,大盤跌破7000點整數關卡,隔天甚至出現6708點的低點;算一算,馬總統就職的第2個月,台股繼續跌了1087點。這時,《理財周刊》更確定台股下跌,絕對不是台灣自己的問題,所以,413期(7月24日出刊)的「封面故事」,我們專題是「經濟地震,短線危機解除?」那天,台灣大盤指數收在7368點。
我們從油價飆漲、糧價飆漲、小銀行倒閉的發生與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相比較,發現狀況相當類似,所以,7月下旬,《理財周刊》已經提出短線操作的警訊,並且建議大家避開金融投資。從那個時候起,我們的研究團隊總是以相當謹慎的態度在引導讀者的投資操作。
2個月後的9月15日,美國第4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告破產,同時間的美林、AIG都相繼出現財務危機,於是「金融海嘯」這樣的說法開始被大量、廣泛的討論。我們認為,與其這個時候詳細的說明這樣金融風暴的來龍去脈,不如像《理財周刊》在7月下旬的時候,就提出「經濟地震」的警訊,告訴你世界經濟快速變動,投資要謹慎;那個時候,就算你在7368點賣股票,也比在「金融海嘯」風暴發生之後,被融資追繳或斷頭在5530點還好得多。
現在全球都在救股市,能救得起來嗎?這個答案恐怕連美國總統布希或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都沒有標準答案,當然更別指望台灣的馬總統能夠給些什麼答覆。從長期趨勢來看,受創的全球經濟沒有「瞬間」好起來的理由,所以,可以慢慢「調理」,卻別指望即時有藥方可以解決。現在,大家關心的是─股市會不會繼續往下?該怎麼操作呢?既然過去《理財周刊》都看得那麼準,就再教大家3招,無論多空,都可以玩遍股市。
第1招
「認為股市會繼續下跌」的人數眾多,所以,這批人用「價值型投資」在選股;a.穩健、b.安全、c.長期獲利是他們的操作主軸。
第2招
短線可不可以進場搶短?膽子大的人還是很多,如果你想搶短,記住採取「成長型選股」操作。a.動作快、b.別融資、c.不貪心、d.設停損,則是必要的攻防策略。
第3招
如果對於經濟發展真的沒信心,對於股市投資也傷心透頂,那只有一句話告訴你─囤積現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