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坐擁華人最大入口網站,蔣顯斌不專注本業,竟開始轉行拍電影?
外界還在訝異這位網路傳奇人物的「跳tone」舉動,蔣顯斌卻說:「我早就是披著羊皮的狼了。」
蔣顯斌,這位十年來叱吒網路風雲的新浪網創辦人之一,現在有了新的職稱──CNEX創辦人兼執行長,是一家投資拍攝紀錄片為主的公司。
CNEX初生之犢不畏虎。2006年才宣布成立,旗下所投資的《傘》片,就入圍今年威尼斯國際影展地平線單元,顯然蔣顯斌創業的功力未減,從高科技網路跨入影像產業,一出手便獲得佳評。
14年前在美國史丹佛大學求學時,蔣顯斌與洪瑞殷、林欣禾等三人,在校園裡創立了新浪網的前身──華淵生活資訊網。
隨後看到網際網路未來的爆發力,蔣顯斌獲得前趨勢科技總裁姜豐年的資助,成立了新浪網,誓言做到全球華人最大入口網站。
蔣顯斌的確做到了。新浪網目前擁有全球2.3億名會員,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入口網站,每日流量達7億人次之多。
就在新浪網達到顛峰,站穩華人入口網站龍頭之際,蔣顯斌悄悄地淡出新浪網經營團隊,轉戰到他的最愛,也就是人文藝術領域,拍起紀錄片來。
他在老婆大人的首肯下,賣了新浪網的股票,並找了時報文教基金會贊助10萬美元、佳格食品贊助5萬美元,成立CNEX。希望透過紀實文藝的創作、溝通與交流,能夠促進國際社會與華人群體之間的文化對話,為當代華人的重要議題留下各種形式的紀錄與文獻。
跳tone,將是次世代的主流
外界都很訝異,這位網路傳奇人物為何會「跳tone」去拍紀錄片?蔣顯斌卻說:「自己早就是披著羊皮的狼了。」
「當初我讀的是機械工程,但一直對人文藝術很有興趣,讀的雖然是體制內的理工教科書,但心裡想的都是藝術人文夢,」蔣顯斌說自己從建國中學開始,就投入《建中青年》編輯工作,擔任美術編輯,讀台大時經常待在美術社團裡,「讀書只是應付、應付而已。」
他顯然「應付」得很不錯,最後還拿到史丹佛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學位,並在求學期間創辦了新浪網。
「其實新浪網就已是跳tone的產物,它不是那麼理工,著重在內容與服務,這與我過去一直鴨子划水式的接觸藝文有很大關係,」蔣顯斌說,網際網路是與人接觸,很人性化的介面,沒有人文藝術的基礎,無法做好。
「你看,現在Web2.0講究個人化、社群化,與我當初想法相去不遠,」蔣顯斌在十年前就看到網路的特性,他也把新浪網社群服務做到全中國市場的第一品牌,充分發揮Web2.0的特性。
未來的網路發展為何?
「不用說,影音是主流,」蔣顯斌不假思索地回答。
看到YouTube的成功就知道,影音一定是網路下一波的主角,文字與閱讀扮演的角色將大幅下滑,「唯影音能勝出。」
因為靠著網路長大的小孩愈來愈多,這群人也開始進入青少年階段。他們有全新的溝通語言,與上一代看電視長大的兒童大大不同。
年輕人的閱讀媒介完全被網路取代,靠鍵盤來點取資訊,也藉著網路表達自我想法,YouTube就是最佳例證。
紀錄3.0,洞悉時空的力量
「不過YouTube嚴格說來仍停留在web2.0,要做到完美普及,進入web3.0,就要靠紀錄片了,」蔣顯斌說。
從年輕時第一次接觸《遠見》雜誌與作家小野合作拍攝的《尋找台灣生命力》紀錄片後,蔣顯斌其實就與紀錄片結下不解之緣,「不知為什麼,感覺自己就是為紀錄片而活的,」他甚至這樣說。
過去多年來,蔣顯斌一有機會就會看紀錄片,留美時期,也大量接觸紀錄片,如大陸拍的《河觴》。他認為,只有紀錄片有穿透力、影響力,以及背後蘊藏的爆發力,都是其他影片所不能達到的。
不只是他有此感觸,前美國副總統高爾拍了一部《不願面對的真相》,或是《華氏9∕11》等,都說明了紀錄片已從非主流走向主流,不再只是配角。
三年來,接近不惑之年的蔣顯斌開始思索,自己能提供華人文化什麼可長可久的載體,這個載體能自己說話,又能打破地域、種族、文化語言,讓後代瞭解上一代華人在想什麼、做什麼?
三年來,他經常午夜夢迴,每天睡前都要思考20分鐘,最後才確定紀錄片應該就是最適當不過的載體。
紀錄片是一面鏡子,除了可提供社會做為借鏡外,還能與不同地域的人溝通。CNEX就是在這種思惟下產生的。
金流傾洩,揭開傘下眾生像
在他的想法中,CNEX意思就是下一代華人(Chinese Next),要以兩岸三地為平台、以紀錄片為載體、以年輕人為對象,並以非營利來經營。這樣的模式與一般創立科技公司,再輔導上市、賺錢的方法截然不同。蔣顯斌試圖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CNEX每年會設定一個主題,以每部紀錄片補助8到1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0萬元上下),由各地導演去發展、詮釋、記錄不同的內容,再以研討會或影展的方式傳遞給大眾,供華人圈進一步瞭解當代文化。
去年設定的主題為「金錢」,CNEX共投資九部紀錄片的拍攝。透過不同導演對金錢的詮釋,呈現出華人社會對金錢的看法、渴望,以及生活的態度。而獲得威尼斯影展入圍的《傘》,就是由中國紀錄片導演杜海濱執導,成為CNEX創設元年交出的成績單之一。
「傘」片試圖以傘為線索,重新觀察當下經濟改革後的各階層所發生的變化,以此來透析當下中國社會的癥結。影片內容通過生產傘的工人、賣傘的商人、雨中求職的學生等展示了一幅幅百景眾生圖,使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中國經濟的另外一面。
傘同時也變成一個隨處可以遇見的隱喻,躲藏在傘下,仿佛雨滴形成的痕跡,有時清晰可尋,轉瞬又消失不見。
影像史記,要提100個大問
蔣顯斌更進一步說明,CNEX是一個十年的計畫。
透過每年一個主題,每個主題預計十部紀錄片的申論,建立起「當代華人重要議題」的「百篇影像文獻」。
這不僅是紀錄片罕見的長期計畫,也將會是華人社會前所未有的主題影像資料庫。
他更希望,透過這些紀錄片,讓這一代與下一代的華人,可以用影像來理解華人面對當代課題的各種面貌,「我們每年為全球的華人以及下一代問一個問題,每個問題都有十個不同的說法;十年下來,就有100個當代華人的題庫。CNEX是用紀錄片的形式,描繪一部華人當代的文化史!」他說。
明年的主題是夢想與希望,CNEX希望投資十部紀錄片,拍出不同的夢想與希望。
當然,蔣顯斌的夢想與希望也正在一步步實踐當中,雖然目前看來仍似「不可能的任務」,但回想當初在創設新浪網時,不也是被外界視為「過於夢幻、不切實際」?
看似不相關的領域,CNEX所投資拍攝的紀錄片,其實又與網路密不可分,因為若從Web2.0要進入Web3.0,紀錄片將扮演重要角色。
看來,經過網路泡沫化粹練、又兼具感性的蔣顯斌,更有機會在Web3.0的時代,開創出另一片天空。
這就是蔣顯斌,在科學與人文兩端優遊自得的夢想家。
|