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媽媽抱著八個月大的孩子,憂心的請教醫師「是否有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也有個小孩雖然才出生三個禮拜,卻被經驗豐富的職能治療師從行為表現觀察到有「注意力不足」的隱憂。
長久以來,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常是父母所擔憂且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因為意識到注意力是所有學習的基石,根基打得好,孩子的各項能力才能得到好發展。提醒父母,讓這項扎根工作始於零歲,將是你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零歲起就要開始培養
在嬰幼兒的先天氣質中,有一項是指「專注力」,這固然是與生俱來的表現,但也能在後天透過適當的教養,而讓能力更加提升,當然,最好把握從零歲開始培養,讓良好的注意力為孩子順利開啟日後的學習大門!
很多父母常覺得孩子「怎麼坐不住,就像一隻動來動去的毛毛蟲……」、「為什麼玩玩具時,玩沒多久就要換一個……」,其實對零至三歲的孩子來講,好動才是天性,而且他們不是沒有注意力,只是延續時間不長,而且表現方式並非如家長所想像的「安靜的做什麼事」。
認識注意力
大人所說的「專心」,就是「注意力」,總認為是「目不轉睛的做一件事」,但對小孩來說,因為「專心」才會頻頻轉頭。臺安醫院心智發展中心副技術長許翠端表示,最大的差異在於,大人有能力「選擇性關閉不必要的刺激」,但是孩子年紀還小,沒辦法這樣做,尤其年紀愈小,「對感官刺激的專注自然高於認知學習」。她舉例,大人念故事給小孩聽時,若有一隻鳥從頂上飛過,大人不受外在影響而繼續講,但小孩卻馬上轉移注意力至那隻鳥身上。
對孩子而言,注意力就是能夠把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達到認識該事物的目的。台北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翁菁菁補充,注意力還包括自我控制能力,「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需要從經驗中學習、思考而來。雖然這項能力要到六、七歲時才有所展現,不過,從小即需透過「延遲需求」訓練孩子學會「能等待」。
注意力與神經發展的關係
童綜合醫院副院長遲景上表示,在媽媽懷孕晚期,胎兒的腦細胞數目發展已達高峰,在「量」的差異性,每個人相去不遠;嬰兒出生後,腦細胞的發展著重「質」的提升──成熟度愈高、連結網路愈豐富且快速,這部分的表現因人而異,除了先天的遺傳因素外,後天是否提供孩子足夠的刺激以活絡腦神經的連結,更是影響關鍵。
遲景上醫師指出,大腦依功能主要有三大部分:大腦、小腦和腦幹,主要掌控中樞位於大腦;而大腦皮質又可分為四區:額葉、頂葉、顳葉與枕葉。每一項進出大腦的訊息會透過額葉與大腦中視丘核的合作,傳遞到人體神經的各個角落,但在過程中,還需要腦幹(過濾不必要的訊息)和小腦(持續提供協助)的幫忙。因此,額葉的功能完善與否,決定了注意力是否夠集中!若是功能不佳,有易分心的現象;如果有損傷,則有令家長頭痛的「過動症」問題。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額葉發展好‧控制能力佳
由於人類對於衝動或專注力的控制,取決於前額葉的控制中樞,如果前額葉的發展不足,有一大部分表現在專注力無法持續,造成學習不佳、自信心低落,甚至慢慢有些情緒問題,進而封閉自己。遲景上醫師指出,影響額葉發展的生理因素包括:
1.構造有無受損:如果額葉皮質受損(如腦膜炎、腦外傷)的話,就會影響行為能力。
2.知覺感覺是否正常:接收各項感覺(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的神經正常與否,影響身體的操作與思考的困難。
3.成熟度:隨著年紀增長,成熟度會日益提升。換言之,年紀愈小,成熟度愈不夠。
影響額葉功能的生理因素
額葉功能不佳時,會影響注意力的表現,遲景上醫師提出以下三種狀況易造成額葉功能不佳:
1.身體不舒服:當人不舒服時,會影響知覺感覺的表現,因為腦幹當下接收的訊息以「不舒服的感受」為主,其他知覺感覺的訊息被當成雜訊而排除,進而使額葉所接到的訊息與平常不同,自然做出與平日不同的判斷與指令。
2.睡眠品質不佳:睡眠分非快速動眼期睡眠及快速動眼期睡眠,非快速動眼期與生長發育有關,品質好壞影響生長狀況;而快速動眼期則與認知發展有關,如果受到干擾,醒來後,就會覺得沒睡飽、注意力不能集中。
3.腦部病變:如腦膜炎、腦炎等病變,造成腦組織受損,必然影響其功能。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涵蓋三個層面
翁菁菁醫師指出,注意力並非指孩子能夠長時間持續做某一件事,而必須從「持續」、「分心」與「轉移」三層面來講。
「持續」:指的是一個人在面對一件事物時,能維持多少時間。翁菁菁醫師說,根據研究,成人對一件事的持續時間也不過才40〜50分鐘;至於幼兒表現,遲景上醫師表示,一歲前的嬰兒約短短幾秒,一歲以後用年齡乘以二,即一歲約兩分種,兩歲為四分鐘,以此類推。(另有一說,兩歲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時間長度大約為七分鐘,三歲約為九分鐘,四歲約為12分鐘,五歲約為14分鐘。)
「分心」:是指受外在因素干擾時,是否就此被吸引或不受打擾。如兩個孩子原本聚精會神的玩著小火車,突然門鈴響起,一個繼續玩,一個則迫不及待衝向門邊,即易受外界打擾。
「轉移」:是指可以適當彈性的轉移注意力的能力,而不會固執於同件事上。如孩子原本在看繪本,媽媽喊「吃飯」,有的孩子能很快放下繪本去吃飯,有的卻堅持一直看,難以配合媽媽的步調。
整體而言,有品質的注意力,不只在於時間長短,還要看是否容易受到干擾而分心和轉移注意力的能力強弱,過與不及都是問題。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羅文喬強調,所有表現都必須出自孩子的內心,一切才有意義。
(資料提供╱遲景上醫師;整理╱李藹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