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讓郭台銘頭痛的中國敵人──比亞迪

記者:林易萱、陳雪齡    

一場激烈的價格大戰開打,全球最大手機代工廠富士康(Foxcon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槓上了中國電池大廠比亞迪(BYD)。



六月十二日,富士康向香港高等法院遞出訴狀,要求禁止香港上市公司比亞迪使用富士康相關的機密資料,並沒收比亞迪藉由該機密資料獲取的利潤,還要賠償富士康人民幣六五○萬元。消息一出,比亞迪股價一周內從四十四港元大跌一四%,市值蒸發掉近四十億港元(約新台幣一六八億元)。



不過,更戲劇化的還在後頭,四個月後,比亞迪盤中股價衝破七十七港元,創下歷史新高,比起二○○二年的掛牌價漲了超過六倍。



今年三月,比亞迪第一次向香港聯交所提出公司分拆上市的申請,預備將旗下生產手機塑膠機殼、鍵盤之模具及手機組裝等部門,以「比亞迪電子」為名分拆上市。投資市場坐了一趟雲霄飛車,總裁王傳福倒是神色自若,「企業就是這樣嘛,在你要上市時,出來給你搗點亂。」





恩怨從向富士康搶單開始





富士康「搗亂」不是沒來由,三年前,當比亞迪開始從手機電池切入手機零組件,並直接與富士康搶單,雙方就此結怨。



這兩家公司年營收都超過百億;只不過,富士康是百億美元,比亞迪卻是百億元人民幣。雖然稱不上重量級對手,但比亞迪積極進軍手機代工的企圖,卻讓富士康如芒刺在背。



迫使富士康控告比亞迪竊取商業機密罪的關鍵,是比亞迪挖角了富士康在日本的研發高階核心主管。過去比亞迪雖也曾挖角數次,都沒有引發富士康的不滿;但這次非同小可,因為比亞迪將因挖角連帶擁有MIM專利技術,這是一種將任何金屬粉末提高精度和密度的冶金提煉合成技術。此技術不但能提高產量、降低損耗、防腐化和延長使用期限,重點是成本降低。



據中國海通證券首席分析師範先生說,過去富士康為國際大廠生產電池產品,不論從性能和品質及價位均在較高端的領域;比亞迪這次挖角,很明顯是預備從低價市場「踩進」高價位領域。今年中,三星(中國)即以策略合作為由,率先和比亞迪合作開發手機電池,比亞迪正式向富士康搶單。



除此之外,受到摩托羅拉(Motorola)拖累,富士康今年上半年淨利僅成長八%,遠遜於過去的倍增速度;但同一時期,比亞迪的業績卻蒸蒸日上,在比亞迪二十八個事業部中,手機業務就佔了十個,每個手機零組件都成立單獨事業部,挾著低成本和高品質的優勢,比亞迪成功打進諾基亞(NOKIA)和摩托羅拉等大廠的零組件供應鏈。



讓富士康緊張的是,諾基亞不只大量採用比亞迪的零組件,扶植比亞迪成為EMS廠的態勢也越來越明顯;花旗環球證券報告就指出,到了○八年,比亞迪就會搶進手機組裝。從諾基亞甫公佈的第三季財報來看,在賣出一堆售價三十歐元以下低價手機後,獲利還能成長七八%,跌破一堆分析師眼鏡。靠著提高亞洲採購和生產比重,諾基亞成功壓低成本,在這個趨勢不變的情況下,諾基亞積極栽培富士康以外的供應商,一點也不令人意外。摩根大通科技產業分析師張凱偉直言,「比亞迪就是諾基亞拿來制衡富士康的一顆棋。」隨著比亞迪的壯大,雙方的戰況只會越來越激烈。



以低價打進鋰電池市場 比亞迪是何方神聖?





