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五的嗆馬反中遊行是一次成功的政治活動。
自今年初立委選舉大敗之後,民進黨及其支持者鬱悶了很久,前第一家庭的海外洗錢所牽扯出的弊案,更讓綠營支持者灰心沮喪,加上台灣經濟景氣快速下滑,國際金融海嘯前景令人憂心,政府眼見又拿不出什麼有效的方法,聚集成了這場二年來最浩大聲勢的抗議活動,許多民眾的怨氣也暫時得到紓解。
凝聚人氣的活動已經成功,民進黨接下來該怎麼做才能自廢墟中重建殿堂?外界有許多討論,包括黨的路線、從政方式、黨內派系等等問題千頭萬緒,一時要理清的確也不容易,它也必定有一個過程。拿國外的例子來說,英國工黨就曾因喪失政權十一年後重新執政,她的例子引發我們聯想,其中有沒有可以讓民進黨參考之處?
因此,在一○二五遊行凝聚了人氣之後,我們就以當年英國工黨路線改革的經過,來探討民進黨路線改革的問題。斐斯考特壓服黨內強硬派,為布萊爾清除障礙,抵擋攻擊,終於成就了新的工黨重回執政。蔡英文與布萊爾極為相似,但民進黨內強硬派是誰?誰又會是民進黨的斐斯考特?讀者看完我們的報導之後,可以自已觀察思考,也能相互討論激盪。
蔡英文主席的確和以前民進黨的領導人不太一樣,這次遊行顯示出民進黨的確在調整,新的民進黨路線也隱然浮現。過去一直以敏感地掌握社會脈動見長的民進黨,具備能主導議題的人才比比皆是。八年執政的確消磨了不少這方面的能力,現在重回在野,又遇上個八年沒有執政而手忙腳亂的國民黨,的確是快速轉型凝聚民心的契機。
不過,陳水扁的案情陸續有新發展,二次金改弊案又牽扯出前第一家庭,持續的弊案案情對民進黨是難以承受之重,未來民進黨要順利轉型,解決陳水扁的問題顯然無法迴避。
目前台灣仍受困於國際金融海嘯的巨大影響,各項經濟數據持續下滑,生活困頓的民眾怨氣不斷累積,已經讓馬政府的民調支持度摔到接近二成。這對執政者來說是個重大的警訊,但如果政府再沒有更具體、更有力的作為來提振經濟或至少提振信心,十八%的「阿扁障礙」眼看著就要到了。
過去媒體對馬政府施政不彰的報導評論,官員們看過後的結論是「與媒體溝通不良」,難怪人家會說馬政府不食人間煙火。既然媒體監督時政的作用因官員心態而打了折扣,我們當然更希望在野黨能更加健全發展,或許這才能對執政黨構成真正的壓力,迫使他們做出有意義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