一九九五年,台灣大霸電子為節省成本,將電池訂單從日本三洋轉到比亞迪,為比亞迪賺進第一桶金;二○○○年,日商一顆手機鋰電池報價是八美元,比亞迪卻只要二.五美元,破壞性的價格讓比亞迪成為摩托羅拉首個中國鋰電池供應商。現在,比亞迪的電池被安裝在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松下(Panasonic)、京瓷(Kyocera)、飛利浦(Philips)等產品上。



這顆第一隻由日本以外研發出來的鋰電池,就是比亞迪創辦人王傳福的傑作。九○年代,一隻普通的手機電池賣到人民幣數百元,中國廠商僅能從日本購入電池,搭配其他零件組裝生產,獲利微薄。這激起王傳福將目光投向技術含量最高,利潤也最好的電池生產。



想投入,但又買不起千萬元的生產線,王傳福竟然把生產線拆解成一個個用人工完成的工序,組成一條人力流水線,關鍵生產設備則以自行研發的機器代替。這個半自動半人工的生產線打造出比亞迪的「低價神話」,成為日後商戰無往不利的超強武器。如今,比亞迪在鎳鎘、鋰、鎳氫電池銷售量,分別居全球第一、二、三位,擊潰了日本壟斷電池市場的不敗地位。



穩固手機電池市場後,比亞迪開始橫向發展,從螢幕、鏡頭模組、鍵盤機殼模具到軟性電路板等;除了晶片,比亞迪幾乎供應所有的手機零組件。



不過,比亞迪的野心不只在代工。○三年,比亞迪購併了西安的小型汽車廠秦川,宣佈進軍電動汽車,也宣告比亞迪正式開始品牌之路。



正當王傳福與高層討論購併細節時,一連串的基金經理人電話湧進來,其中一位國際大型基金的經理人甚至在電話中大吼,「王總,我們就是要拋你的股票,拋死為止。」不畏股價狂瀉,頑強到偏執的王傳福堅信,做電池的比亞迪已掌握鋰電池核心技術,有足夠實力造電動車,電動車又符合綠色能源的大趨勢,「我們應該分一杯屬於我們自己的羹。」



進軍電動車 經營自屬品牌





王傳福的汽車夢並不順遂,○四年,比亞迪推出第一款新車,沒想到連經銷商這關都過不了,投資近億元的處女作未上市就夭折。比亞迪痛定思痛,決心花更大的心力賦予汽車外型更國際化的設計,而這直接牽涉到模具的開發與製作。



於是,比亞迪收購了北京北汽集團旗下的模具製造廠,還請來日本第一大模具廠荻原的資深技工。掌握關鍵技術後,○五年比亞迪的「F3」粉墨登場,一體成型的側面車身由整塊鋼板沖壓成型,外觀漂亮大氣,還有雙氣囊、四輪碟煞及恆溫空調;這樣的豪華配置,一輛市價約要人民幣十二萬元,但F3只賣八萬元。價格成為致命吸引力,F3一舉拿下全中國產量增幅、銷量增幅和中國國內單品中階家庭轎車銷售三冠王。



過往的成功經驗成為最寶貴的範本,在打算進入手機機殼生產時,王傳福到日本考察了數家手機殼模具廠,其中一家也做汽車模具。他驚訝地發現,一輛車上萬個零件,就要用到上萬個模具,這些幾乎全靠人工打磨製作。王傳福將在電池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工產業」思惟移植到汽車工業,使得一款全新車的開模成本,比亞迪只要同行的三分之一。



中國第一投資顧問周副總透露,「目前比亞迪正祕密和宗申集團(○○一六九六,SZ)討論換股上市的入資案,宗申集團目前佔有越南八○%的機車市場」,預料這是繼香港上市後,比亞迪在中國上市的達陣計畫。



十二年來,王傳福靠著三場大戰役打下了江山。第一次,他把三洋、新力等日本企業逼到牆角;第二次,他讓富士康飽受威脅;現在,他更跨入第4C(Car),比郭台銘領軍的鴻海更快在汽車領域發光發熱,更一步步打造自有品牌。這場中國和台灣製造大廠的戰爭,不只短兵相接,還將會是一場精采可期的長期抗戰。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3102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精選雜誌任選三刊2999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今週刊一年52期續訂 (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8/26止)已收到款項為準 0 3999
今週刊一年52期新訂 (此方案08/26止)已收到款項為準 0 3999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